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甜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471000
实施按需护理层级模式对临终关怀层级护理干预患者生命质量和态度的状况调查
田甜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471000
目的通过对实施按需护理层级模式对临终关怀层级护理干预患者生命质量和态度的状况调查,寻求较理想的临终关怀护理模式。方法对该市7所医院肿瘤病房69例癌症晚期患者进行探访,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信息,汇总按需护理层级模式开展情况,以及临终关怀层级护理干预患者生命质量和态度的状况。结果患者临终需求前3位分别为舒适感的需求、亲人需求、心理承受能力需求;实施按需护理层级模式,给予临终关怀,对于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和生命态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实施按需护理层级模式对临终关怀层级护理干预患者具有积极意义,是较理想的临终关怀护理模式。
按需护理层级模式;临终关怀;生命质量;生命态度
癌症晚期患者是一个特殊的患病群体,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患者的内心充满了绝望与痛苦[1]。临终关怀模式是指通过对生存时间有限的患者采取临终关怀实践进行指导,尽可能改善临终前特殊的心理状态,减轻痛苦,延缓疾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2]。近年来,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的按需护理层级模式通过分层量化临终患者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更为有效地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同时对改善生命态度也发挥了积极作用[3]。该次研究对该市7所医院肿瘤科69例癌症晚期患者进行探访,探讨实施按需护理层级模式对临终关怀层级护理干预患者生命质量和生命态度的状况及影响,意在寻求较理想的临终关怀护理模式。现将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1研究对象
该次调查研究对该市7所医院肿瘤病房的69例癌症晚期患者进行探访,参与调查的病房均开展了临终关怀层级护理干预,其中3所医院的肿瘤病房37例癌症晚期患者实施了按需护理层级模式。所选69例癌症晚期患者意识清楚,具有一定的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独立或在家属的协助下完成调查问卷的填写。患者预期生存期6~12个月;入院时间15~74 d;其中女性患者32例,男性患者37例;患者平均年龄(67.3±12.1)岁;其中乳腺癌晚期19例,胃癌晚期14例,淋巴癌晚期13例,宫颈癌晚期7例,肝癌晚期5例,食道癌晚期4例,卵巢癌晚期3例,肺癌晚期3例,胰腺癌1例。
1.2研究方法
根据该次研究的目的查阅相关文献设计并预制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表的内容包括患者临终需求、患者生命质量测评、患者生命态度测评三部分。
1.2.1临终需求临终需求项目包括有效控制疼痛、减轻临床症状等在内的舒适感需求;得到尊重和关心的医务人员道德需求;家属陪伴的亲人需求;保持清洁、完整躯体的形象需求;对人格尊严的需求;社会支持需求;知晓病情、正确面对死亡的心理承受能力需求;拒绝无实际意义的检查和贵重药物的使用等后续治疗需求;对温馨、安静、有家的感觉的住院环境需求。采用5级评分方法评分法,非常需要计5分,需要计4分,无所谓计3分,不太需要计2分,不需要计1分。
1.2.2患者生命质量测评根据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中文版[4],并结合其在中国大陆的肿瘤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检验情况[5]进行合理的调整制订该次问卷调查表。该次调查对患者整体生活质量、5项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和3项症状(疲惫、疼痛、失眠)。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和5项功能采用0~100的标准化得分进行评分,按“低分较差,高分较好”方向计分。3项症状采用5级评分方法评分法,严重计1分,偏重计2分,中等计3分,很轻计4分,没有计5分。
1.2.3患者生命态度测评问卷调查表参照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6]和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设置相应的题目对患者生命态度进行测评,分别对求意义的意志、存在盈实、生命目的、生命控制、苦难接纳、死亡接纳六个方面进行评估。每个方面设置5道题目,采用5分制进行评分,按“低分较差,高分较好”方向计分。
1.3统计方法
所得数据录入计算机Excel办公软件中保存。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临终需求评分结果比较
根据按需护理层级模式实施情况将被调查者分为两组,对舒适感需求、医务人员道德需求、亲人需求、形象需求、人格尊严需求、社会支持需求、心理承受能力需求、后续治疗需求、住院环境需求的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生存时间有限的晚期癌症患者各项临终需求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上述调查可以看出无论采取何种护理模式,患者临终需求前3位分别为舒适感的需求、亲人需求、心理承受能力需求,见表1。
表1 临终需求评分结果比较(±s)
表1 临终需求评分结果比较(±s)
