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开展经济学课程的一些思考

2016-10-20 18:08王圆圆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经济学教学

王圆圆

摘 要 经济学课程是高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几乎覆盖所有专业,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有限的学时数不可能使其过多探讨经济学理论并取得较深的造诣。不同的专业学习经济学应在教学内容应与专业其他课程相配合。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根据专业教学计划需求和其他课程内容适当增减,形成相互呼应的统一体。为了全面提高经济学的教育、教学质量,适应各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并紧密结合专业培养的需要,有效地把经济学知识融入学生未来工作实践之中。

关键词 高职高专 经济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经济学课程是高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几乎覆盖所有专业,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有限的学时数不可能使其过多探讨经济学理论并取得较深的造诣。经济学教材通常以经济学基础的产生、发展及其在经济地位作为开篇, 诸多艰深的理论以及数学分支争的研究讨论,学习难度大而实际意义有限,对于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热情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轻理论体系应该是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经济学基础课程基础理论部分应注重实用性。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一般具备经济学基础常识,将来主要从事经济和管理方面的实务工作。他们学习经济学,只需要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概念、基本现象,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为学生构建一个结构清晰的经济学目标。然后按照这一目标,作出合理的判断,并且对经济学的现实意义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不同的专业学习经济学应在教学内容应与专业其他课程相配合。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根据专业教学计划需求和其他课程内容适当增减,形成相互呼应的统一体。如金融类专业的专业课就要宏观和微观都要讲,对金融专业来讲,主要培养学生能够掌握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商业银行业务处理能力、金融会计核算能力、金融业务营销能力、证券投资分析能力,熟练掌握银行业务、证券业务操作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适应到商业银行、信用社、邮政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相关中介机构从事一线岗位的业务操作和管理工作。为此,经济学课程主要讲授经济学基础知识和经济现象;其他专业以微观内容为重,如人力资源专业来讲,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方学基础与技术,并具有管理、经济、心理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素养、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部门和其它组织中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此,经济学课程主要讲授经济学基础知识,为企业领导做好经济顾问。实现教学内容的配合并不困难, 只要依据经济学理论体系建立固定课程内容模块,然后适当变化课程内容模块就可以了。在学习中,根据不同专业需求适当增减教学内容,做到因人施教,而不是因教材施教,一本教材到处讲。

为了全面提高经济学的教育、教学质量,适应各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并紧密结合专业培养的需要,有效地把经济学知识融入学生未来工作实践之中。在长期的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成员应该积极根据高职教育的要求,不断地研究、探索经济学教学改革,注重对课程的建设和完善,在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学基础、教学模式等方面做尝试和改革。

在经济学教学实践中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性课程,一般的教学活动中,如果单靠以教师讲授、引导为主的教学方学基础,也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无从实现,那么无论有多么科学的教学大纲、适合的教材、先进的教育技术,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仍会受到限制。团队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学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取决于教育目标,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方法改革。经济学的理论性和应用性特点决定了经济学教学包括基础理论和认识,而且两者都不可偏废。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必定要求多种教学方法并存。因此,在教学方学基础的采用方面,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多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学基础,如启发式、讨论式、导学式、案例教学、分组合作、体验等教学方学基础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现代教学观。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向主动探求者转变,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由传授知识向以传授知识为基础、培养综合运用能力为主导,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协调发展转变;实现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实现教学目标由强调统一要求向因材施教转变,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并积极拓展其个性发展空间。在课堂中通过和学生研讨有关经济的热门话题、推荐课余阅读资料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大量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及实践的感觉,提高形象思维能力。解决教师难讲,学生难学的问题。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学基础确保了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讲授的过程中增加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达成目的:

(1)课堂案例讨论:在经济学教学中引入案例,不仅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要建立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库,供课堂教学选用。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有利于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在案例讨论方式上,如供求理论这章内容,先假设你是一位博物馆馆长,博物馆缺乏资金,因此,你决定增加收益。你应该提高还是降低门票?学生轮流回答,再一一解释,然后再用弹性理论知识回答。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采用的案例必须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紧密结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使两者互相印证,这样才能达到使用案例的目的;案例选择要难易适度 贴近生活;案例教学方学基础要得当,时间安排要合理。

(2)参观学习:带领学生到企业及市场观察学习和交流。

(3)利用好现代教学手段: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更新教学方学基础。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将教学的文字材料、图片和音像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实现了教学活动的立体化、生动化和全面化,努力实现从传授知识为主向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转变。将电子教案、对课程学习的要求、参考资料等及时向学生公布。课后通过邮箱等与学生进行答疑和交流。根据经济的新动态的发展,教师尽量搜集尚未进入多媒体的最新资料,使教学内容得以不断变换、更新。

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实训内容和基地建设,经济学基础是一门的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课程。经济生活中的许多具体问题,都需要用经济学的理论来说明,经济学的各种理论观点,又都需要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生动实例来予以论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经济问题以及国家的经济政策,并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双师”素质教师建设保障措施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建设方案,致力于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基础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致力于优秀人才引进和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提高,注重教师队伍结构的调整和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有效保证保障专兼结合。

参考文献

[1] 郝进义.数据库设计规范及设计技巧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12).

[2] 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02).

[3] 应惠兰.大纲设计的理论依据和社会基础[J].外语界,1996(02).

[4] 张宏武,时临云.日本现代商学机器教育体系[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9(01).

[5] 杨彩丽.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12).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经济学教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经济学
经济学的优雅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