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电设备管理创新的思考

2016-10-19 07:38王新明
文化产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机电设备创新管理

王新明

摘 要:机电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当中的重要环节,要降低管理成本,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必须要提高机电设备管理的技术水平,改进机电设备管理的模式。尤其在当前经济形势新常态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加,对于发电、供电企业来说,应加强企业机电设备管理,并在创新与发展的管理模式下,实现机电设备管理的最佳组合,为了尽量减少企业的成本开支,必须解决机电设备维修往局限于“事后维修”的现状,做到对设备的故障早期发觉、早期预防、早期修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机电设备;创新;管理

一、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渠道、方法和手段

机电设备管理创新不仅有效提高生产、作业的效率,而且也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体现。机电设备标准化管理是确保发电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要实现机电设备管理的创新,应逐步完善机电标准化工作,制定标准化建设目标及具体措施、完成时间。实行“三抓”,即面上抓质量升级,线上抓发电、供电机组、机房,点上抓机电管理的薄弱环节。要建立机电标准化奖罚制度,开展机电标准化竞赛活动,树立标准化样车间,推动机电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开展。抓好机电设备管理,要做到凡事要超前控制,提高掌控能力,提升“先知先觉”能力,“先知先觉”是建立在经验积累和超前科学把握之上的,一个层面的领导要有一个层面领导的要求,领导干部对任何事情都要有敏感性,要学会抓主动超前控制,要学会用主观引导客观,管理理念超前了、管理标准提高了、员工操作规范了,凡事看对了、标准对了、管理对了,最后就会有好的结果,否则,调整不及时,整改就可能逆向发展。因此,要突出生产组织从机电管理入手,机电管理从生产过程实施。机电设备保养要全过程抓好保养、维修、监控和使用的各个环节,要体现设备管理的人性化。抓好机电设备管理,要用文化指导管理,提高认知境界。标准的问题、执行的问题,都是由文化管理的品位决定的,,管理干部要学会用知识来指导工作,用文化来提高管理层次,用求新求变来推动工作的创新发展。

强化机电设备管理,要了解机电“零事故”的内涵,要确立“零事故”目标的具体指标。要知道我们为什么提出机电“零事故”的目标,要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达到管理升级的目标,这是因为发电企业要实现“零事故”的目标,导向很重要,方法很重要,管控很重要,要实现机电设备“零事故”的目标就必须全员行为规范、操作规范、工作规范。一切都规范了安全就有保障了,事故就避免了;要实现机电设备“零事故”目标就必须责任到位。管理责任、操作责任、维修责任、岗位责任都要到位,才可能实现“零事故”;要实现机电设备“零事故”的目标工作标准就必须要精细、精准和精确,达到精益生产的要求,“五精”管理精细程度是每一步不断提高逐渐养成的,而行为养成很重要是持这以恒。要不断培养岗位责任和素质素养,保持严谨严细的工作作风,精细的工作标准,精确的操作过程,精准的处置方式;要实现机电“零事故”目标就需要流程顺畅。各个流程都顺畅了,工作就会越干越顺,越顺越好;实现机电“零事故”目标必然会促使费用降低,成本降低,公司的经济效益就可以提高;要实现机电“零事故”目标就需要我们高质量地工作、高质量地管理、高质量地操作。

二、加强机电设备管理要强化规范管理

加强机电电设备管理,要按照排查、记录、汇报、整改、驗收、考核六个步骤进行设备故障排查和检修,把设备的巡检、维护、保养责任到人,把隐患切实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提高机电设备完好率。

加强机电设备管理要严把新设备及重大技术改造的审批流程,施工改造前必须对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及经济性合理性进行论证计算,规范机电设备各类上报技术资料,各类上报技术资料是公司与各生产单位沟通情况的主要渠道,是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其真实可靠性至关重要。要实现机电设备管理效益最大化,必须坚决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和图省事、创大胆的一些习惯性恶习、陋习,培养“耐心、细心、精心、用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各级管理人员要重点针对员工操作进行监督,发现有不按照规程操作的人员立即制止,消除“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的传统思想,对于因习惯性违章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坚决严肃处理,使违章者付出代价,从中接受教训。持续开展一岗双述、手指口述活动,通过心想、眼看、手指、口述等一系列行为,对工作过程中的每道工序进行安全确认,使人的注意力和物的可靠性高度统一,使规程教学口语化,现场操作程序化,工序更替确认化,并配合肢体语言,强化职工对规程的理解和掌握。开展岗位危险源辨识活动,随着“治亏创效”活动的深入开展,减人提效力度较大,人均工作量不断攀升,一人多岗现象普遍存在,并且新上岗人员中包含着大量的其他专业转岗人员,对所操作的岗位业务不熟悉,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必须引起各级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必须下大力气强化培训,采用一对一、手把手、现场讲解、现场示范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促其尽快适应所操作的岗位,对于经强化培训后,仍旧不适应的人员,不可心存侥幸,应采取断然措施,尽快调岗转岗。必须随时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动态排查,发现薄弱人物立即采取应对措施,消除隐患。开展一次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再优化、再完善活动,各生产单位要对目前现场运行所有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一次全面审查,对于已经过时的条款,与上级及公司规定相违背的条款,对于经过技术升级改造以及智能化改造的设备等情况,必须结合实际,进行重新修订完善。

强化机电设备管理,要结合机电事故案例、每天的维修任务、机电管理标准及应知应会等知识全方位强化员工技能培训,并坚持每周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员工责任区域的质量标准化及设备维护效果等,将考核结果与班组、个人的安全绩效挂钩,强化维修工的业务培训,利用每天的班前会,组织全体职工每天进行岗前15分钟的业务知识学习,通过安全培训,切实做到对运行设备每周进行分析,对设备完好率、设备运行指标、现场设备管理情况等方面做到全面掌握,促进机电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机电设备创新管理
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改造及维护研究
机电设备管理维修及其自动化改造
探讨如何更好开展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现场深化设计施工在机电设备安装的应用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