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建设思路及措施

2016-10-20 15:52赵晓春陈峰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建设思路优势措施

赵晓春 陈峰涛

摘要 在对杨凌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的现状、特色和优势分析的基础上,从创建工作基本定位、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核心及主要内容、实施方案的制定4个方面提出了杨凌“全国旱作农业高新技术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基本思路,并对保障措施及监管办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优势;建设思路;措施;陕西杨凌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321-02

2011年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的创建活动[1]。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市、区)的40个园区经过积极申报,正式获批开展筹建,14个园区首批验收合格获命名授牌。“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已成为各地政府质量兴市工作的有力抓手和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于2102年获批“全国旱作农业高新技术知名品牌示范区”并开始筹备建设。本文在对杨凌示范区的现状、特色及优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建工作的基本建设思路,并对保障措施及监管办法提出建议,以期为杨凌全国旱作农业高新技术知名品牌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提供参考。

1 杨凌示范区发展优势

杨凌农业高新产业技术示范区是中国唯一的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当今世界农业科教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杨凌拥有10家农业科研和教学单位,各类科技和管理人员近1万人,其中科技人才5 000余名,高层次引进人才217名。杨凌拥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6个,国家和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6%。截至“十二五”末,杨凌示范区科技成果和专利申报量累计达到3 081件,发明专利授权609件;累计审(认)定动植物新品种150个以上[2]。截至2014年,杨凌示范区和2所大学在西部地区18个省(市)建设了207个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年示范推广总效益达到146.6亿元,年培训农民3.8万人次,推广国内外动植物良种1 700余个,面积超过1 333.33万hm2,转化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1 000余项,使干旱半干旱地区5 000余万农民从中受益[3]。杨凌示范区的专家10年来累计开展技术培训5万余场次,培训农民400余万人,陕西省村官3万余名,已逐步形成以农业科技培训为主的涵盖农业领导干部、农村基层干部、农民技术骨干和國际培训等多个层次的区域性农技培训中心。每年1次的“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是我国农业高新科技领域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大型综合展会,被誉为中国农业科技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杨凌已与国外38所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国际合作往来遍及五大洲[1-2]。

杨凌拥有注册企业1 00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9家,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逐步形成了林果苗木、农作物良种、畜禽良种等现代种业品牌和一系列涉农业产业链。杨凌拥有陕西省名牌产品10个,陕西著名商标37个;培育形成了两大农业科技创新品牌,三大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品牌,四大涉农产业品牌,五大示范推广模式品牌。已成为从研发到服务、示范推广、交流合作全产业链的旱作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

2 知名品牌示范区建设的基本思路

杨凌“全国旱作农业高新技术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基本思路应为先在正确分析杨凌现有的特色和优势基础上进行基本定位,再根据基本定位确定特色鲜明的总体目标,然后以总体目标为根据确定创建工作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最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2.1 基本定位

杨凌最大的产业和优势就是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示范推广与服务。要加强杨凌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的建设,扩大杨凌在现代农业领域的话语权,增强杨凌区域产业集群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应将多年以来杨凌已初步形成的科技创新优势、产业化示范优势、科技推广与服务优势以“杨凌农科”整体品牌的形式向外打出,同时用品牌让外界认识到杨凌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农村科技创业推广服务的重要载体、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的重要基地以及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3-4]。

2.2 总体目标

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对建设基本定位的进一步明确化,是建设工作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与总纲领,是对建设内容、工作任务及建设成效的总要求,其是否科学合理,既决定着建设的具体内容及建设任务是否科学合理,又决定着建设工作是否切实可行。总体目标要既能与杨凌的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和发挥杨凌的特色与优势,又能充分挖掘杨凌的潜力资源与优势,推陈出新,富有一定的挑战性与创新性。

杨凌知名品牌示范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应围绕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示范和服务这一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的基本定位而确定,应将总体目标定在先进理念的形成,知名的农业推广、服务和管理品牌的创建,以及以成果为支撑的建设格局的形成等3个主要方面。即形成以“杨凌农科”为核心的品牌创建先进理念;创建以农业科技转化为重点的示范推广模式品牌、以“五大中心”为引领的社会化服务模式品牌、以农产品溯源系统为依托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品牌;形成以“成果转化标准化、技术标准集成化、示范带动产业化、推广服务品牌化”4项成果为支撑的品牌建设格局,品牌带动效应显著提升。

