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瑞鲤商品鱼最佳养殖模式研究

2016-10-20 15:12吴秀霞祖岫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效益产量

吴秀霞 祖岫杰

摘要 为了对福瑞鲤养殖结构的调整提供帮助,对池塘主养福瑞鲤商品鱼的3种主要养殖模式,即放养规格61.6 g/尾福瑞鲤15 000尾/hm2、98.7 g/尾花鲢1 500尾/hm2、85.6 g/尾白鲢3 000尾/hm2(模式Ⅰ),放养规格67.8 g/尾福瑞鲤9 000尾/hm2、98.7 g/尾花鲢1 500尾/hm2、85.6 g/尾白鲢3 000尾/hm2(模式Ⅱ),放养规格108.5 g/尾福瑞鲤3 000尾/hm2、98.7 g/尾花鲢1 500尾/hm2、85.6 g/尾白鲢3 000尾/hm2(模式Ⅲ)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投入和鱼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模式Ⅰ>模式Ⅱ>模式Ⅲ,经济效益由高到低依次为模式Ⅱ>模式Ⅰ>模式Ⅲ,投入产出比由高到低依次为模式Ⅲ>模式Ⅱ>模式Ⅰ。对鲤鱼价格与利润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鲤鱼价格在16.51元/kg以下时,模式Ⅱ经济效益好于模式Ⅰ,在16.51元/kg以上时,模式Ⅰ经济效益好于模式Ⅱ。当鲤鱼价格为8.92元/kg时,模式Ⅰ达到利润盈亏平衡点,当鲤鱼价格为7.47元/kg时,模式Ⅱ达到利润盈亏平衡点。建议鲤鱼价格在16.51元/kg以下时,采取模式Ⅱ的养殖模式。认为在近年鲤鱼价格较低的情况下,超高产的养殖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发展要求,提出福瑞鲤在不同的价格区间应采取不同的养殖模式。

关键词 福瑞鲤;商品鱼;养殖模式;产量;效益

中图分类号 S965.116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260-02

近年来,由于鱼类高产养殖的大面积推广,水产品总量迅速增加、市场价格下跌,渔民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渔民收入迫在眉睫[1]。松原市是吉林省重要的商品鲤鱼生产基地,这种矛盾表现得尤为突出。为此,笔者对松原地区3种鲤鱼养殖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期对常规鱼类养殖结构的调整提供帮助[2],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3口,面积均为5 333.6 m2,池塘长宽比1.0∶2.5,池底平坦,淤泥厚度30 cm左右,水源以水库水为主,注排水方便,池深2.5 m,注水深2.0~2.2 m。放鱼前1周,池塘用2 250 kg/hm2生石灰消毒。每口池塘配备1台自动投饵机,模式Ⅰ和模式Ⅱ池塘均安装2台3.0 kW叶轮增氧机,模式Ⅲ安装1台3.0 kW叶轮增氧机。

1.2 鱼种放养模式

共设置3种养殖模式,其苗种放养及品种搭配见表1。

1.3 饲料

模式Ⅰ、模式Ⅱ整个养殖过程采用哈尔滨通威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鲤鱼全价配合颗粒饲料,模式Ⅲ采用鸡、猪粪为主,搭配少量玉米面、麸皮等精饲料的半精养方式。

1.4 日常管理

模式Ⅰ、模式Ⅱ每天3~4次,模式Ⅲ根据水质调节情况,每5~7 d施1次发酵有机肥100 kg左右。5月水温上升缓慢,池水不宜过深,0.8~1.0 m即可,有利于池塘水温上升。随着水温的升高和鱼体的生长,每隔10~15 d加注新水1次,6月至7月上旬可达最高水位,试验过程中始终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模式Ⅰ换水4次,模式Ⅱ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原池水的1/3,模式Ⅲ未换水。预测鱼产量达到6 000 kg/hm2以上时,每天中午和下半夜开启增氧机增氧;预测模式Ⅰ产量达到12 000 kg/hm2,每天白天有1台增氧机始终开启,夜晚2台增氧机同时开启;模式Ⅱ白天晴天中午开启2 h,夜晚视情况随时开机。模式Ⅲ在高温季节晚上后半夜开启增氧机,确保鱼类不出现浮头泛塘事故[3-4]。

1.5 鱼病防治

鱼病防治采取以防为主的方针,在抓好对鱼池、鱼种、食物消毒的同时,在养殖过程中,模式Ⅰ和模式Ⅱ定期用漂白粉1.0 g/m3或三氯制剂0.3 g/m3消毒池水,模式Ⅰ平均每10 d消毒1次,模式Ⅱ每15 d消毒1次,7—9月每月投喂药饵3 d。模式Ⅲ用鲜鸡、猪粪肥水,水质容易呈酸性,每隔20~30 d,每1 m水深用生石灰225 kg/hm2化浆泼洒1次,既能杀虫、灭菌、防病,又有改善水质的效果[5-6]。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经过5个月的养殖,9月末干塘出池,从实际出池结果看,模式Ⅰ产量最高,总产量19 763.250 kg/hm2,其次是模式Ⅱ,总产为18 125.805 kg/hm2,再次为模式Ⅲ,总产量为6 549.000 kg/hm2;福瑞鲤产量模式Ⅰ最高,其次是模式Ⅱ,再次是模式Ⅲ;花白鲢3种养殖模式产量趋势相同,均为模式Ⅱ最高,其次是模式Ⅰ,再次是模式Ⅲ,具体结果见表2。

