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顽皮变形记

2016-10-20 16:24魏培琳
关键词:小杨班级老师

魏培琳

【摘要】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当代教师面临时代的变迁,对于《师说》的理解也应与时俱进,赋予教师更具有时代感的意义。

【关键词】 教师 教育 爱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9-093-02

传道可理解为提升自身道德修养,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授业则要求教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学业乃至学术上指导学生;解惑,不仅能在学业上为学生解答疑惑,更应成为学生心灵的导师,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与学生的关系,滋润学生心田。

一、以理感化,金石为开

“你们班小杨是个刺头,你可得小心!”“别看他表面乖巧,其实满肚子坏水!”“他呀,伶牙俐齿,你说上句,他就猜到了下句!”

带着这些“忠告”,我开始了与小杨的智慧碰撞。开学不久,科任老师陆续反映课堂上学生玩手机的现象,屡禁不止。初二是初中的转折关键期,课堂分神就意味着听课效率的降低,进而导致知识断层。正当我在思索如何处理的时候,小杨在我的课上玩起手机。小杨的事迹我早有所闻,故没有贸然行动。这是第一次正面交锋,直接决定能否改善班主任在小杨心中的形象;也是打开我与小杨沟通的渠道的唯一机会。我决定用理与诚来开启第一次谈话。

小杨明知违反手机使用规定,却拒绝按规定上交手机。他的理由是:1)手机是私人物品,任何人无权私自占有;2)手机是同桌的,如上交会落下出卖朋友的“罪名”。他的理由,让我感受到他的与众不同,他有很强烈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首先,我找回开学初由他签名的“遵守班规承诺书”,其中包括了手机使用的相关规定,以此推翻其“私自占有”的诡辩;其次,与手机主人分析事件,达成共识:两人需共同承担责任,而非小杨故意“出卖朋友”。解决了小杨两方面的担心,他终于自愿上交手机,也得到了同桌的理解。

我对规则的尊重与遵循,让小杨感受到班级规则不可动摇及我的班级管理原则;在小杨愿意承担责任之前,我为他扫清心中的障碍。以前,他已经习惯了固有的说教,仿佛给自己打上坏学生的烙印,而此时,第一次得到公平探讨的机会,他感到意外;第一次犯错时还能到理解,顿时深受感动。严而有理的交流模式让小杨开始转变。

初一时被冠以“刺头”之名的小杨也开始遵守班规,这让我对他未来的转变充满信心。他对我此次谈话的认可,也开启了沟通之门,让我有机会更深入了解这座看似密不透风、顽固的围墙。

二、以学育德,赢得信任

与小杨的第一次成功说理,坚定了我改变小杨的决心。然而,转变孩子的习惯,仅靠单薄的说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最大的魅力在于能够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教育悄然进行。学生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往往充满敬佩之情,教师也应善于抓住契机,让学生领略老师及知识的魅力,从而搭建彼此信任的沟通桥梁。

一次题为“**(某人)的成长”的英语写作课上,小杨手捧汉英辞典,奋笔疾书。当我正想表扬他时,他文中的“强奸”、“性虐待”等词汇让我大吃一惊,更恶劣的是,他写作的主人公竟是自己的老师!他为什么要这样诋毁自己的老师?他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来描述人的成长?难道他的成长中参杂了这些因素吗?

出于“缓兵之计”,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让他先将文章翻译成中文,我把此事定为学业上的探究,以缓解紧张对立的气氛。与此同时,我抓紧时间,来到心理咨询室求教。在心理老师的悉心分析下,我了解到可能的3个原因:1)他曾经有过不愉快的经历;2)对该老师有意见;3)纯粹是为了泄愤。初步排除前两个可能性后,我把精力放在寻求第三个原因上。

我与小杨的谈话并没有从“为何这样写”开始,而是直接指出他文章中多处的单词使用不当,并教他如何用字典查阅相同词根的单词,还分析文句的语法。小杨的表情,从一开始的得意洋洋,到不屑一顾,再到静心听讲。当我开始将话锋转至写作主题时,小杨终于说出了真正的理由:原来,他在英语课前因篮球场的使用问题,与其他班级的同学起了争执并且打架,满腔怒气地回到课室,继而萌发了写作泄愤的想法。

其实,小杨的文章并不是他内心的想法。在译文中,他悄悄抹去了与“性”有关的字眼,他用隐晦的词语代替,原先露骨的细节描写也荡然无存。在译文中看到小杨的自省,我与他谈话的焦点便从“另类的作文”转移到他的“委屈”上。原来他这次出手是为同学打抱不平。虽然行为冲动,但从谈话中我能感受到他的转变。

写出如此另类的文章,却没有受到处罚,小杨因此感激我对他的宽容和理解;尽管依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他却因为得到了“解释”的权利而感激我对他的尊重。老师平静地为他讲解英语知识,更让他领会到老师的教育并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希望他能在每件小事中成长。因此,我们的沟通开始变得顺畅,我对他的成长也更有信心。

