梁健惠
摘 要: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深刻变动、社会管理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当前社會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高校拥有各学科领域的一流人才,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及提供智囊的历史使命,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有着其他社会组织不可替代的优势。作为社会系统中重要的一员,社会需要高校,高校也理应利用其各方面的优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校;社会管理创新;功能扩展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8-0190-03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问题明显增多,个中原因固然纷繁复杂,但新形势下社会管理能力不足是最不容忽视的因素。因此,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理念之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因应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深刻变动、社会管理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需要,进而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新要求。高校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如何在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发挥自身作用,这是高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当前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一)理论研究滞后,社会管理政出多门
目前,我国的社会管理,缺乏成熟的理论,尤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比较少,能够实现转化的理论成果更是少之又少。由于理论跟不上实践,不仅实践得不到及时的指导,连有些有效的实践经验也无法上升到理论并运用于实践。于是,社会管理便政出多门,政府职责错位,管理冗杂不清。
(二)治理理念滞后,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缓慢
发展和健全公民社会组织是实施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公民社会组织是民间的缓冲器,可以协调和解决许多民间问题和矛盾。从一些先进国家的社会管理经验看,往往公民社会组织健全时,国家的发展速度就更快,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相比之下,目前我国的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缓慢,远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公共意识滞后,民众缺乏参与管理热情
民众参与社会管理,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方针政策得以顺利贯彻实施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历史、文化以及经济等诸多原因,目前我国民众不仅对国家事务缺乏关注,即便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往往也缺乏参与热情,这便造成了民意渠道不畅、民智难以激发、民心难以凝集等被动局面。因此,增强民众参与意识,提升民众参与水平,创造条件促进公民社会形成,这是我国社会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责任和使命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社会发展处于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三大转变:社会形态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化;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和自然经济形态向市场经济转变;发展模式从单一的、粗放的发展向多维的、集约的科学发展转变。随之带来了利益调整、体制机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换,以及人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相互关系和价值体系的变化。社会管理面临着各种新问题:阶层格局变化、阶层利益分化、群体冲突增加,人口与信息的流动增加,社会失范引发的风险加大等。面对着多元的社会,社会管理必须加快创新,实现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即多元的社会管理主体、多元的社会管理理念和模式。
基于转型社会的背景,传统的高校功能应有所延伸,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高校的社会责任。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功能,经过中西方百余年的探索、实践、认识,已基本达成共识。其中的社会服务功能既是其出发点,也是最终目的。但在我国现行体制下,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远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学科设置、课程建设和科研内容与社会需要相脱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与社会需要相脱离,科研成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转化,缺乏对社会事务与社会利益的直接参与互动等等,造成了高校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高校必须把其四大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融为一体,把学生的学习研究与人格塑造(特别是公民意识、服务精神)融为一体,把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职责、育人职责、社会担当融为一体,把学校事务与社会各领域的事务融为一体,使得大学培养出来的人,不仅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具备健全的人格、高尚的价值观以及美好的生活趣味。
高校在创新社会管理中有着其他社会组织不可替代的优势,必须利用其优势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动力,确保社会健康有序,这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重大任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然而,就我国目前而言,不仅在理论领域还是实践层面,创新社会管理都还是个全新的课题,缺乏成熟的政策和手段支撑,许多理论困扰和实践难题都有待突破和解决。高校拥有各学科领域的一流人才,在破解上述藩篱和问题中有着其他社会组织不可替代的优势。同时,大学又是社会社区的重要一员,也需要而且应该参与到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中去。据我国教育部所公布的信息,截至2015年5月21日,我国高等学校共计2 84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 553所(含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47所,独立学院275所,中外合作办学7所),成人高等学校292所。高校如能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利用其硬件和软件的优势参与社会管理,那必定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一大亮点。
