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论观音菩萨在中国的本土化
——以观音菩萨性别变化为例

2016-10-19 05:18孙亦悦
国画家 2016年5期
关键词:观音菩萨观世音观音

孙亦悦

泛论观音菩萨在中国的本土化
——以观音菩萨性别变化为例

孙亦悦

观音菩萨在中国的信仰范围极为广泛,尤其是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曾经有过“家家有弥陀,户户有观音”的盛况。延续至今,观音菩萨手拿净瓶的母性形象早已深深植入中国百姓心中。但观音菩萨作为印度佛教中的经典人物,其原身并非女性,观音菩萨的外形、内涵在向中国的传布中打上了浓重的本土烙印,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观音信仰的起源

随着佛教东传,观音信仰由古印度传入中国,经历了一个逐步中国化的过程。三国时期,出现了一种向往极乐世界的教派——净土宗,此时观音被称为光世音菩萨,但是因为战乱等原因并未广泛传播,传播地仅限于长安、洛阳等地。此为观音信仰的初次传播。到了后秦,鸠摩罗什重译《正法华经》,并定名为《妙法莲华经》。这部佛经译文表达思想精准严谨,语言表述流利晓畅,其中的《普门品》被抽出另成一册并被命名为《观世音经》,在东土传播广泛,从此汉地观音信仰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在《普门品》记载中,观音菩萨摄化而自在示现,有三十三种不同的形象。观音菩萨的普遍传播,则是在隋唐以后。

在观音后期的传播中出现了很多伪经。例如《高王观世音经》《大悲观世音经》《观世音三昧经》《瑞应观世音经》《观世音忏悔除罪咒经》《观世音十大愿经》《观世音咏托生经》等,这些伪经在佛教文献中并不存在,但是在民间流传甚广,极大地促进了观音信仰在中国的传播。

二、观音女性形象的演变

(一)观音女性形象演变的过程

观音女相化带有明显的中国本土化特色。在印度最初的佛教传播中,教徒大多是男性,即使有女性一般也都要先修男身。《法华经普门品》明确记载观音性别为“善男子”,《华严经》亦云“勇猛丈夫观自在”。早期观音造像多依据印度神像规制作善男子像,衣饰华贵,神态优雅肃穆,犹似古代印度贵族。

其后佛教从小乘佛教发展为大乘佛教,女性菩萨逐渐出现。中国的佛教在唐初,经由玄奘印度西行才有了大乘佛教,所以可以认为,在早期的佛教形象中,包括印度和中国,神灵都是男性形象,观音菩萨也不例外。在唐初的《引路菩萨图》(图1)中,观音菩萨虽然体态丰腴,衣饰华美,仿佛华府仕女,但是还留有胡子,可以明显看出其男性特征。此时的观音仍然是男身,且由于不同教派的思想影响,尤其唐代以唐密为宗,观音的形象也是多变的。比如四川地区大足石窟中千手观音像是手执宝珠、宝瓶、兵器等,玉印观音像则是手持玉印。在服饰上,菩萨的衣服也已经有了世俗化的特征,但仍然受到西域地区的影响,身上有璎珞等饰物。图2中的九面观音为唐武周时代木雕。就服饰而言,有绶带于膝前系结,而垂拂至座下,衣袂飘飘,富有动感,其胸前之璎珞图案状如莲瓣含蕊,繁复华丽。此时的观音形象女性化特征较之以往更加明显,但是作为女性最重要特征的乳房仍未出现,所以我认为这尊菩萨像仍是男性。这尊佛像与韩国庆州石窟庵中新罗时期的十一面观音在造型上也有相似之处。

总体而言,隋唐以前的观音菩萨基本上都是男身,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从男身到女身的转变。观音到宋朝基本已是女身。从图3可以看出,宋朝的观音菩萨更趋世俗化,已经成为中国民众心中独有的观音。此时的观音像形制,与唐朝相比大为改观,多首多臂形象慢慢减少,一首二臂常人之形渐趋流行。形式风格也大异其趣,观音像之姿态,抛弃了密教繁琐固定的刻板仪轨,而趋向自由表现,由立姿而坐姿,由结跏趺坐而屈腿半跏,而斜倚宴坐,甚至作躺卧状等,由神的庄严肃穆转向人的安闲恬适,所有姿态均予人以柔和舒畅之感。在容貌风格方面,除了在外形上由金刚怒目式的男子形象,演变成鲜妍丰腴的女子面貌之外,其服饰已脱离唐密和印度的影响,完全呈现出中国本土化特征。可知观音信仰至此,已经完全融入了中国本土的审美与情趣,成了中国本土信仰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舶来品”。