项目按需护理层级模式层级护理干预t值P值舒适感需求医务人员道德需求亲人需求形象需求人格尊严需求社会支持需求心理承受能力需求后续治疗需求住院环境需求4 . 5 2 ± 0 . 2 4 3 . 5 7 ± 0 . 9 8 4 . 2 4 ± 0 . 3 3 3 . 4 1 ± 0 . 7 6 3 . 2 9 ± 0 . 8 4 3 . 4 7 ± 0 . 8 6 4 . 1 4 ± 0 . 5 7 4 . 1 1 ± 0 . 6 9 3 . 9 4 ± 0 . 7 1 4 . 6 1 ± 0 . 2 7 3 . 6 9 ± 0 . 7 1 4 . 4 4 ± 0 . 4 1 3 . 6 5 ± 0 . 8 4 3 . 0 7 ± 0 . 7 9 3 . 2 4 ± 0 . 6 9 4 . 2 0 ± 0 . 6 9 3 . 9 5 ± 0 . 4 2 3 . 9 6 ± 0 . 7 8 0 . 7 2 5 0 . 9 5 6 1 . 1 2 4 1 . 0 5 7 0 . 9 6 2 0 . 6 2 4 0 . 8 4 7 1 . 0 2 5 0 . 2 6 7>0 . 0 5>0 . 0 5>0 . 0 5>0 . 0 5>0 . 0 5>0 . 0 5>0 . 0 5>0 . 0 5>0 . 0 5
2.2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生命质量测评结果比较
根据按需护理层级模式实施情况将被调查者分为两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整体生活质量、5项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和3项症状(疲惫、疼痛、失眠)的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按需护理层级模式的患者组整体生活质量、5项功能、3项症状评分结果均优于常规护理的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生命质量测评结果比较(±s)
表2 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生命质量测评结果比较(±s)
项目按需护理层级模式层级护理干预t值P值整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疲惫疼痛失眠7 0 . 3 ± 1 0 . 0 6 5 . 2 ± 8 . 7 5 9 . 6 ± 8 . 9 6 2 . 5 ± 9 . 2 7 4 . 9 ± 1 0 . 8 6 7 . 1 ± 7 . 9 4 . 0 4 ± 0 . 6 4 3 . 2 4 ± 0 . 7 7 3 . 8 5 ± 0 . 8 4 6 1 . 3 ± 8 . 7 5 9 . 4 ± 8 . 4 5 5 . 4 ± 7 . 6 5 7 . 8 ± 6 . 2 6 5 . 1 ± 9 . 6 6 0 . 7 ± 8 . 0 3 . 6 5 ± 0 . 6 4 2 . 5 5 ± 0 . 5 9 3 . 2 1 ± 0 . 7 6 4 . 2 4 5 3 . 5 1 2 3 . 7 7 4 2 . 9 8 9 4 . 0 6 5 3 . 5 2 8 3 . 4 9 2 3 . 8 4 9 4 . 0 2 2<0 . 0 5<0 . 0 5<0 . 0 5<0 . 0 5<0 . 0 5<0 . 0 5<0 . 0 5<0 . 0 5<0 . 0 5
2.3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生命态度测评结果比较
根据按需护理层级模式实施情况将被调查者分为两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求意义的意志、存在盈实、生命目的、生命控制、苦难接纳、死亡接纳的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按需护理层级模式的患者组生命态度测评的六项指标评分结果均优于常规护理的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生命态度测评结果比较(±s)
表3 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生命态度测评结果比较(±s)
项目按需护理层级模式层级护理干预t值P值求意义的意志存在盈实生命目的生命控制苦难接纳死亡接纳1 7 . 2 5 ± 2 . 6 5 1 6 . 4 7 ± 2 . 3 3 1 6 . 9 2 ± 3 . 0 1 1 6 . 3 3 ± 2 . 7 4 1 7 . 4 5 ± 3 . 1 4 1 7 . 0 8 ± 2 . 8 7 1 5 . 4 7 ± 2 . 7 1 1 4 . 2 8 ± 2 . 3 9 1 3 . 7 4 ± 1 . 9 6 1 4 . 8 5 ± 2 . 6 4 1 5 . 3 3 ± 2 . 8 1 1 4 . 7 5 ± 2 . 3 7 3 . 2 1 5 3 . 4 2 6 4 . 5 2 7 3 . 2 7 4 3 . 6 6 2 3 . 9 5 4<0 . 0 5<0 . 0 5<0 . 0 5<0 . 0 5<0 . 0 5<0 . 0 5
临终关怀是本着对生命价值的肯定为宗旨,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的实施以提高生命的质量。由此可见对临终关怀护理干预的目的既不在于促进死亡,也不在于延长患者的生命,而是为即将面对死亡的患者提供积极的精神支持和相关帮助,一方面通过减轻疼痛或其他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有尊严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旅程。一方面通过临终关怀减轻心理和精神负担,正确面对死亡,使身心健康得到统一。1967年伦敦建立了第一家临终关怀院至今已有50年的时间,英国的临终关怀事业无论是制度上还是形式上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7]。与此相比,我国的临终关怀工作发展相对落后,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日益普遍的“空巢现象”,多年来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等客观原因使得临终照护问题愈发显著。
晚期癌症患者对临终关怀的需求处于高水平,护理人员应以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中心,优先关注患者生理与心理的需求,同时给予患者精神层面的帮助及社会支持,以满足晚期癌症患者的护理需求[8]。近年来临终关怀护理模式在各级医院逐渐发展起来,随着层级护理模式、按需护理模式等先进护理模式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该次研究对该市7所医院肿瘤科69例癌症晚期患者进行探访,采用比较分析的方式探讨实施按需护理层级模式对临终关怀层级护理干预患者生命质量和生命态度的状况及影响,意在寻求较理想的临终关怀护理模式。