2.3 核心及主要内容

建设内容与建设任务是对建设总体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和明确化。杨凌知名品牌示范区建设内容与任务的确定,必须以国家知名品牌示范区建设创建活动的相关文件和要求为依据,以杨凌知名品牌示范区的建设基本定位和总体目标为前提,以现有的各类资源优势和建设力量为基础,以切合实际、科学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详细周密、切实可行为原则而确定,不可避实就虚、纲领化、理想化、口号化,以致仅为一纸空文,无法组织实施。根据建设的基本定位及总体建设目标,杨凌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的创建工作的主要内容应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2.3.1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通过建立科技创新的标准化跟进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等措施和工作,建立健全的符合农业特点及杨凌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高农业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加强农业科技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提升杨凌的影响力,抢占行业话语权。

2.3.2 完善现代农业技术标准和验证体系。加快现代农业生产标准制定工作,大力开展标准化验证工作,加强农业标准化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标准的科技性、实用性,建设结构合理、覆盖面广的现代农业标准体系,把杨凌建设成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研究示范基地,为农业科技的示范推广提供技术支持和经验模式[5-7]。

2.3.3 发挥标准化生产的示范带动作用。以企业为主体实施标准化生产经营示范,以产业链为主要形式积极推动标准化生产合作,以大学为依托加快标准化示范推广基地建设,积极搭建面向全国的外向型现代农业标准化立体展示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产业扩张与融合,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科技示范水平、扩大示范规模,促进地方产业发展,从而将杨凌建成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示范中心。

2.3.4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体系。加强农民培训标准建设及农业科技中介组织服务标准建设,积极探索农产品电子商务质量安全标准建设,进一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体系,提升农科技服务的范围、质量和水平,使杨凌成为知名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

2.3.5 强化品牌创建的质量基础。积极开展质量兴区工作,充分发挥质量技术平台作用,不断完善质量诚信体系,提高涉农企业的产品质量及质量安全意识与水平,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体系,强化名牌意识与诚信意识,生产名牌产品,争创名牌企业,在区内培育建设一批知名涉农企业,亮化“杨凌农科”品牌。

2.3.6 加快“杨凌模式”的品牌化培育。努力打造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品牌、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品牌以及现代农业生产管理品牌,形成特色鲜明、杨凌独有的科技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和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模式,培育“杨凌模式”知名品牌。

2.4 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是对建设内容进行具体组织实施的规范和安排,实施方案制定的好坏直接关系建设内容能否顺利实施。实施方案应包含建设内容、组织机构、任务分工、时间安排、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相关要求等。建设内容必须具体明确,一目了然;组织领导机构必须有较强的全局把控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最终决策能力;任务分工要能尽其所能,人尽其用,各司其职;时间安排必须循序渐进、合理准确;实施步骤必须详细周密、科学合理;相关要求必须严格明确、赏罚分明。

3 具体措施

3.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示范区管委会主要领导、相关专家及相关单位主要领导组成的“全国旱作农业高新技术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方案和阶段工作计划的制订、督促工作落实、定期上报等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6个月召开1次联席会议,通报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3.2 强化责任考核

示范区管委会将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活动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开展检查考核工作并通报考核结果。各部门按照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共同推进的要求,做好本部门、本行业品牌创建活动的实施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品牌建设的推进机制。

3.3 确保经费投入

相关部门确保创建活动专项经费的投入,确保科技成果转化和标准体系建设、国家标准制定、地方标准制定、质量管理人员培训、质量体系建设、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创建活动宣传、扶持奖励等相关工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3.4 加大品牌宣传

农业科技报社、杨凌时讯、杨凌电视台、杨凌公众信息网等新闻媒体要开辟专栏、专版和专题,广泛宣传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活动。各相关单位结合工作职能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为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活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4 参考文献

[1] 王芳,赵凯.对杨凌示范區产业发展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15):209.

[2] 杜江辉,杨立社.杨凌示范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1(14):24-25.

[3] 李春安.杨凌示范区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陕西农业科学,2003(5):52-55.

[4] 陈俊.对加快杨凌示范区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6-19.

[5] 刘静.走特色化道路 创建品牌示范区[J].中国品牌与防伪,2012(7):12-13.

[6] 黄文.品牌示范区:名牌发展战略的推手[J].中国品牌与防伪,2012(7):18.

[7] 任捷,程丽云.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 助推现代农业大发展[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14(1):15-16.

猜你喜欢
建设思路优势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画与话
大学英语教材数字化出版建设思路
浅议我国管理会计现状及建设思路
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思路及体系
阅读练习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