(二)观音女相化的原因

在古印度婆罗门教传说中,有一对孪生小马驹叫双马童神,这是佛教上观音的最初原型。它们神通广大,能使朽木开花,盲人复明,不孕者生子,种种非凡神迹使他们受到广泛信奉。佛教产生后,神马驹渐次演化为菩萨,叫“马头观世音”,法相依旧是一匹小马驹。自从印度僧侣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后,观音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渐渐融入中国本土的儒家孝道观念等因子,其外形也从最初的男相变为女相,最终成为中国本土化的信仰。

1.《普门品》中记载观音有三十三种形象。为了教化不同类的众生,观世音常因时代、环境、风土人情、知识习惯、众生类别的不同,而自在示现不同形相,从佛身、菩萨身,一直到非人身。观音法相有男有女,不同的化身代表不同的含义,所以观音女相只是表现了观世音法相的某一个方面,暗含了人们某一方面的诉求。

2.社会风尚的影响。唐代本身推崇丰腴妩媚的美感,唐代的观音虽为男身,但其丰腴妩媚的感官已不同于阳刚的男子,而添加了一种女性美感,从而自然逐渐由男相向女相过渡。

3.生殖崇拜和儒家的影响。中国最广为流传的观音形象是手拿净瓶的送子观音。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润,抱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点,而女相观音与儒家尚“孝”的观点相融合,受到普众的广泛认同和接受,因而广为流传。

4.社会和历史心理的因素。中国对女神的崇拜源远流长,最著名的女神是女娲,她抟土造出人类,炼五色石补救倾颓的苍穹。这种对女神的信仰深深植印在人们心底深处,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集体潜意识,这对观音女性化影响深远。佛家认为,观音随类度化,受难者只要口诵观音,观音即可降临解难。而女性的母性特征是慈爱温和,观音的女性化外形更符合人们对大慈大悲观世音的心理预期。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相对于男性的阳刚,女性的温柔更易于为苦难者所接受。由于唐末大规模的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又正逢唐武宗的灭佛运动,观世音所代表的普度众生脱离苦海的形象就尤其受人尊崇。可能缘于此,在后世中女相观音更大范围地被传播,观音作为女性的形象更被人接受。

图1.引路菩萨图 唐绢本设色 80.5cm×53.8cm 藏于大英博物馆

图2.九面观音像7世纪后期,檀木圆雕,高37.9厘米

图3.观音菩萨坐像宋 藏于上海博物馆

以下两个观点系作者本人的推测,因时间和精力有限并未来得及证实,谨在此提出,望日后有机会予以探究:

1.女相观音形象受到道教西王母造型的影响。西王母在最初的神话传说中是一位凶神恶煞、半人半兽的凶神,在后期的演变中才慢慢变为了一位雍容华贵的女神。西王母造型的演变与观音的演变有相似之处,都与生殖崇拜和女性更加具有亲和力等原因有关。而且在唐代,皇家推崇道教,作为道教主神之一的西王母自然也受到了很高的推崇。观音菩萨的雕刻工匠完全有可能受到西王母造像的影响后雕刻观音菩萨,从而造成两者之间的关联。

2.与供养者造像有关。据说唐代乐山大佛雕刻的蓝本是崇佛女皇武则天。在佛教世俗化之后,或许会有捐赠者要求以自己的面貌为蓝本雕刻佛像,以达到自己成佛的心愿。而在对佛教的崇拜和信仰中以女性居多,这种供养者像雕刻数量增多之后影响了后世的佛像雕刻。

总结:

每一个时代的艺术总是与其时代息息相关,本文虽叙述观音菩萨由男相到女相的变化过程,但更注重观音外形背后更深层次的中国历史与文化因素。而观音女相化表面上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但实际上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必然选择。我们可以选择从一个点来入手钻研自己的方向,但是在研究中切不可因小失大,放弃了对于整个时代的研究。

参考书目:

1.《观音菩萨的形象研究》 陈清香 《华冈佛学学报》第3期第57~78页

2.《从观音造型谈佛教的中国化》 孙修身

3.《观音菩萨传入中国及由男变女》 齐凤山

4.《唐宋时期南方民间佛教造像艺术》 司开国

5.《印度观音信仰的中土改造》 崔峰

6.《中国人的观音信仰》 孙丽

7.《从观音造型谈佛教的中国化》 孙修身 孙晓岗

8.《西王母和观音菩萨形象的演变探究》 邓怡舟

9.《观音信仰的中国化》 李利安

10.《武周时期的佛教造型》 杨效俊

猜你喜欢
观音菩萨观世音观音
唐英恭制甜白釉观音坐像
西夏文《佛顶心观世音菩萨经》考略
西夏文《高王观世音经》底本源出考
陶刻作品《十八罗汉拜观世音》的造型意蕴
东渡日本的德化窑“玛利亚观音像”
观音(七绝)
莫高窟经变画的依据与艺术表现
观音乘凤
一件清代髹漆贴金木雕观音菩萨坐像的保护研究和修复
自在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