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细节上改进专业基础课青年教师教学方法

2016-10-20 03:43:56何培玲赵冰华
中国轻工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基础课青年教师应用型

王 伟 何培玲 赵冰华

(南京工程学院,南京 211167)

从教学细节上改进专业基础课青年教师教学方法

王 伟何培玲赵冰华

(南京工程学院,南京 211167)

随着大批博士的加入,应用型高校专业基础课教师趋于年青化。为了督促和引领青年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教学效果,从课上和课下两个层面涉及的四个教学细节上具体分析了专业基础课青年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教学理念。

青年教师;教学方法;教学细节;应用型高校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进步和发展,社会人才竞争压力日趋加剧,大批毕业的博士不能继续留在科研平台高、实验条件好的高等学府开展科研工作,只好另谋出路,纷纷加入到应用型高校成为一名青年教师。他们各自的专业知识非常扎实,工作积极性也很高。但他们大多没有经过严格的师范专业的系统培养和锻炼,对应用型高校的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比较生疏,甚至对教学理念认识的不够深刻[1-3]。虽然在教学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一普遍现象,目前很多教育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主要侧重于教学内容上的改革,教授方式的创新、课堂驾驭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等方面[4-7],并提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方法和措施,然而对于最基本的教学细节这一层面的研究分析的较少。众所周知,每一堂教学的开展,特别是专业基础课,知识点多且枯燥,更需要青年教师熟悉每一个教学细节并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才能将这堂课进行下去。若想讲的栩栩如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则需要认真研究每一个教学细节的特点和操作方式。因此,作为一名青年教师[8],课堂上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需要严格的教学纪律,还必须从教学细节上动脑筋、下功夫,深入领悟最根本的教学理念,寻求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努力改进和提升自身修养和教学能力,使学生在教师自身的感召力下主动学习,达到预期目标。笔者根据自身从教十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与本科生随堂听课的体会,再加上与老教师的虚心请教,提出从教学细节上来思考应用型高校专业基础课青年教师的教学方法。具体从课上和课下两个层面涉及的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课上层面

1.经常性的课上小测验

专业基础课教师讲授基本知识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不是死记硬背的,需要经常练习和巩固的。《论语》中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法,然而实际情况却非如此。应用型高校大多数学生缺乏自控力,很难主动复习这些知识,而是需要老师经常进行引导和强化训练,大部分学生才可能有收获。因此,以笔者讲授的专业基础课——建筑力学为例,学完一个知识点,课上通过讲解并针对这一知识点练习过,课下也安排了相关作业,但还是有学生不重视,出现学生课上听得囫囵吞枣,课下又不复习,下次课就已经忘得差不多的现象,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考试成绩出现较高的不及格率。因此,为了巩固这个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我会在下次课给出1-2道相关题目,让学生利用5-10分钟的时间在作业本上独立完成,把这个作为一次小测验,计入到平时成绩中。规定好做题时间,不能拖延,因为是测验,做不完的也不可以再做,让课代表到时间就收上来,课上不再占用测验时间。这样一方面,可以考察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而动态灵活地调整讲课内容;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变相的课堂考勤,随时掌握学生的出勤状况。作业本上没有这一题目的肯定没有来上课,了解其动向并进一步跟进督促。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大约80%的学生主动参与这一测验,也就是说学生会在课下积极准备,认真练习,以备老师课上测验。可喜的是,还有学生课下与老师就测验题进行探讨,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总之,这种方法调动了一部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营造了较好的学习氛围。

2.课上习题的选取和讲解

专业基础课课上的习题一般是老师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及演算,精挑细选定下来的,是和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紧密联系的,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对于习题的练习和讲解一定要在课上利用好。为了让学生有所收获,首先要求学生在演草纸上思考若干分钟,分析题目的思路,再找1-2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这样不仅可以更真实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也容易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学生做的情况详细讲解习题的思路,并指出学生出错的原因,而不是把具体的求解过程写在黑板上,最后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将未完成的部分课下认真补充完整。事后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发现学生对确实有一定的收获和启迪,碰到类似问题知道如何去解决。因此,这种情况下尽量使用板书方式而不是PPT,从而加大师生互动的机会。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当然老师对习题的选择需要提前做好功课,这也有助于青年教师对知识点有更深刻的理解,进而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水平。

当然,课上的教学细节还很多,需要专业基础课青年教师细心挖掘,结合自身讲课特点和学生的学习习惯,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值得一提的是,要学会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随着学习的深入和知识点的增多,还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效果去动态地改变一些陈旧的教学方法,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学生有了新鲜感才会更有动力,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课下层面

