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英
【摘要】施工组织设计是水利工程设计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它是用于施工项目全过程的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是施工技术和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文章主工阐述了施工组织设计的意义和作用,并针对施工设计的编制内容及施工组织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管理水平及充分保证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导流;施工进度;施工布置
兴修水利工程需经历河流规划、勘测、试验、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等主要步骤的基本建设程序,其中设计又由水文、水工、机电、金结、施工、概算等专业组成,可见施工组织设计是设计中的一个专业,是设计组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施工组织设计,是论证设计成为现实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合理的基本依据,且受自然条件和社会政治经济制约因素较大的影响,所以成为总体设计方案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同时在基本建设程序中,施工组织设计也是筹建施工总体规划布置与招标文件的基本依据,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施工组织设计的意义和作用
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是一项专业多、工序繁、规模大、涉及面广的社会化生产建设过程,也是涉及内外部关系、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把设计蓝图付诸实施,如何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科学的组织管理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差异甚大,工程枢纽建筑物布置形式千变万化,施工条件各不相同,形成不同的施工特性。工程建设过程中受水文气象条件制约,施工季节性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地处偏远山区,交通运输不便,其施工条件要比一般土木建筑工程困难得多。多年的工程实践表明,施工组织设计是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制工程投资估算、总概算及招标文件的主要依据,也是业主方控制工程投资的重要依据,是组织工程建设和施工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对正确选定坝址、坝型、枢纽布置、整体优化设计方案、合理组织工程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周期、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效益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施工设计的编制内容
施工设计的总说明主要包括:主要施工方案、工程概况、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条件、主要节点工程说明、工程重点难点及应对方案、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等。工程概况要包括,工程项目的地理位置、 交通运输条件、水工建筑物的主要技术参数、工程施工量、工程建设单位。
2.1 施工前期准备。施工前期准备要包括各个方面,其中主要有5个方面:施工组织准备、施工资源准备、施工技术准备、施工现场准备以及其他工作准备。施工组织准备要确定施工隊伍、项目组织机构、项目规章制度;施工资源准备主要物资、设备、资金的准备以及人员设备的准备,并对人员和设备动员周期和施工材料的抵达进行布置;施工技术准备首先要对原始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然后熟悉图纸并对图纸进行审查、签证、布置编制施工和进行技术交底等工作;施工现场准备主要做好征地拆迁,修建工地实验室,做好测量工作,并对施工现场工作做好部署。
2.2 施工总体布置。施工总体布置要考虑到工程规模、特点和施工条件来安排工程施工时用到的临时设施,并做好施工图纸的详细设计。施工图纸的布置要全盘考虑整个施工过程的制约因素,有效的控制工程施工成本,做到分工协作有条不稳,并根据施工图纸来合理地优化各个施工步骤。
临时设施的布置主要包括:风、水、电的供应,交通桥梁以及通讯设备,原材料加工制作,混凝土和砂石搅拌站,工人生活设施如临时住房,工厂配套设施如仓库、原材料存储场地、机械设备维护场地以及废渣场等。
3、施工组织设计要点
3.1 施工导流。施工导流是一个全局性问题。施工导流既要考虑到施工建筑设计的问题,同时也关系到施工总进度、总布置的导流程序问题。它将影响到水工建筑的布局以及坝址、坝型的选择,并且是施工总进度、总布置和工程投资的重要考虑因素。
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首先要考虑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要与水规律相适应。通常情况下,由于改变水规律比适应水规律的代价大得多,甚至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下无法改变水规律。因此,施工导流是主体工程施工的重要控制环节,导流工程中的截流、排水、封堵、拦洪及蓄水等,就成为工程施工程序的控制要点。只有根据河流规律合理地安排工程施工程序,才能让工程顺利进行,并可以有效的节省投资成本。
3.2 土石方工程中的土石平衡。由于水利工程土石方开挖工程较大,且各建筑工程都需要进行土方填挖,为了减少工程投资,必须对土方填挖进行合理的调配,争取做到土方填挖平衡。合理的土石方平衡不仅可杜绝不必要的土石方调运、减少临时占地、缩短施工时间,更可节约投资。尤其是渠道工程具有开挖又有回填,考虑土石方平衡尤为重要。
土方填挖平衡和调配应按如下原则进行:自身开挖土方应首先满足自身填筑要求;自身平衡后,若剩余土方应尽量用于较近的其他项目填筑;当主体工程项目完成后,对于剩余其他项目的开挖,应就近进行整平处理;弃土区、土料场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控制取土范围和高度,控制取土范围和深度。
3.3 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施工涉及范围广,种类多,具有工程量大、工期长、施工条件困难、施工季节性强温度控制要求严格、施工技术复杂等特点。特别是混凝土生产系统的选择直接影响工程投资,根据渠道施工以及建筑物施工的工程规模和施工条件的不同,可以集中设置一个混凝土生产系统,分别对各建筑物施工和渠道施工供应混凝土。而大型建筑物混凝土供应,应单独设立一个混凝土生产系统,以供应大型建筑物的施工需求。对于工期长,河道宽的河渠交叉工程,应在左右两岸设立混凝土拌合系统。
3.4 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是以施工工艺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的,施工工艺涉及到三个方面,分别是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
施工工艺的主要内容有施工顺序、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其中施工技术是施工工艺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施工技术满足了经济上的可行性和技术上的可行性,才能对施工工程展开工作。研究的主要项目有以下几点:在现有的施工技术情况下,要研究和合理制定出在某个施工期限内的施工工作量;从施工导流和施工顺序结合来研究建筑物实施的技术特性;从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结合来研究建筑物实施的技术特性;根据工程中所需材料和物料来估算工程预算;从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效益的角度出发合理地组织和管理施工工艺;合理布置施工场地来满足施工程序需求。
3.5 施工进度。工程的施工进度是规划好各项施工活动的时间安排。施工进度的编制要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进行,并按照工期要求对主要施工项目做出时间安排。施工总进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编制施工依据、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主要控制工期、施工强度、关键工序的指标控制、绘制好施工总进度表、施工进程网络图。
施工总进度编制时要重点与非重点兼顾,首先应优先安排关键工期的项目,尽量合理安排施工人员与施工机械以及建筑物的施工顺序,做到施工连续且施工平衡。临时建设项目和主体工程项目在编制施工总进度时要首先列出。根据工程特点列出主要施工项目,然后进行工程量计算,并对工程的工期进行定期考察,特别是主要关键线路的施工工期。
3.6 施工布置。施工总体布置是在投标阶段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根据项目工程的特点、规模、和施工条件,妥善合理解决施工期间所需的交通道路、临时房屋、辅助企业、仓库、施工动力、通讯设施和给排水管线等其他生活设施的平面和高程布置,以方便施工和保证施工次序。
4、结束语
总之,由于水利工程需要因地制宜、全面考虑,对于不同的项目工程,其项目的规划、性质、建筑和结构复杂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对于不同的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其编制内容和重点会有所不同,需要在施工实践经验中不断地加以研究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孙元开.浅析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07,(28).
[2]朱晓明,陈烈佳.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认识[J].人民长江,2007,(11).
[3]郑选荣.水利工程建设全方位全过程监理[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