三、用心探求,点亮新星

教育是一种等待。每位孩子都是一张白纸,他们将用手中的画笔描绘自己色彩斑斓的未来。而我们往往只看到万丈高楼下的低级,却未曾想象他日孩子的成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若能激发孩子的潜能,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生活中深入发掘孩子的闪光点,并为之发展铺设畅通道路。

一天下课时,班长气喘吁吁地报告:“老师!小杨上课在烧纸!地板都烧黑了!”化学老师也来“告状”:“这个小杨,上课烧纸还不听劝告!真该好好教育!”旁边的同学七嘴八舌地说:“老师,他有打火机,还试过在厕所抽烟呢!”

与小杨的几次沟通中,我总结出规律:他需要尊重和表达的权利;他喜欢探究未知的世界,他的行为背后往往有特别的理由;他对做过的事情从不否认,诚实又讲理。他的缺点在于,对规则的理解却常有偏差。

这一次,我决定先给他表达的权利,便说:“小杨,请说说理由吧。”

“化学老师给我们展示各种燃烧现象,我想看看纸烧成灰的过程。我还烧了笔芯!原来纸能烧起火来,而笔芯却不能,只会一点点地熔化。”小杨毫不掩饰地说出了事实。

“那么,抽烟的事,也是想亲身体验抽烟的感觉,对吗?”

“是啊!一点都不好受!我还被呛到了!”

“所以,你就不再抽了,对吧!”

“嗯!除了手夹着烟,好像很帅,其实抽烟一点也不好!”

小杨的话让我了解到这个孩子的求知欲与探索的精神,我先肯定他的动手能力及爱思考的优点,再与他讲引发火灾的可能因素。他便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鲁莽,并表示以后会三思而后行。此后,我鼓励他参加晶体制作比赛,课余时间里,他不再到处游荡,惹是生非,而是到实验室研究并制作硫酸铜晶体。他也因投入钻研,积累了经验,帮助其他小组制作晶体,昔日的小顽皮变成了班里的小导师。

小杨第一次的成功激发了学习热情,我便趁势在班级里学习的热潮,设立学习小组,形成相互督促的氛围,也让小杨有机会帮助他人,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小顽皮在一次次成功的喜悦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不再依靠惹是生非来引起他人的注意,他变得积极向上。虽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但对于长期未得到认可的孩子来说,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用心发掘,教师才能成为一颗颗闪亮新星的发现者,让更多的孩子在班级中获得归属感。

四、用爱筑梦,引领心灵

师生相处之道,更要融入真情实感,即要对学生有仁爱之心。教师最终应成为孩子倾诉的对象,成为孩子心灵的引路人。在赢得学生的信任后,让真切的关爱成为引领孩子前行的助推器。

小杨又在英语课安安静静地查阅字典,埋头苦干。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略显羞涩并迅速遮住所有内容。他稚嫩的笔迹透露着内心的彷徨,生搬硬套的词汇写出了他的心声。看到情真意切的文章时,我不禁感动。这个曾经带来无数“麻烦”的孩子,如今把我当成了知心的朋友。他不再借用作文来发泄个人的情绪,而是与我推心置腹地讲述自己的烦恼:他想当歌星!可其家人极力反对。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天赋,犹豫着是否该放弃梦想?

我决定给他一个舞台,重塑他的信心;也给他与父母搭建一个沟通平台,让他们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

在英语歌唱大赛的决赛中,我帮他争取嘉宾表演的机会,鼓励他组建乐队、帮助他翻译歌词、帮他们寻找训练场地。同学们在为小杨喝彩的同时,看到了他付出的艰辛,也为他的努力所打动。一段激情澎湃的band队表演让他的父母为自己的儿子感到自豪。他们才开始意识到孩子的需要,打算重新设想孩子的未来。父母的肯定让小杨更加坚信自己应该追求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小顽皮从淘气散漫到遵守班规,从任性发泄到学会沟通、信任他人,从抵触管理到热爱学习,从惹人讨厌到得到认可,这让我们深信,只要我们能够坚守教育信念,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感化学生,必定能点燃孩子心中对真善美的向往。

教师要学会理解学生,做孩子们的精神导师,在等待孩子的成长中成长。只有坚持认真倾听,才能理解驱使孩子行为的内因,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在班级管理中,要巧妙地以各种事件为契机,以点带面;对于每个学生,都应该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为学生搭建获得成功的舞台,让孩子们在温馨、向上、团结的班级中健康快乐成长。想要成为“四好”教师,我们除了要通过理论学习,更应该在工作中通过管理个案总结规律,在实践中提升自己。

猜你喜欢
小杨班级老师
班级“无课日”
言辞谨慎
言辞谨慎
小杨的外卖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另类的庆贺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