三、高校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一)高校直接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为创新社会管理发挥示范作用
高校创新自身内部管理,保持和促进自身稳定发展,这是高校所在社区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3]。当前,我国拥有全世界数量最多的大学和在校学生,庞大的规模使得高校具有“学校+社区”的双重管理功能,加之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的特殊群体,遇到社会问题容易冲动、情绪传染度高,其本身的稳定就是社会管理的重大考验,也是社会整体稳定的重要指标,更是评价社会管理创新成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学不仅仅是办好一所学校,而且还要构建一个和谐社区。当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高校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明显滞后,必须加以改革和创新。
1.管理理念创新,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治校理念,建立科学有效的竞争与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发挥人的潜能和优势的校园环境和学术氛围。管理创新,最根本的还在于理念创新,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也是事业发展的关键。当前,高校改革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管理体制、薪酬体系、学术评价、资源配置等方面,可谓包罗万象,但归根结底是要围绕办学目标,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治校理念。由于历经多年改革,容易改的都改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在这种背景下,尤其在强化顶层设计的当下,“人”的因素更为重要。只有紧握“以人为本”这面旗帜,从最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出发,才能在把握大局和重点的同时,正确处理和协调好各群体利益关系,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顺利淌过高校改革的“深水区”。
2.管理目标创新,就是要找准学校发展定位,强化特色,凸显优势。我国目前的高校中,既有精英大学也有普通高校,不同类型的高校应当具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宗旨。换言之,精英大学和普通高校尤其职业技术院校应当拥有不同的办学理念和教学任务,凸显各自优势,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但不管是哪类高校,在确定学校发展定位时都应当避免功利主义倾向,既要重视传授能够直接运用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播下创新文化的种子,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維能力和创造性精神,为未来社会培育具有远见卓识、想象力丰富和勇于担当的全面人才。
3.管理体制创新,就是要制定以科学理念为主导的大学章程,规范办学行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依法治校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通过大学章程推进依法治校是当前大学法治建设的主要内容。长期以来,中国大学被视为政府的附属机构,而不是独立的法人,政府主要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来领导和管理大学。这种政校不分、管办不分的体制造成责权不明确,大学缺乏自主权和办学积极性。因此,只有制定大学章程,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处理好政府、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管办评分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大学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同时,高校内部也要不断完善治理结构,变人治为法治,变管理为服务,实现民主管理、依法治教。只有这样,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才能合法行使,学术自由才能日益彰显,师生权利才能确实保障,大学法治才能不断进步。
4.管理运行机制创新,就是要以职能整合为基础,以机构合并为基本特征,以科学决策、民主管理为核心,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为基本目标,对高校管理职能和管理机构进行改革。近年来,高校虽然也对其部门职能和行政体系进行过调整和改革,但由于种种原因,改革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目前仍然存在职能交叉、政出多门、职责不清、人员冗繁等弊端。因此,必须乘高校改革之风,顺势而为,对学校内部管理机构和职能进行整合,优化内部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实现从“权责不清”到“权责明确”,从“政出多门”到“统一决策”,从“利益分割”到“利益整合”,从“管理为主”到“服务为主”的转变,从而形成分工合理、责权一致、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有效的新的运行机制。
5.管理人员素质创新,就是要培养和建设一支具有教育管理专才和国际视野的高校管理队伍。高校要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建设高水平大学,除了具有一支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还应拥有一批素质优良的管理人员。换句话说,没有高水平的管理,就没有高水平大学,而高水平的管理有赖于高水平的管理队伍。由于多种原因所致,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还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现代化以及自身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在新一轮改革中对高校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进行优化,以促进高校管理工作出效益、上水平。从学校层面而言,一定要加快推动管理职业化和专业化进程,增加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建立健全管理人员考评机制,把考评结果与岗位待遇直接挂钩,激励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从管理人员自身而言,则要把握时机,乘势而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敢于担当,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应对职业和时代的挑战。
6.育人环境创新,就是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师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作为社会人才培养主要阵地的大学,除了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管理人员,还需要有良好的育人环境,而校园文化便是这个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不同高校的校园文化反映着各自不同的传统风格、文化氛围、育人理念和精神追求,是一所高校内在特征的集中体现。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各高校已开始认识到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重要性,并加以培育和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的倾向是,一些高校过于注重以改善生活、学习和工作条件的物质功能建设,即重视物质文化建设,而轻视自由平等、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以及共同价值追求的功能建设,即忽视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因此,必须认真审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的偏颇,积极促进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三位一体的融合,努力构建个性鲜明、高效可行、独具魅力的校园文化体系,营造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