1.保证充足的答疑时间

答疑是教师解决学生的疑问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属于课下的教学范畴,可目前发现教师与学生都没有好好地利用这一环节。随着高校的扩招,校园一般都建设在城市郊区,与教师在市里的居住区较远,需要赶班车上下班或自己开车。因此,很多老师上完课就开车回家或赶班车回家了,学生没有地方去问,打电话、发邮件、QQ留言都与当面交流的效果相差甚远。另外学生自己觉得课上没有学好,不敢去问,也不知道问什么。虽然有时候教师在教研室待上一天,也不见一个学生来答疑。因此,教师与学生应该事先协商好,约定每周固定的答疑时间,鼓励学生主动去问,问题不仅可以是课上学习的内容,也可以是其他有关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方面的话题。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积极与教师交流沟通。这样教师才能把握住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接受程度,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堂教学。笔者三年来坚持课下抽出时间与学生相互交流,把自己作为他们的朋友,以聊天的形式询问课上的进度是否可以跟得上,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平时课程学习时间有没有保证等,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也是有问必答。这样坚持下来,笔者将每年前来答疑的学生人数进行汇总(学生属于2011级建筑工程方向两个本科生班,共69人,自2012年开设力学课开始记录前来答疑学生,直至三个学年后力学课结束),跟踪调查的结果见表1所示。

表1 三年来答疑学生人数及占总人数比例

从表1中的比例数据可见,答疑学生人数在逐年增加,师生不再是单纯枯燥的教学关系,而是相互学习和探讨问题的朋友关系,学生学习的热情也被调动起来了。下面用考试成绩来说明这一方式的有效性,通过每学年相应力学课程期末成绩的试卷分析可以汇总得到学生成绩不及格率的变化情况,见图1所示。

图1 三个学年相应力学课程的不及格率

从图1上明显可以看出,三个学年的相应力学课程不及格率明显下降,另外还发现答疑人数较多的班级及格率要高于答疑人数较少的班级。所以,只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保证足够的答疑时间,对学生的成绩必定会有所帮助。

2.认真细心批改学生作业

专业基础课的课后作业是每次课程结束后教师一般都要布置给学生的,也属于课下教学范畴,是必要的教学环节。然而,应用型高校每班学生人数均在40人以上,一般都是两个班合班上课,这么多学生的作业批改起来工作量肯定很大。但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就需要青年教师多一些付出,认真批改学生作业。笔者每次都是仔细批改每位学生的作业,把学生做错的地方用红笔一一指出来,即使有的学生答案是对的,但过程有明显错误的地方也标注出来。这样,学生拿到批改后的作业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如果还是理解不了,他就会主动找你进行咨询。如此一来,教师就可以发现学生平时学习的症结所在,又可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教师的细心、认真和负责任,一部分学生也会对教师肃然起敬,并更加努力的学习。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替学生考虑,学生是能够感受到的。这样一来,不仅传授了课本知识,也教给了他们做人的道理,符合我们经常倡导的“做事、做学问都要先学会做人”的道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用型高校专业基础课青年教师应立足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四个教学细节:经常性的课上小测验、课上习题的选取和讲解、保证充足的答疑时间和作业批改细心程度等方面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认真思考适合自己课上和课下的教学方法,并慢慢形成良好的习惯,总结教学经验,在培养和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孙俊梅.青年教师在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以成都大学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5):21-23.

[2]李汉才.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的方法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2)(下):176-178.

[3]张秀红.浅谈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J].科教文汇,2013(31):26-27.

[4]隋邠.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途径[J].高等教育,2013(10):151-152.

[5]田守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9):65-66.

[6]杭慧.高校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J].江苏高教,2013(1):84-85.

[7]杨永祥,刘昆,尚静.论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3(5):124-125.

[8]王伟,胡爱宇,董智.以力学基本理论为根基培养建筑学学生创新能力[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4):27-29.

(责任编辑:张华凡)

Improving Young Teachers'Teaching Methods from Teaching Details of Basic Courses

WANG Wei,HE Peiling,ZHAO Binghua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jing 211167,China)

With a large number of Ph.D graduates joining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teachers who teach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tend to be younger.In order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effect,it is highly necessary to help the young teachers to improve their teaching methods.From two aspects:in class and after class,this paper discussed four kinds of teaching details to illustrate the basic qualities and teaching concepts the young teachers should have in order to do their work well.

young teacher;teaching method;teaching details;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G642.0

王伟(1976—),男,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力学。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C-c/2013/01/034)。

猜你喜欢
基础课青年教师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8:18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人民音乐(2016年3期)2016-11-07 10:03:23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43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