综上所述,按需护理层级模式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发展进程以及心理需求的不同,设计不同级别和护理内容的层级护理模式,制定不同层次的护理策略,在完成现有医嘱式护理工作的基础上,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生命质量的下降趋势,减轻患者生理和心理的痛苦,改善生命态度,患者生命质量等级得到明显提高。
[1]赵桂萍,肖慧艳,宋艳平,等.晚期恶性肿瘤病人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2,35(2):101-102.
[2]尹诗,姜冬九.我国临终关怀模式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2):48-50.
[3]田宝文,张国艳,王静,等.按需层级护理模式对肿瘤患者生命质量与生命态度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6):14-16,18.
[4]宣辉,杨铮,万崇华,等.膀胱癌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QLQ-C30与QLQ-BLM30量表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5(2):302-306.
[5]胡莉亚,梅齐,陈元,等.McGill生活质量量表在中国内地癌症患者中的信效度检验[J].癌症进展,2014(4):312-316.
[6]唐鲁,张玲,李玉香,等.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用于护士群体的信效度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4,29(14):64-66.
[7]苏永刚,马娉,陈晓阳.英国临终关怀现状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山东社会科学,2012(2):48-54.
[8]赵晓婕,杨逸,吴啊萍,等.晚期癌症患者对临终关怀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5,30(9):27-30.
Survey on Effect of Nursing Hierarchy Mode on Demand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Attitude of Patients with Terminal Care Hierarchy Nursing Intervention
TIAN Tian
Luoyang Centr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ngzhou University,Luoyang,Henan Province,471000 China
Objective To search for the ideal terminal care nursing model by implementing the survey of effect of hierarchy nursing mode on demand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attitude of patients with terminal care hierarchy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69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erminal cancer in the tumor wards in 7 hospitals in our city were visited,and the information was collected by the questionnaire,the development of nursing hierarchy mode on demand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attitude of patients with terminal care hierarchy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summarized.Results The top 3 of terminal demands of patients were respectively comfort sense,relatives and mental endurance,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hierarchy mode on demand and giving terminal care are of obvious promotion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attitudes towards life.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hierarchy mode on demand for patients with terminal care hierarchy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which is an ideal terminal care nursing model.
Nursing hierarchy mode on demand;Terminal care;Quality of life;Attitude towards life
R47
A
1672-5654(2016)09(a)-0008-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25.008
2016-06-04)
田甜(1988.3-),女,河南洛阳人,本科,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