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6-10-20 19:06曲彦臣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1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曲彦臣

【摘要】就针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能力的培养可以很好地与知识教学相结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本文就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简单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112-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在教学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新使用能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我们整个教学过程中。而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应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去培养和提高。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若想学生有良好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放松心态,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分析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锻炼和培养。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总是一种权威的形象全程控制教学,给学生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教学氛围下,学生只能机械地听从教师的安排,教师让看什么就看什么,让说什么就说什么,让记什么就记什么。这样的教学仅仅是对知识地死记硬背,完全没有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因此,我们需要改变这种死板的教学模式,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只有让学生在毫无心理压力的状态下学生才能主动思考、分析问题、激发创新意识,从而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入手设置教学内容。首先,教师应尊重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改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惧怕”的形象,从而让学生敢于在教师面前发表不同的想法。其次,教师应多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兴趣爱好等基本情况,从而在教学中可以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内容时,我没有简单运用课本上的例子,而是从实际生活出发,选择了蝴蝶、蜻蜓、树叶等一些实际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来开展教学。这些活生生的事例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教学有一种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主动思考分析问题。最后,营造良好的氛围还需要我们教师利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以及恰当得体的身体动作来开展教学[1]。

二、运用恰当的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我们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我们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形成首先需要的就是活跃的思维能力,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被动地学习,教师讲什么就听什么,教师让记什么就记什么。这样的学习仅仅是表面知识的掌握,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更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的过程中,我先演示事先准备好的变形玩具。学生看到有他们喜欢的玩具一下子就来了兴致。学生都纷纷看教师玩玩具并且都好奇这是要讲什么课?我看学生的兴致都被激发起来了,教学氛围有了。这时,笔者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个变形玩具能够千变万化呢?我们可不可以自己做一个变形玩具呢?这时候笔者给学生分发了一下事先准备好的立体教具,让学生自己动手研究、探索看能不能拼装一些图形出来。由于受到教学引入过程中变形玩具的吸引,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动手参与到活动中来。有的学生会摆出一个鱼形,有的学生会摆出一个小娃娃,有的学生会摆出一棵大树等等[2]。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有的时候摆出的东西很抽象但是当学生介绍时同学们才能明白摆出的是什么。看到学生都比较活跃,这时候笔者便引入正题,让学生认识这些立体教具都是什么形状。由于这些东西都已经成为学生“游戏”中实际需要的东西,所以他们听得特别认真,都能够很快地认识和理解。这样的教学过程便是一个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不仅很好地掌握了知识还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三、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

教师要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这对发展学生科学的志趣,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是十分有利的,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路线的。学生出于好奇心,对新异事物具有进行探究的强烈心向,又能按自己的意愿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系统材料和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这样学习好的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中等学生可以得到锻炼,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指导,群体之间可以发挥互补作用。如,教学长度单位“米”,可以先让学生动手量物体的长度。如,量出铅笔、橡皮的长度,他们都会用厘米做单位;再量课桌的高,有些学生发现用厘米作单位很麻烦,碰到这样的问题,他们往往能自己解决。如,两人合作完成,量完一部分作记号,制作一分米的纸条等等;最后让学生量教室的长,这下学生可犯难了,操作中遇到大麻烦了,但他们的思维此时却最活跃。怎样解决呢?聪明的学生会想到可能有比分米更大的长度单位。教师再让学生猜想:这个长度单位和分米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在这样一个操作过程中,学生边操作边思考,其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发挥,极大地促进了智力的开发。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与我们整个数学教学中。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应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能力培养的这种教育思想,时时刻刻抓住机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平台,让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应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更适合学生情况的教学方式方法来试试创新教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数学教学中,实现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双重提高。

参考文献:

[1]赵玉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

[2]张春霞.小学数学教学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A].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年第二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1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