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傲
[摘要] 目的 针对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实例参考。 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的5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29例设为组一,采用普通的药物治疗方法;另外29例设为组二,在普通治疗方法基础上采用运动治疗方法。在进行一段时间治疗后,运用对照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维持水平以及血糖自控能力,并进行效果分析。 结果 在患者血糖自控能力,运动控糖常识,患者降糖积极性等方面,组二优于组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二患者血糖维持水平优于组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指导治疗,有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对运动降糖机理的掌握程度,同时更有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稳定,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运动疗法,指导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5(a)-0125-02
糖尿病作为终身性疾病,具有着病程长、病情发展严重以及高发病率的流行学特点[1]。随着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器官损坏、致残致死的风险也相应增加。为此,各层医务人员对于该疾病治疗方案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使得糖尿病降糖治疗对于疾病控制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然而患者在接受常规药物、饮食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降糖效果不明显、血糖水平波动大、缺乏自主降糖积极性等各种问题,不利于患者平稳控糖。运动疗法通过身体运动以及增加患者机体细胞对于糖的转化率、利用率,进而降糖效果明显,维持血糖稳定,并且对身体副作用微小,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2]。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的58例糖尿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的58例患者,均为明确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组一中,患者17例女,12例男;平均年龄为(45.5±2.6)岁;平均病程(9.8±3.4)年。组二中,患者15例女,14例男;平均年龄为(45.8±4.2)岁,平均病程(9.5±3.9)年。
1.2 方法
组一采取普通药物及饮食方法,医务人员对于日常饮食、药物用法用量进行个体化治疗,定期举行宣传讲座,并为患者发送教育手册,以及做好血糖水平的监测工作。组二在进行普通治疗的同时,实施运动方法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2.1 运动方式的确立 运动方式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确立个性化的运动方式,运动方式中可以进行慢跑运动、自行车骑行、太极拳运动、匀速步行、以及医学体操运动[3]。对于以上方式患者可自行选择,其中慢跑运动与步行成为推荐方式。与此同时,向患者进行运动降糖机理的说明,增加患者对于运动降糖的常识。
1.2.2 完成体检等准备事项 在患者进行运动治疗之前,应当进行全面的体检工作,对患者各项指标功能进行分级,为运动量的制定提供依据。同时在患者运动治疗时,注意以缓和程度开始,再逐渐增强,并始终关注自身身体情况。例如呼吸、心律是否正常、是否出现胸痛或者心脏绞痛等异常,如有不适,马上停止并做相关处理。
1.2.3 防止低血糖等突发事件 2型糖尿病大多数患者皆采用口服用药治疗,故应避免在空腹状态下进行运动。如有采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患者则应将注射时间与运动时间做好平衡。同时患者在运动时必备少量食物,如有低血糖的情况发生,可立即使用补充血糖。此外,患者应建立持之以恒的运动信念,不受天气、心情、环境等影响每天坚持运动治疗。
1.2.4 合理制定运动方案 合理科学的运动方案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运动方案不进行合理安排,不仅不会达到治疗预期效果,还会带来相应副作用。首先注意运动时间的安排,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在早晨运动,早晨的空气中有较多的细菌或污染物,糖尿病患者自身抵抗力较弱,容易引起呼吸道系列疾病使得病情严重;其次,由于早晨气温相对较低,如有冷空气影响的情况下容易诱发患者发病。与此同时要注意运动前的身体状态,避免空腹进行运动疗法,尽量减少低血糖的情况出现,不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稳定保持[4]。因此,患者适合选取便利的地理环境、良好的空气质量、适宜的时间段进行运动疗法的实施。并且注意运动与休息的交替时间,对自身机能进行保护与提高。
1.3 评价指标
将患者血糖自控能力,运动控糖常识,患者降糖积极性,以及患者血糖维持水平,以上4个方面作为评定指标,由同伴为其进行客观评分并进行统计。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 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对比研究,在患者血糖自控能力,患者控糖常识,患者降糖积极性,以及患者血糖维持水平4个方面,运动治疗的组二均优于组一,数据差异明显,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运动疗法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临床活动中具有重要的疾病辅助治疗作用。目前国内对于该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皆显示患者运动治疗方法对于自身血糖的控制、以及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5]。
运动疗法是指患者通过身体有氧运动的方式,使得机体内胰岛素含量降低,进而增强了胰岛素的敏感程度,提高了对机体中糖的转化分解速度,使血糖水平保持正常[6]。其次,机体在运动时会使肌肉细胞中的蛋白酶活性增加,减少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而高密度的含量明显增加。与此同时,通过运动加速脂肪的分解利用,不仅发揮了调节代谢与降脂的作用,还将剩余的脂肪代谢消耗,具有减肥的辅助作用[7]。2型糖尿病大部分患者都由于肥胖因素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病,如果患者们坚持接受运动治疗,充分配合医务人员的方案,并合理节制饮食,在体重减少的同时,血糖也随之降至平稳正常水平。
此外,运动疗法通过对糖尿病本身病情的控制,进而对并发症的预防起到了重要作用。糖尿病的并发症相比糖尿病本身,对患者生命质量更加具有威胁力,例如糖尿病眼部、肾脏、足部以及心脏等部位的病变。通过长期运动疗法,增强代谢功能,对于内分泌功能具有明显调节作用,相应的使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或得到改善。同时改善微血管功能,预防或缓解了糖尿病眼部、足部、肾脏等部位的并发症。
该文通过对比研究,将运动疗法与常规降糖方法进行对比,向患者讲述运动降糖的机理,为患者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并为患者进行合理的个性化运动方案,对于患者的血糖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有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稳定。但在运动疗法的同时,也应接受常规的药物及饮食治疗,三者共同作用,才对糖尿病的治疗工作更加有利[8]。
综上所述,通过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指导治疗,有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对运动降糖机理的掌握程度,同时更有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稳定,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戴莉敏,宋丽敏,方英应.用操作视频提升临床糖尿病专项护理技能的实践及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8):75-76.
[2] 王惠明,张建凤,贾娟娟.合肥市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2) :853-862.
[3] 孙秋英,王俊巧,韩晓燕.应用看图对话工具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5):20-22.
[4] 高秀萍.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13-14.
[5] 张家庆.最近几年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28( 9) : 63-64.
[6] 李文辉 .运动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及方法[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 ,2000 ,26(4):56-58.
[7] 李涛,张人天.2型糖尿病治疗与控制的运动处方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 2008 ,28(1):43-45.
[8] 邹大进.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动向[J].中国实用內科学杂志,2009(5):53-55.
(收稿日期:2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