2.2 效益分析

9月末干池后,商品鱼全部在当地销售,价格依当地市场行情,鲤鱼售价10.6元/kg。模式Ⅰ、模式Ⅱ花白鲢规格均达到1.7 kg/尾以上,花鲢售价8.4元/kg,白鲢售价6.4元/kg,模式Ⅲ花白鲢规格1.1 kg/尾左右,因此价格偏低,花鲢售价6.2元/kg,白鲢售价4.0元/kg。模式Ⅰ、模式Ⅱ、模式Ⅲ产值分别为192 377.550、172 409.333、46 616.400元/hm2。成本构成包括苗种费、饲料费、水电费、人工费、池塘占用费、肥料费用等。模式Ⅰ、模式Ⅱ、模式Ⅲ生产费用分别为167 974.5、134 106.0、31 156.5元/hm2。利润分别为24 403.050、38 303.333、15 459.900元/hm2(表3)。模式Ⅰ、模式Ⅱ、模式Ⅲ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00∶1.15、1.00∶1.29、1.00∶1.50。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投入和鱼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模式Ⅰ>模式Ⅱ>模式Ⅲ,其中模式Ⅰ的资金投入分别为后2种养殖模式的1.25倍和5.39倍,差别极为明显。而经济效益由高到低依次为:模式Ⅱ>模式Ⅰ>模式Ⅲ。投入产出比由高到低依次为模式Ⅲ>模式Ⅱ>模式Ⅰ。这是由于近年来鱼饲料价格上涨幅度太大,模式Ⅰ鱼饲料成本高达9.03元/kg,模式Ⅱ鱼饲料成本8.61元/kg。另一方面就是北方地区鲤鱼价格过低,本试验鲤鱼售价10.6元/kg已高于池边出售价格,这个价格基本为收支平衡点。再一方面是本试验池塘为新清淤的池塘,池塘肥力不够,鲢鳙鱼产量偏低。虽然模式Ⅰ投喂大量饲料,池塘水体中残饵较多,但残饵也要经过细菌分解、氧化等才能被鱼类利用,模式Ⅰ鲤鱼产量高,水体中溶氧含量、透明度均较低,不利于有机物的分解,因此鲢鳙鱼生长不好[1]。而模式Ⅱ、Ⅲ主要靠水体的自我调节、放养花、白鲢等调节水质,不仅饵料系数、药物使用量、人工费等均较低,而且花鲢、白鲢也有较高的产量。

根据福瑞鲤价格与利润的线性函数关系分析可知,在养殖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福瑞鲤价格低于16.51元/kg时,模式Ⅱ效益好于模式Ⅰ,福瑞鲤价格高于16.51元/kg时,模式Ⅰ效益好于模式Ⅱ。福瑞鲤鱼价格为8.92元/kg时,模式Ⅰ达到利润盈亏平衡点,福瑞鲤价格为7.47元/kg时,模式Ⅱ达到利润盈亏平衡点。因此,福瑞鲤鱼价格在16.51元/kg以下时,采取模式Ⅱ的养殖模式。模式Ⅲ作为常规的养殖模式,它的特点是低投入、中产出,投入产出比要大于模式Ⅰ和模式Ⅱ,效益虽然不是很高,但在当前鱼饲料和渔需物资等价格过高而鱼价又很低的市场行情下,常规混养殖模式易被养殖者所接受,仍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4 参考文献

[1] 李吉方,董双林,文良印,等.盐碱地池塘4种养殖模式的鱼产量及负荷力[J].中国水产科学,2004,12(4):340-345.

[2] 伍代勇,朱传忠,杨健,等.池塘鲤鱼混养模式下鱼体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分析[J].饲料工业,2011,32(12):21-25.

[3] 谢炎福.3种鲤鱼养殖模式的对比试验[J].水利渔业,2006,26(6):66-67.

[4] 祖恩普.池塘主养殖鲤鱼反季节养殖模式试验[J].科学养鱼,2012(8):24-25.

[5] 魁海刚,孔高云,陈克兰.西北地区福瑞鲤池塘养殖试验[J].科学养鱼,2013(8):18-19.

[6] 侯冠军,蒋业林,张静,等.黄河鲤池塘健康养殖不同模式比较试验[J].水产养殖,2014,35(6):9-11.

猜你喜欢
效益产量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国家统计局:2019年猪肉产量4255万吨 下降21.3%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XYZ上市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对策分析
浅析高速公路系统职工福利体制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