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组合作学习在精致课堂内的调研报告

2016-10-20 15:44陆燕芬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师学生

陆燕芬

为推进精致课堂教学改革,我校把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发展,作为教学的核心理念,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环节的重要突破口,使课堂更高效更精致。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问卷调查,以寻找问题的原因,寻求解决的对策。

一、调查之后问题所在

1.分组简单,活动形式单一

调查中,选择前后座位四人一组的占81.5%。尽管四人一组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组合指数,但凝固单一的小组合作形式,逐步产生的不平等地位,导致小组内部各成员之间缺少平等的沟通与交流,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少数尖子学生表演的舞台,使得个别学生成为教师的代言人,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被忽视,许多学生采取旁观的态度,缺少积极参与的意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得不到锻炼,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不到培养。

2.分工不明,参与意识不强

“你们班小组合作学习有明确分工吗?”这一问题的统计的结果中,36.6%认为没有或有时有;“你们小组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什么时候开始讨论?”选择老师提出问题就讨论的占39.9%,独立思考后讨论的占38.1%,两者兼有占22.0%;“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果对某个问题有争论,你会怎么做?”选择听学习优秀同学的占34.4%,选择记录下来全班讨论的占60.2%,选择不了了之的占5.4%……从这些调查所得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问题意识。

3.缺失引领,评价机制缺乏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一般在干什么?”56.7%选择站在一边看或做自己的事情,35.8%选择参与小组讨论,7.5%选择不清楚;“你觉得你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好吗?”45.2%的学生认为有效,28.2%的学生认为无效,26.6%的学生则选择了不清楚。由此可见,大多数课堂内的小组合作处于有合作无竞争,有形式无实效的状态中,合作缺乏科学、积极的激励、反馈等评价机制,学生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合作的需求,缺少持续发展的内驱力。

二、思考与对策

1.因课制宜,动态编组

组成了学习小组,是否就成了铁打的营盘,永远都得在一棵树上吊死了呢?当然不是。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学习任务,学生们可以因课制宜,灵活编组,组成一些动态组(仅以语文学科为例),如“专家研究组”,即教师将那些较浅显易懂,便于学生自学的课文,进行一定的任务分割,如可分为生字新词难句的学习、分段及概括段意、主要内容的概括及中心思想的领会、写作背景及写作特点的研究等板块,接着由原合作学习组的组长根据每位组员的特点进行较合理的任务分配,使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研究任务,然后,让各组有相同研究任务的组员成立“专家组”进行专题研究,最后由各位“专家”将本专家组的研究成果带回原合作小组,向其他成员汇报研究成果。这样,人人都有学习任务,人人都有汇报责任,小组就再也不会是庇护学生逃避学习责任的“避风港”了。

2.轮流坐庄,责任到人

我们知道,许多时候,小组为了争取优异的成绩,往往会让那些表达能力与表现欲望较强的成员来充当中心发言人,负责解决疑难问题、汇报学习成果,这就使那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永远只能生活在阴影之下,久而久之,就使他们游离了小组学习,变成了袖手旁观的看客与陪客。如何防止这种消极现象的产生呢?我们可采取 “轮流坐庄术”,即取消小组组长及中心发言人的终身制,定期轮换与临时抽号相结合,使每位成员都能过把瘾,都能亮次相,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具体的做法是给组内成员按一定方式编号并分工,如1号为组长,负责组织工作;2号为中心发言人,负责成果汇报;3号为记录员,负责要点记录;4号为资料员,负责资料的查找与整理等,每周调换一次。当然,有时根据实际情况,亦可作一定的变通与调整,如对中心发言人的确定,可以抽号决定,可以各组自荐,也可以由他组指定。这样,人人都有可能作为“中流砥柱”来代表集体展示小组风采。

3.同类竞争,逐鹿中原

因为我们的合作小组是混合编组的异质小组,所以各组员在各方面的能力当然是长短不一,参差不齐的。这样在许多竞赛项目中,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就成了各组的包袱,不仅同伴们嫌弃,他们自己也常常会表现出自暴自弃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改变了竞争方式,即在进行各个项目的竞赛时,将各组按能力强弱依次编号,然后在统计成绩时,将各组同一编号的学生编为“竞争组”,在“竞争组”中第一名得10分,第二名得8分,第三名得7分……最后一名得1分(可根据班级实际调整)。这样,即使你在合作组中能力是最弱的,但有可能你带回合作组的竞赛分却是10分;同样,哪怕你在合作组中的成绩是最优秀的,但有可能你带回合作组的竞赛分却只有1分。所以,优等生不必沾沾自喜,差等生亦无需悲观失望,因为“同类”竞争,令谁都有了逐鹿中原的机会,人人都有可能为小组争光,也人人都有可能使小组蒙羞!

4.课外延伸,各显神通

有一点我们老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合作不仅仅是课内的事,下课铃的响起并不意味着合作的结束。如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若由个体单独完成,必定困难重重,费时费力,但若由小组集体完成,那么各组可通过合理的分工合作,如让会摄影的去实地拍照,让能说会道的去调查采访,让擅长电脑的去制作网站,让喜爱写作的去搜集整理材料,让绘画高手去设计自创的桥樑……总之,人人都可一展所长、大显身手,通过互补、互助,成功地完成这一综合学习任务。

5.特邀嘉宾,推波助澜

这是针对教师的一条策略。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更多地扮演着“传教士”、“导演”的角色,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化身,是学习内容及学习程序的操纵者;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就应该是适时地为学生提供帮助的“顾问”和参与学生活动的“特邀嘉宾”。所以,当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并不是无所事事的旁观者,他应该注意观察各小组的学习进展及交往情况,在他们遇到障碍时给予顾问式的帮助或建议;他也可以接受某个小组的邀请,作为一名“特邀嘉宾”参与学生的合作活动,成为他们的平等伙伴,在推进学生的学习进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以上措施成功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平等对话的学习氛围,真正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益,使小组合作学习从形式走向实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进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综合学习能力,有效推进了精致课堂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教师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秋天在哪里
学生写话
美育教师
教师发展
特意和故意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