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多能工培养模式的SMT实训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2016-10-19 02:25:21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施纪红
河北农机 2016年8期
关键词:标准化岗位实训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施纪红

基于企业多能工培养模式的SMT实训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施纪红

本文通过对企业多能工培养模式的分析,提出了针对高职学生的SMT多技能培养方案。通过一周期的探索与实践,认为学生毕业时作为一个多能工和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是可行的。

多能工;SMT;技能;标准化;课程改革

在现代电子产品制造流水线上,上板机、印刷机、贴片机、回流焊机、下板机等多种机器按照生产流程紧密地安装在一起。枯燥、重复性的工作已经大部分由机器完成,作业员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不同性质的产品观察设备的工作情况,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与产品质量处理机器的生产问题与故障。工作中作业员的工作强度极大降低,但是技术技能要求提高了。在目前柔性生产模式下,为了提高生产线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要求一线作业员具有应对品种多、批量小、工序内容经常变化的能力。这就要求作业员必须是多能工,能够进行一条流水线上多种机器与设备的操作,能够负责多个岗位、多道工序的生产。

同样在对高职电子专业学生进行SMT技能培训时,并不能够预知学生将来投身什么样的岗位、做什么性质的工作。根据“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终身发展为目的”的职业教育理念,我们应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多能工”,以适应企业的需求和学生自身的持续发展。我们分析了一线电子制造作业员的职业发展路径和企业多能工培养计划,认为高职生在校内实训基地按照多能工技能要求进行多岗位培训,同时注重学生向班组长和间接岗位晋升的素质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毕业时学生作为一个多能工和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是可行的。具体的做法如下。

1 分析企业多能工职业发展路径确定SMT实训课程目标

根据一线电子制造作业员的职业发展路径(如图1),我们在对学生技能培训时,要求学生依次做到四点“会做”“做好”“多能”“思考”。(1)“会做”,要求学生了解每个基础岗位是做什么的、应该怎么做。(2)“做好”,是在“会做”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提高操作技能的准确度、精确度,不仅会做,更要“做好”。(3)“多能”,尽可能多地掌握多种技能,为学生后续发展积聚潜力。(4)“思考”,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通过对多个岗位技能的深入掌握,具备必要的应变和改善能力,积聚职业上升潜力。这四点是一个递进过程,也是本课程的知识、技能、素质培养目标[1]。

图1 一线SMT员工职业发展路径

2 分析企业多能工技能要求确定SMT实训课程内容

该课程内容来源于岗位对员工技能的要求,不同岗位对技能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在一个企业中最了解某个岗位技能要求的一定是多年的老员工、组长和线长,所以我们深入企业收集信息,汇总整理形成了10个SMT技能培训项目,针对每个项目提出了具体的技能点。例如,(1)手工印刷技能要求,包括:①能够检查PCB板质量与正确进板;②钢网检查、清洗与安装;③锡膏、红胶储存规范及其搅拌与回收;④印刷后品质检查等等。(2)自动印刷技能要求,包括:①掌握自动印刷机的工作原理;②安全操作、清洁保养知识;③印刷参数设置步骤;④顶针摆放;⑤掌握锡膏、刮刀、压力、速度等对印刷质量的影响等等。(3)换料技能要求,包括:①正确识别贴片物料;②正确识别、选择料枪;③掌握正确的换料操作程序,能够根据物料选择料枪的步距;④正确对料、材料品牌确认、尺寸确认等等。(4)贴片机编程技能要求,包括:①掌握贴片机的工作原理;②安全操作贴片机知识、清洁保养知识;③机器设备的简单编程与操作;④传送确认等等。细化的技能点对应标准的作业步骤,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每一项技能[2]。

3 参考企业绩效模式,设计适合学生的评价考核方式

在企业中考核是和薪资联系在一起的,例如某企业将具备岗位技能的数量作为多能工等级划分的依据,由低到高依次为:一星、二星、三星、四星、五星,五个级别。具备两个工序以上技能的为一星级,每多具备一个岗位的技能,相应提高一个星级,具备整个工序生产技能的为最高级,五星级。根据不同的星级给予不同的薪资待遇,以此鼓励员工掌握更多的技能。但在学校里学生没有薪资,我们就和成绩挂钩。参照企业考核模式,我们设计了“4星级评价法”进行评判。一星是理论合格,表示学生经过理论培训,掌握了该岗位应知的基础知识;二星是实操合格,学生经过实操培训,掌握了该岗位应会的基本操作技能;三星是独立作业,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和跟踪指导后,能够达到该岗位标准化作业要求,能够安全生产并保证工序质量、作业速度达到标准工时的要求。四星是全面掌握,通过答辩,此时学生对工序原理、设备结构、预见性质量控制和工序作业改善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具备必要的应变能力和改善能力。同时我们参照企业的可视化管理,将学生的技能达到程度“表面化”,制作“技能掌握示意图”(如表1)并张贴出来。通过这样的评价,学生可以直观判断现在自身技能如何,在班级里处于怎样的位置,并且通过这张表格,使全体学生知道自己本门课程应该掌握哪些方面的技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表1 **班级SMT技能掌握示意图

4 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1)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技能培养的标准化,即一件事情不论谁去做,都是同一方法、同一结果。用企业的语言就是“彻头、彻尾、彻底”的三彻行动,即生产活动要从标准化开始,以标准化结束,所有过程标准化。我们要求实训中,物品的放置、机械设备的操作、工具夹具的使用、作业步骤等等都标准化。其关键就是落实六定:①定品:标注所有物件名称,方便全员快速查找。如:设备操作按钮、工具夹具、零件、螺丝等均要定品标识。②定位:明确具体的放置位置。仓库货架、工具、设备等所有物品均定位并标注位置。(3)定量:规定合适的数量。对于备用品、消耗品应明确最大最小库存数。(4)定容:明确使用的容器之大小、材质。例如:物料用纸箱存放,化学试剂用玻璃容器存放,并且有标注,可使用颜色、符号进行区分管理。(5)定置:规定物件放置的方式。需要确定物件是横放、竖放、吊起,还是叠放以及放置的时间。(6)定人:所有物件规定管理责任人。这些就是要求管理的标准化,无论是谁都可以用相同的办法立刻完成。

(2)评价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相应技能。理论考核可以采用多人同时笔试的方式,但操作考核以分项目单人多次操作的方法进行,特别注意学生操作的标准化。在区分学生掌握程度时,我们一般分成三种状态,“会做、做好、会检查”表示学生可以独立工作了(三星),“会做、做一般、不会检查”,对应的是操作合格(两星),第三种“好像会做但做不好”,这类学生必须重新培训再次考核。

(3)在课程教学中除了技能培养外,一定注意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包括爱岗、敬业、忠诚、奉献、开放、合作等等,这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在学校里我们通过职业行为习惯的不断学习、改变、养成,最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落实到教学中就是注重企业文化的熏陶,出勤、着装,5S等企业管理方式的有效执行。

本课程在推进基于多能工培养模式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引进企业管理模式和制度,落实了标准化的企业技能培训模式,提高了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现场管理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岗位技能,实现了高职学生作为一个多能工和企业零距离对接的可行性。

[1]祖林.从多能工培养到班组人才任用[J].现代班组,2009-02(24).

[2]王晓波.多能工培养方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08(53).

施纪红,1976年10月出生,江苏句容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工艺与管理。

2015年度院级教改课题(编号:JG201511)

猜你喜欢
标准化岗位实训
标准化简述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4:06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华儿女(2016年14期)2016-12-20 18:22:28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18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