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自然遗产地景观规划

2016-10-19 06:37方娟
文化产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石林景观规划

方娟

摘 要:石林是我国独特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喀斯特地貌,由于其独特的造型不仅在国内享誉盛名,2007年6月27日以云南石林为主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些为石林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本文将针对石林景区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为石林景观的未来发展规划提出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石林;自然遗产地;景观规划

随着石林风景名胜区名气越来越大,到石林风景名胜区旅游的游客也在不断增加,2015年全年接待游客已突破400万,石林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也能够为石林提供更多的保护资金来源,与此同时基于对石林的保护也使得当地的居民生活出行都受到了一定影响。

一、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简要介绍

2007年6月27日以云南石林为主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6项世界自然遗产,云南第3个世界遗产,昆明第1个世界遗产。由云南石林的剑状、柱状和塔状喀斯特、贵州荔波的森林喀斯特、重庆武隆的以天生桥、地缝、天洞为代表的立体喀斯特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成为中国政府当年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唯一项目。“中国南方喀斯特”形成于50万年至3亿年间,总面积达1460平方公里,其中提名地(核心区)面积480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980平方公里。云南石林地质自然遗迹保存和展现了最多样化的喀斯特形态,高大的剑状、柱状、蘑菇状、塔状等岩柱是石林的典型代表,此外还有溶丘、洼地、漏斗、暗河、钟乳、溶蚀湖、溶岩天生桥、溶岩断崖瀑布等,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喀斯特形态都集中在这里,构成了一幅喀斯特地貌全景图,因而有“世界喀斯特地质地貌博物馆”之美誉。云南石林因其发育演化的古老性、复杂性、多期性和珍稀性以及景观形态的多样性,成为世界上反映此类喀斯特地质地貌遗迹的典型范例和“石林”二字的起源地。

石林距市区约78公里,但是一旦进入石林,就会远离城市喧嚣,进入到大自然的怀抱,这里地理气候因素都成为造就石林的鬼斧神工。因此云南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更利于地质学家,尤其是喀斯特地貌学家进行系统的研究。

二、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总面积约350平方公里,这样大面积的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包含了很多景区,其中还与很多乡镇结合在一起,一同被划分为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面对如此幅员广阔,并结合了鄉镇的复杂保护项目,现阶段的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情况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景区保护,另一个就是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下面将分别对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一)景区保护存在不利。由于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占地面积较大,因此在实施保护的过程中,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仍然会存在保护上的漏洞,尤其是当游客较多时,就会出现管理人员不足的情况。另外由于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与乡村结合紧密,很多区域尚未被开发,这样就很难保证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不会对石林景观造成破坏,因此就需要通过有效的手段将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人类居住环境合理规划,减少由于人类活动对石林景观的破坏。

(二)由于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属于偏远地区,在这里虽然有很多村落,但是相对的经济发展程度不高,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十分落后,当地居民的生活来源多数依赖于政府补贴。对于当地的很多交通、水电设施建设也都只能依赖于国家和政府的投入。在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内为了保护石林明确要求当地不能够进行破坏植被和地形地貌的生产活动,这样就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农民能够从土地使用中获得的利益越来越少,就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景观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的自然景观,平衡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之间的矛盾,在对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保护,使得景区环境能够可持续发展,当地乡镇的生活质量能够有所提高。

(一)在许多世界遗产地景区,经常能见到世遗与国家5A景区两块牌子并列的情况,石林也不例外,因此便产生了一种提法,即开发世界遗产,或者说开发与保护“并重”、“并举”,这些提法都存在着偏差,很不科学。“尽管对于落后地区来讲,开发旅游资源是保护旅游资源最好的方法”,适度开发所获得的旅游收入可以为保护景区带来较多的保护资金,对于世界遗产来说,应当保护优先,科学展示,完美传世,坚持依法开发、理性开发、按规划开发、科学开发四原则,而不是“开发”。在坚持“保护第一”原则的前提下,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适度开发进行细致全面的科学论证,真正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利用方式。

(二)需要合理规划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景观建设。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不仅仅是中国的财富,也是世界人民的财富,在进行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应该避免对景区的过度开发,将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建设成为一个能够供人们鉴赏和体验大自然之美的景区,而不是简单利用其赚钱,对景观的开发需要适度合理。

目前石林就保护区范围内的五棵树村村民的迁出做出了相应的补偿,除经济补偿外还在保护区范围外较近的位置统一建盖了彝族第一村,并且配备了齐全的设施例如摔跤斗牛场、民族幼儿园、休闲娱乐室、待客处等保障其生活所需。

四、结论

通过本文分析可以看出,云南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作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馈赠,对于人类了解自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了能够将这份自然的礼物更好的维护,需要加强对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景观规划,避免对景区的过度开发,同时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干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赵桂珍.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区内村寨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思考.[J]中国经贸,2014,10.

[2]高燕梅.石林世界自然遗产怎样保护与发展.[J]社会主义论坛,2012,7.

[3]杨波.以旅哺农推动石林旅游持续发展.[J]旅游纵览月刊,2015,12.

猜你喜欢
石林景观规划
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峥嵘向上石林峰
浅谈小城镇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
新农村建筑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石林迷阵
石林学校
路南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