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
摘 要 高等教育管理是包括在一般管理之中的,它既与其他管理一样拥有相同的特点,同时其自身又具有独特性。本文将针对高等教育管理的特点和其后勤管理体制的创新展开探讨。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后勤管理体制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1高等教育管理的特点
高等教育管理是包括在一般管理之中的,它既与其他管理一样拥有相同的特点,同时其自身又具有独特性:
(1)教师和学生是高等教育管理针对的主要对象,他们各自都有其独特性。例如教师同时扮演着教师和管理者两个角色;而学生,以以往的观点来看,他是被管理者,然而,为了是广大学生学习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许多高校出现了允许学生直接参与到学校管理的学生管理委员会,这样看来,学生又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
(2)为科学技术的研究培养及造就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主要任务。因此高等教育在进行教学管理时,一定要遵循专业或学科的特点,以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定向培养,帮助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并培养其能够对问题做到独立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这些都是要掌握专门知识必须要具备的元素,有利于学生对于专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3)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科学技术研究,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智能的培养,同时也是在进行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一个比较鲜明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科学技术研究,何以有效地将师生之间存在的教和学双方面的信息做到及时而精准的传递与反馈,创造良好的环境以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帮助学生逐渐树立起事业心,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乐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道德品质。
(4)高等教育管理是一种与人际关系相关的活动过程,知识是其开展的中介。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学术管理活动占据着很大的比重,然而与行政管理相比学术管理又存在许多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因此,我们要依据学科和专业的特色来开展高等教育管理,对于学术方面的相关问题要严格的以学术标准进行衡量。
总而言之,在高等教育管理中教学管理和学术管理是主体,同时它们也体现了等教育管理的本质。因此,我们要积极的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对知识和人才做到尊重和重视,将师生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调动发挥出来,要对教学管理和学术管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做到足够的重视,正确地认识并处理好学术管理、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更好的实现高等教育管理的目标,收到更好的效果。
2高等教育后勤管理改革的意义
2.1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是教育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实现高效管理,其核心内容是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这是教育创新的目的和主要内容之一。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传统的高校后勤管理理念和办法,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高校后勤管理系统必须树立“后勤不后,保障先行”的观念,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和传统管理方法,更新观念,在管理上大胆创新。
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后勤管理工作要在进一步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不断优化机构设置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和配置后勤资源,提高保障能力,从而有力地支持学校的发展。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在模式、进程等问题上都不能照搬照抄,需要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无论从核心内容和具体推进方法法上看,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都应属教育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2.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教育创新的指导思想,也是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当前我国现实相结合的理论创新的新成果,是党在新时期的先进性的完整表述,不仅是新时期加强和改革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各行各业包括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指针。
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关系到今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根本指针,也是高校后勤改革的指导思想。
2.3创建适应高校发展、有本校特色的教育服务产业,是教育创新发展的需要,也是后勤管理改革的需要
2.3.1教育服务产业应有的特色、特点与创新
即将产生和兴起的教育服务产业的主体应是从学校行政规范剥离出来的后勤实体,如后勤管理集团等。它是基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为高等学校以及师生生活提供服务的经营服务业,教育服务产业既有高等学校的属性,也具有社会第三产业的属性。它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师生员工,服务具有多样性,即提供饮食、住宿、交通、维修等等。一般意义上讲,经济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的学校后勤管理集团宜采取独立经营方式,但也可以采取区域联合和联办等方式发展教育服务产业。教育服务创新重在服务方面的他关,尤其是育人功能的创新。因为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培养人才和创造知识。所以,创新应该团绕着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营造创新氛围,使服务功能达到最大化和最优化。