(二)高校对社会管理创新的间接参与,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高校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不能只满足于自身的稳定和发展,而应当主动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开展以产学研合作为重点的协同创新,努力提升学校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同时在搭建交流平台、开放学校资源等方面多尽一份责,力求在为社会服务过程中扩展自己的社会功能,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
1.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的前瞻性对策性理论研究,加快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创新社会管理提供哲学理论和智力支撑,充分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社会管理创新是为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而提出的,其本质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这一套新的管理体制和模式,既无现成经验可遵循,也无固有模式可照搬,在探索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中,需要有正确的理念和科学的理论引领,才能确保方向的正确性和方法的科学性。当前,我国理论界在社会管理研究方面明显滞后,跟不上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为此,高校应把社会管理理论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规划,纳入“创新强校”科研项目,以社会管理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组织专家教授总结社区社会管理实践,借鉴国外社会管理经验,深入研究,刻苦攻关,努力揭示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管理规律,积极构建符合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社会管理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支撑,破解社会管理和创新中关键问题及环节的瓶颈,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提供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
2.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为社会输送符合创新社会管理规范的优秀管理人才和具有公民意识的劳动者。社会管理创新的实现需要一批专业人才的支持。社会管理是个全新的领域,涉及行政、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需要大量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参与。当前,社会上普遍缺乏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方面的人才,不仅从事社会管理业务的人员因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社会管理效果各异,影响目标的实现,而且也无独立培养管理型社会工作人才的机构,社会管理队伍存在后继乏人的问题。另一方面,社会管理创新还需要一批具有公民意识的公众群体的参与和配合。因为具有良好公民意识的公眾群体能够在社会管理中明辨是非,理性行使职权,不仅对自己对群体的行为负责,而且对国家事务负责,这将有助于社会管理创新实践的规范有序,减少社会管理成本。反之,则会影响社会管理效果,增加社会管理压力。高校是研究前沿学科、创新知识的殿堂,它拥有的丰富师资和强大科研能力为其他社会组织所难以企及。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主动关注社会需求,在原有专业基础上,开设与社会管理相应的管理课程,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公民教育,帮助学生养成公民意识、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克服脱离社会的“天之骄子”思想。一方面直接为社会输送大量社会管理创新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加强与社会部门合作,延拓社会管理人才的业务培训,提高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人员的业务水平,为社会管理创新营造良好的软环境。
3.积极参与社区事务,为社区创新社会管理推力助燃,实现高校人向社会人的转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区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加强社区建设,开发社区资源,已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作为所在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积极参与社区事务。一是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协助社区各项社会管理工作,推进社区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强化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科学构建社区服务体系。二是发挥高校产学研经验和优势,组织开展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开展协同创新和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建设,实现优势互补,增进互信;三是鼓励高校师生走进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包括参与环境美化设计、青少年教育、外来工培训、法律咨询以及便民服务等,同时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推动建立社区文化资源共享,增强社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共同把社区建设成为和谐的现代化新型社区。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的直接参与能为创新社会管理发挥示范作用,是整个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高校发挥其社会功能,利用其硬件和软件的优势间接参与到社会管理创新中,必将有助于社会管理实现新突破,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肖金明.社会管理创新:意义、特征与重心所在[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4.
[2]许玉乾.关于高校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27.
[3]袁贵仁.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入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1(6):4-9.
[4]杨仁忠.社会公共领域与社会管理创新机制研究工作[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