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丽华
【摘要】目前我国国内的城市配网中各种干配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结合近年来各种配网的主干配模式及其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从提高配网环网率以及供电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讨论,并提出了城市配网的规划目标以及改进方向,并探讨了在配网规划中应如何进行配网接线模式向主干配模式应用的转变。
【关键词】城市配网;主干配模式;改进发展;方向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家庭用电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了工业机器的生产导致了对于电力的不断增加,对于电力的负荷密度的安全可靠性的要求也在大幅度增加,所以作为承担用户用电以及供电服务的电力系统需要加强配电网的改造以及建设力度,充分做好配网的规划工作需要继续完善配电网络的结构。那么对于这项工作的要点就是选择合适的主干配模式,因此要不断地进行总结在运行过程中的经验,深入分析配电网络中的不同主干配模式的特点,寻求更完善的改进方法,创造出经济效益更高的主干配模式。
1、我国配网规划主干配模式应用情况的介绍
就目前情况来讲,我国当前所采取的主要模式就是中压配电网模式,其中包括高压变电装置、配电所以及开关站等,通过各个组成部分的协调配合将电量的供输安全可且合理化的输送到终端用户中,一般情况下,我国的配网电路是由电缆线路以及架空线路共同组合而成,传输线路是由架空线路向电缆线路逐步发展的,主要是因为电缆线路的安全可靠程度高于架空线路,所以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地区、供电质量要求较高、电量负荷程度较大的地区都会采取电缆供电的方式。目前我国主要的配网主干配模式一般有单电源辐射接线模式、双电源环网接线模式、双电源双辐射接线模式、双“II”接线模式以及互为备用的接线模式等
1.1 单电源辐射接线模式
单电源辐射接线模式是配网结构中最简单的主干配模式,接线模式简单化且高压开关安装数量不多,成本也较少,对于日益增加的电量负荷程度来讲是非常实用的,但其缺点就是如果线路出现故障就需要大范围的进行排查检修,供电的安全程度较低。
1.2 双电源环网接线模式
双电源环网接线模式是在双向线路的末端安装一个连接的开关,通过开关将同一变电站或者不同的变电站进行连接,假如在连接过程中某个区域出现问题,那么可以将开关关闭,通过分支线路将负荷转换到相邻的线路上,此模式接线线路清晰,运行方式较为灵活,相对于单电源辐射接线模式大有改进,但是投资较大。
1.3 双电源双辐射模式
对于前两种接线模式来讲双电源双辐射模式的安全性能大大提高,双电源双辐射接线模式中的双回线路可以相互作为备用,在其中一条线路出现问题时,另一条线路可以暂时作为备用,这种模式可以让用户在使用电源的时候获得双方向的电源,提高可靠性,同时减少了线路的荷载程度,所以在现今阶段,此模式的应用非常广泛。
1.4 双“II”接线模式
上文提到的双“II”模式是一种常见的双环网模式,通过双环网模式使得同一回的线路核载量减少一半,在发生故障时可以采用倒闸保证故障一端正常运行,这样不但提高了安全性能同时使得供电范围增大,目前我国多数城市都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此种模式的改进。
1.5 互为备用主备接线模式
互为备用的主备接线模式是通过对电缆线路进行分段链接,其中每回接线都可以在中间以及尾端安装一个开关进行连接,这种模式同架空线路中的分段接线极为相近,比较适用于架空线路向电缆线路的转化。
2、我国的配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长时间以来我国的电力建设情况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重发电、轻配电等,致使我国城市的配网建设较为落后,目前我国在配网建设力度中加大投入,力求改变我国所面临的问题,但是由于基础过于薄弱,导致运行水平仍然处于低下阶段,其中主要的問题有:
2.1 同主网规划相互协调的问题
我国目前110KV及以上的电网规划已经大体达到了相应的优化,但是仍旧存在着相对落后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在今后的电网建设工程中应该主要将输电向配电进行转化,使其配网的功能得到相应的优化,同时在选择规划数据值时要尽量准确化,为主干配模式提供基础的参考数据。
2.2 电量电力的平衡情况的问题
从城市的发展情况来讲,电量电力的预测就是对电量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电厂的可利用容量来求得网电和地电之间的平衡情况。
2.3 配网的结构问题
在供电可靠程度这一方面来讲,配网结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配网中必须要重点考虑负荷的转供能力,多数城市能够采用环网的结构,其负荷的转移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但是对于要求较高的城市则需要采用其他结构,例如双回线加备自投结构。
2.4 无功优化问题
配电网络的无功优化可以对其电压质量进行改善,并起到降低网络损伤的重要作用。在这项工作中功率的因数高低对于负荷和网络损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配网的无功补偿应该严格按照分区分层进行就地平衡,并严格遵照因数大于0.9的原则进行无功优化。
3、城市配网规划主干配模式的改进以及发展
对于城市配网规划问题来说,合理地进行选取路径和配变对其供电的半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配网站点的分布主要是对其供电范围进行划分,以及路径的选择等,想要城市发展快速化就必须对站点分布给予足够的重视程度。根据相关文献对各种接线模式的分析,在城市发展的初期,一般电量使用程度较低,负荷密度不大,对于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较低,且分布点比较散,在这个时候可以进行双电源的建设工作,用以单电源的辅助工作,为日后的发展电力工作建立起绿色通道,并且需要注意的是主干线路的截面面积应该按照15~20a一次性建成,避免因截面面积过小引起制约削弱荷载能力。
4、总结
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城市配网主干配模式建设的好坏对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阶段我国应该对新建的中压网架工程以及统建小区的供电方案进行严格审核与监督,将主干配模式有效地应用于城市现代化建设当中,全面提高供电的可靠程度,增加供电能力的同时尽可能的满足终端用户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晶伟;配网规划中主干配模式的应用分析.新技术新工艺 2015(10):62-65
[2]万国成;吴日;何毅思;任震;城市配网规划与建设若干问题探讨.继电器 2005(20):74-78
[3]黄育波;周星星;城市配网规划实用方法及其实践.技术与应用 2014(10):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