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晓丹
[摘 要]电力企业社会保险为电力运行营造了稳定的环境,推动电力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险在电力企业中,发挥预先控制的作用,致力于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提供权益服务。随着电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社会保险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无法保障企业员工的基本权益,因此,本文以电力市场为背景,提出几点关于做好电力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电力企业;社保;工作
中图分类号:F842.61;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256-02
0、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保险事业不断地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社会保障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为百姓、企业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电力企业这一国有企业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其社会保障工作也需要根据其自身特点不断发展完善。
社会保险是企业的一大工程,电力企业同样也不例外,做好电力企业的社会保险工作,不仅有利于维护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更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以及长期发展,所以,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是电力企业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保险工作的影响时间长,从职工开始工作到职工离开岗位离休、退休之后,涉及范围广,高层领导与基层职工都关系密切,所以社会保险工作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政治素养以及合作能力等都有较高的影响。
1、电力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的现状
根据电力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的现行状态,总结社会保险工作中的弊端,现汇总并分析如下。
1.1、社会保险制度落后
社会保险制度是电力企业社保工作的基础,由于电力企业员工结构比较特殊,所以社会保险制度建设方面存在落后的缺陷,不能满足员工的个人利益[1]。电力企业内部面临人事调动、离职退休等多项问题,如果缺乏相关的社会保险制度,很难高效率的解决此类问题,从而带来员工的不满情绪,这不仅会冲击企业员工的人身权益,更重要的是对电力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2、社会保险意识不足
电力企业内员工规模相对其他企业而言明显较大,增加社会保险管理的难度,部分员工对保险的认识不全面。电力企业社会保险此项局限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员工社会保险意识不足,在社保工作方面不具备正确的态度,大多数员工受到传统思想的干扰,不理解社会保险与自身的利益关系,因此在企业社会保险工作方面形成了片面性的意识。
1.3、社保工会无作为
社保工会的职责是促进电力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起到协商作用,但是大部分电力企业内没有实质性的工会部门,其存于表面形式,无法行使工会职能,降低社会保险工作的效率[2]。据有关数据调查,50%以上电力企业的社保工会,不能准确解答员工的社保问题,当员工提出问题时,工会不回应、拖期处理,导致员工群体在社会保险工作上存在消极思想,由此社保工会无作为成为电力企业社会保险工作中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2、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2.1、职工社会保险意识有待提高
近年来,虽然国家社保改革步伐加快,新政策、新规定不断出台,但一些地区从领导到职工,对社会保险却缺乏直观、全面、准确地理性认识。具体表现为,领导对社会保险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解决的少;单位参保、缴费能少则少,能拖就拖;一些职工“养儿防老”思想严重;还有一些职工认为自己现在身体好,不需要参加医疗保险等等。这些模糊认识的存在,使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难度加大,进程缓慢。
2.2、多部门分散管理使工作成本高,效率低
多部门管理,每个险种都配备一套工作人员和办公设施,并建立相应的帐表卡册,使管理的分散和重复性劳动多,增加了办公成本,工作效率低下。但是由于医疗保险参保数据没有进人本系统,失业保险是由劳资部门按照单独的模式进行管理的,从而使现有的数据库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整体效益得不到发挥。
2.3、保险基金拖欠严重,职工社保待遇难以保障
这几年,职工医药费用呈连年攀升的趋势,医药费拖欠重新抬头,使职工的正常医疗得不到保障,医改工作陷入困境,造成了老弱多病家庭及困难的职工生不起病,住不起院;失业保险费征缴不力,拖欠较大;生育和工伤保险统筹没有开展,伤残人员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有的单位女职工生育后的药费不能及时报销,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损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对企业的生产和稳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2.4、管理手段落后,信息传递不及时
一些地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凡涉及职工社保待遇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突发性事件,基层单位和相关部门不能快速沟通。近年来连续发生多次上访、群访事件,甚至导致堵塞公路交通干线。此外,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信息化建设也达不到上级要求,无法实现个人帐户余额电脑语音查询。
