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舒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2016-10-19 11:01梁鹏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9期
关键词:胃轻瘫糖尿病

梁鹏

[摘要] 目的 研究并探讨胃肠舒在糖尿病性胃轻瘫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该阶段内该院收治的胃轻瘫患者中随机抽取138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数字抽签的分组方法将这13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6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胃肠舒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贝络纳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糖变化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75%,与对照组的89.8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值未出现明显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餐后2 h血糖值出现显著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未出现明显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胃肠舒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还能有效控制患者的餐后血糖。

[关键词] 胃肠舒;糖尿病;胃轻瘫

[中图分类號]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5(a)-0031-02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消化系统并发症,有关数据指出,约有75%的糖尿病患者其消化系统出现异常,糖尿病性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以嗳气、厌食、早饱、吞酸、胃脘胀痛为主,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该研究为了探讨胃肠舒对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138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分组对比的研究方法,分别给予患者贝络纳、胃肠舒治疗,并对比两种药物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血糖变化情况,得出“胃肠舒可有效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这一结论。现将研究数据和结果整理完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该阶段内该院收治的胃轻瘫患者中随机抽取138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胃轻瘫,且均存在糖尿病病史。研究前,所有患者均对此次研究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均签署知情同意协议。此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采取数字抽签的分组方法将这13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69例。对照组:男29例,女40例;最小年龄的患者有40岁,最大年龄的患者有68岁,年龄均值为(45.37±16.14)岁;糖尿病患病时间短则11年,长则23年,平均为(17.42±3.24)年;胃轻瘫患病时间短则3个月,长则11个月,平均为(6.88±3.19)个月。观察组:男32例,女37例;最小年龄的患者有39岁,最大年龄的患者有70岁,年龄均值为(46.14±13.42)岁;糖尿病患病时间短则12年,长则23年,平均为(16.74±2.53)年;胃轻瘫患病时间短则2个月,长则10个月,平均为(7.14±2.45)个月。两组患者其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胃肠舒汤方治疗,药方组成为丹参12 g、茯苓12 g、法半夏12 g、党参10 g、枳实10 g、神曲10 g、川芎10 g、炒白术10 g、柴胡8 g、甘草6 g,用水煎煮,煎煮至药汁剩250 mL即可,250 mL为1剂,1剂/d,2次/d;对照组患者给予贝络纳(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313),口服,3次/d,服用剂量为5 mg/次。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方案保持不变,不作调整。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判定 采用0~4分5级评分法对临床症状进行分级评分,0分为1级,表示基本无症状;1分为2级,表示症状偶尔出现,但不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2分为3级,表示症状经常出现,但还未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3分为4级,表示症状频繁性的出现,且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4分为5级,表示症状频繁性的出现,且十分严重,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对治疗后的减分幅度进行计算,减分幅度=(治疗前得分-治疗后得分)/治疗前得分×100%,减分幅度达到75%即为显效,减分幅度为51%~74%即为有效,减分幅度为25%~50%即为好转,减分幅度不足25%即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3.2 血糖检测 分别于患者空腹状态及餐后2 h,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液,采用血糖分析仪进行血糖检测,检测指标为空腹血糖值、餐后2 h值。

1.4 统计方法

两组数据均采用SPSS 16.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显效36例,占比52.17%;有效13例,占比18.84%;好转15例,占比21.74%;无效5例,占比7.25%;临床总有效率为92.75%。对照组:显效27例,占比39.13%;有效14例,占比20.29%;好转21例,占比30.44%;无效7例,占比10.14%;临床总有效率为89.86%。观察组和对照组就临床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对比

观察组:治疗前,空腹血糖均值为(7.23±0.87)mmol/L,餐后2 h血糖均值为(12.73±2.43)mmol/L;治疗后,空腹血糖均值为(6.89±0.84)mmol/L,餐后2 h血糖均值为(11.23±1.69)mmol/L。治疗前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餐后2 h血糖出现明显的下降。

对照组:治疗前,空腹血糖均值为(7.23±0.82)mmol/L,餐后2 h血糖均值为(12.43±2.43)mmol/L;治疗后,空腹血糖均值为(7.09±0.83)mmol/L,餐后2 h血糖均值为(11.83±2.19)mmol/L。治疗前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糖尿病消化系统并发症,这类患者往往伴随有胃动力不足,这会对糖尿病患者的药物吸收產生影响,导致降糖药物药效发挥欠佳,血糖控制效果不佳,血糖容易出现波动,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因此,临床上应对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的临床治疗予以重视,积极寻求有效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方法,以促进其临床症状的缓解,减缓疾病进展[1-3]。

近年来,我国临床治疗方面对中医药的重视逐渐加重,中药在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也逐渐得到应用,采用中医整体和辩证治疗的原则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其疗效较为显著。中医学认为,糖尿病性胃轻瘫属于“痞满”“呕吐”的范畴,病机主要为脾胃失调而致中气虚弱,中医治疗原则主要为益气活血、和胃降逆、健脾消食。该研究中观察组给予的胃肠舒汤方药材组成为丹参、茯苓、法半夏、党参、枳实、神曲、川芎、炒白术、柴胡、甘草,其中茯苓、党参、炒白术可健脾益气,神曲、法半夏可健脾消食,丹参、川芎、枳实可和胃降逆、活血化瘀,甘草可调和诸味药材的药性,诸药合用,可共奏益气活血、和胃降逆、健脾消食的功效[4-5]。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给予胃肠舒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2.75%,与对照组的89.86%相比,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血糖控制方面,治疗前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值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餐后2 h血糖值出现显著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胃肠舒还可有效的降低患者餐后血糖值。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胃肠舒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还能有效控制患者的餐后血糖。

[参考文献]

[1] 许冬梅.胃肠舒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10):19-20.

[2] 杜福.甲钴胺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16):19-20.

[3] 吴名,徐海环.“中气法”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30(11):1598-1599.

[4] 王炜.升降消痞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5,49(11):46-47.

[5] 王德伟.健脾活血消痞汤为主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52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5(10):734.

(收稿日期:2016-02-15)

猜你喜欢
胃轻瘫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胃轻瘫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
关于胃轻瘫的认识和处理将迎来新起点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治疗胃轻瘫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