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明 陶雄军
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 党中央制定出关于“十一五”(2006 ~ 2010 年)规划的建议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旧村改造作为“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的核心内容, 笔者总结对寨洲屯的实地考察和参与寨洲屯相关旧村改造的核心思路。
一、挖掘特色,增设地方特色旅游服务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概括为:浓郁的民族风情与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物丰融为一体。是一个非常适合扩展当地特色旅游项目来增加村民收入的自治县。
保留建筑特色:寨洲屯是罗城东门镇下的一个村,拥有淳朴的民风民俗,当地传统的特色文化,建筑大都采用传统黄泥夯土结构,保证建筑坚固同时冬暖夏凉,土黄色的民房成为当地一大特色。
丰富自然特色:寨洲屯西处天然形成一个泉眼,山上山泉由此涌出,甘甜清冽。泉水北面有个天然溶洞,夏天溶洞内凉风整整,夏天常有村民再此地纳凉邂逅。村子北面有个平原,自然生长一些野花野草,春夏秋冬皆有美景。平原重新规划,分区布置花海,穿插其中的游步道让人更加近距离接触自然
挖掘人文特色:花海平原经过重新规划设计,形成走马观花、壮族生活小品、风情花海、陶艺展示中心等多个各具当地人文特色的旅游景点,其中走马观花更是使用当地村民家家户户的矮马,使村民饲养牲畜可以创造新的经济价值,丰富的人文特色吸引各路游人前来观赏。
挖掘寨洲屯的民族特色、建筑特色、自然景观汇的优势,形成新的旅游资源,在旧村改造同时形成完整旅游资源,扩大村民收入面,增加村民收入,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进行精准扶贫。
二、村民参与,设计师与村民共同完成设计
1.韩国农村改造:韩国自1970年开始实施“新村运动”。从1970年起,韩国农业人口下降了990万,但是农业总产值增加了2767万美元,这巨大的进步仅仅用了30年的时间;1998年农户平均收入更是接近2万美元;2011年韩国城镇化率高达91.1%,高于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水平,成为世界上城镇化发展比较快、城镇化率比较高的国家之一。韩国“新村运动”取得的重大成就为其他国家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新村运动”成功的原因: “新村运动”主要强调“勤勉、自助、合作”精神。让村民参与其中,我们在旧村改造过程中最为强调的是“谁是主体”的问题。这必然是改造的核心人群——村民,既然如此,从事旧村改造的态度就是参与。“参与”的基本价值观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尊重, 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意识形态的体现。
3.村民参与在寨洲改造中的运用:在寨洲旧村改造中,给予当地村民更多参与改進方案的机会,在当地村民家里建设设计规划工作营,和村民面对面设计的方式让村民能参与设计规划,使得村民有参与感,并且能更及时反馈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村民参与设计之后会对方案有更多的理解和认同感,“参与式”旧村改造决不是简单的“方案设计” , 因为“参与”本身即是一种价值观,它通过注重旧村改造过程中各个环节村民的参与, 从而达到赋权农民 、增加农民满足自身基本权利的能力。
三、寨洲实地设计工作营的思考
在大多数乡村规划中,设计师往往没有足够的机会去与村民接触,做出的设计成果往往带着“自上而下”的设计思路,村民也仅仅是被动方式接受设计,所以在一些方面设计效果会不理想。实地设计工作营是一种以头脑风暴为特征的合作创新研修方式,有着许多优势。
上下结合:在实地设计工作营中,设计师与村民能有更多的接触机会,倾听村民日常遇到的问题,然后在设计中加以解决,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也能将思路与村民分享,这种“上下结合”方式解决了以往设计方式“自上而下”的单一性,因为村民参与了当地的设计规划,所以实地工作营模式可以增强了村民对设计的认同感。
实地考察:好的设计方案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都要亲临现场多次,参与寨洲实地设计工作营过程中,设计小组多次考察当地环境情况,考察与设计互相紧密穿插,设计方案更加有落地性。
节约高效:实地设计工作营比传统方案设计去除了来往的实地的时间,增加与居民交互,在设计规划过程中,与村民的深度接触可以大大提高设计师的时间利用率,同时也提高了设计效率。
四、结语
新农村建设是按照新时代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各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吧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人民和谐的家园,而旧村改造是新农村建设的起点,贯彻新思想,借鉴国外解决问题的先进经验,对当地文化充分挖掘,展示地方特色,调动村民的参与积极性,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 M]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2] 吴良墉.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3] 刘海荣.韩国新村运动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D] .青岛:青岛大学,2006.
[4] 赵海宾.旧村改造应立足保护地域风貌[ N] .乐清日报,2005-04-21(02).
[5]陶雄军.论北部湾地区建筑文脉[J].作家,2013(4X):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