2.5、社保待遇冒领现象增加
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后,单位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明显不如以前,加上制度建设滞后等原因,一些退休人员,特别是外地居住的人员死亡后仍然继续领取养老金和报销医药费,给社会保险基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形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3、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3.1、养老保险的改革及完善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要依法扩大养老保险金征缴的覆盖面,提高收缴率,实行全额收缴、全额拨付,并尽快实现养老保险金的社会化发放。养老保险基金是职工的“保命钱”,绝不能挪用。其次,要确保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并代他们缴纳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费。
3.2、建立覆盖整个企业的基本医药卫生制度
建设覆盖整个企业广大职工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让职工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使职工享有疾病预防控制、妇女儿童保健和疾病早期诊断治疗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保障群众享有安全、有效、必需、价廉的基本药物。同时也应加强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意识。
3.3、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的改革
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的运作及落实,这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及维护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组成部分。本电力企业从制度上通过采取建立工伤保险费用与工伤发生率挂钩的预防机制,消除了不利于企业和谐稳定的隐患;在生育保险方面,向本企业女职工给予生育津贴,减少和解决了女职工在孕产等时期由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并明确了医疗服务和产假,体现了国家对妇女劳动权益的特殊保护。综上所述,贯彻落实广大职工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的相关政策,会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4、做好电力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的思考
结合社会保险工作在电力企业中的现状,针对问题,如何才能提高电力企业的社会竞争力,进而稳定企业的社会地位。现总结做好电力企业社会保险工作几点思考如下。
4.1、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思考
关于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思考比较系统,需要站在综合的角度,才能明确电力企业在社会保险制度方面的需求。电力企业社会保险制度的种类多,主要以国家社保制度为主,完善企业内部的补充保险制度,进而明确不同险种的制度内容,如医疗、养老等。我国社保制度面向广泛的企业群体,电力企业可以按照自身需求,在遵循国家社保原则的基础上,汲取其他相关的制度,以便适应企业内员工群体,保障不同工作制度的员工都可享受到合法的社会保险效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4.2、树立社会保险意识的思考
意识对人们的行为起能动作用,电力企业考虑到员工社会保险意识不足的情况,利用保险宣传的方式,为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意识。电力企业员工所从事的工作具有危险性,再加上工作中经常遇到突发情况,所以社会保险能够为员工提供安全保障,同时也是维护员工权益的标准。电力企业应根据员工自身的意识,规划员工在社会保险方面的内容,正确解释社会保险工作的重要性,促使员工能够积极参与到社保工作的建设中,缓解电力企业在社会保险工作方面的压力。
4.3、强化社保工会工作的思考
电力企业在社会保险工作方面深入思考社保工会的问题,致力于强化工会组织,发挥其在社保工作中的价值[3]。以某电力企业为例,例举其在工会组织方面的两点思考,如:(1)该企业要求工会部门做到公平、公正,在公开的环境下解决公司与员工之间的社保矛盾,一旦出现保险问题,工会应在第一时间内制定出解决措施;(2)工会应明确电力企业内的人员结构,既要区分正式、非正式员工的保险待遇,又要维护每个员工的社会权益。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应提高对社会保险工作的重视度,保障员工能够深刻意识到社会保险的重要价值,同时理解社保与自身权益之间的关系。电力企业对如何做好社会保险工作的思考,需要站在全方位、多方面的角度上,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社会保险人员,通过保险人员提供社保指导,保障企业与员工的利益。
5、结语
由于社会保险在保障企业职工权益,促进安全生产及维护企业和谐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抓住机遇,不断创新,稳步推进本电力企业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工作,不断探索及研究新问题,踏实有效地推进本电力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吉冰.浅谈电力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J].中国集体经济,2012,(01):14-16.
[2]李福生.对电力企业社保工作优质服务的探讨[J].中华民居,2012,(10):21-23.
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