2.3.2教育服务产业体制的创新发展
教育服务产业脱胎于高等学校行政后勤和后勤实体,它经历了从行政组织到经济组织的转变,从不计成本到全额成本的转变,从经验管理到现代管理的转变,从垄断到竞争的转变。后勤教育产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必须要进行体制方面的创新,可以构筑多元化股本结构的企业联合体,但在股本结构中高等学校一般应占据主体地位,可以联合大型和注重中长期利益与社会效益的企业,共同发展,但应以市场动作的方式进入社会,展开竞争,并注意逐步推行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彻底改变原有的行政运作方式。
2.3.3教育服务产业发展战略的创新
后勤集团要发展,必须认清改革的形势和自身的优势,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社会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支撑学校跨越式发展。当前形势下,高校后勤管理集团在制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战略时至少应考虑以下问题。
(1)形象创新。应从战略的高度创建集团的信誉,以形象求发展,以创新求强盛。改革旧有形象,树立起具有时代感、文化气息和高质量、高效率等内容的形象和品牌。
(2)模式创新。实践证明,逐步推行校园大物业管理的模式有利于明确甲乙关系,依法开展教育服务与管理工作。按物业管理的要求,组合专业化队伍,以先进的管理模式与社会接轨,与国际标准接轨。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需要。
(3)标准创新。即全面推行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管理的规范化和服务的标准化是衡量一个企业的重要标尺,也是入世后对企业的一项基本要求。借鉴和执行社会行业的管理办法和服务标准(如ISO9000族质量认证标准等)是行之有效的,也是学校规模发展、质量提高的必然要求。
(4)技术创新。将现代科技成果引入高校后勤管理,使后勤管理和后勤服务在方式方法上实现创新。充分利用现有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建立网上信息管理系统等。
(5)文化创新。即创建以“育人为本”为基本内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核心和活的灵魂,文化是企业内在凝聚力。企业文化在调动、发挥职工的积极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后勤集团作为一个现代企业应该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宗旨、理念和传统,充分发挥每一个职工的聪明才智。
3创新高等教育后勤管理体制
高等院校中专门提供物资材料以促进教学、科研和生产开展,并为师生员工提供生活服务的管理即为高等院校的后勤管理。受到历史元素的影响,后勤管理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中有着独特的重要性。就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情况而言,大部分的师生员工生活并居住在校内,学校除了要管理教学、科研和生产的相关事务外,还要管理全校师生员工的生活。为了使师生员工能够全身心地投身到工作和学习中,学校就一定要切实地处理好他们的生活问题,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因此,为了给保证学校教学秩序稳定,营造安定团结的环境,并使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就一定要实现对学校后勤的科学管理。
当前改革开放以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并逐渐向更深层次的发展,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在不断的得到完善,在这样的形势下高校面临着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就是对高校后勤管理进行体制改革,将市场机制全面的引入到高校后勤管理中,对后勤资源的配置模式进行科学的转变,使得高校后勤逐渐实现社会化。依据现在的情况来看,为了切实地实现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要做到五个方面的机制转换:
(1)对分配机制进行转换。将原有的平均主义的分配观念打破,运行模式采用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形式,在保证效率与公平的基础上,对权、利、责和险死者进行结合,全面实行激励机制,切实做到劳绩挂钩,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2)对管理机制进行转换。后勤管理采用企、事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机制,对分级经济制做到全面的推行并不断完善,对目标责任制做到强化,重视经济收益,在后勤管理中建立起规范的企业经营和管理模式,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以提高后勤企业参在社会竞争中的竞争力。
(3)对用人机制进行转换。转换当前的编制模式,以流动编制与企业编制相结合的复合式编制取代传统的行政事业编制,给予高校后勤部门更大的人事自主权,推动劳动合同制的全面推行,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使劳动用工逐渐实现社会化。
(4)对运行机制进行转换。以市场机制逐渐代替原有的计划机制,在切实做到学校内部开展有偿服务的基础上,逐渐将经营方向向社会扩大,积极主动的扩展社会市场,主动参与社会竞争。
(5)对投资机制进行转换。投资机制要改变原有的以国家拨款为主的一元化的形式,转而实行多元化投资机制,将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充分的利用起来,拓宽门路,扩展财源渠道,推行多元化经营模式。
总而言之,高校后勤与高校实现完全的脱离是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最终目标,对高校“小社会”的现状进行改变,推行商品化的高校后勤服务,并且由社会供给其所需的全部后勤服务。当然,后勤的社会化要想在我国高校得到切实全面的实现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这种情况下应该允许学校进行实验以实现对后勤社会化的过渡。当前已经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模式,例如有“内化”模式,就是在校内对后勤实行全部的社会化,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有“外化”模式,即将社会企业引入到学校办后勤,天津商学院就是这样的形式;还有将“内化”与“外化”二者进行结合的模式,浙江大学是这种模式的代表为代表;等等,他们都是在后勤社会化探索中取得成功的典例,其他高校在推行后勤社会化时可从中借鉴经验。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因此,在当前我国不断深入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情况下,构建起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选择的道路。在21世纪的新时期为切实的建立起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开创全新的局面,就必须要在高等教育管理的目标和过程之中切实的融入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