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历史文化最为重要的物质载体便是古籍,而随着计算机和电子网络技术的发展,古籍数字化成为一种新型的古籍整理方式,代表着古籍整理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从“古籍数字化”这个概念入手,从查检便捷、输出灵活、开辟保护古籍新途径几个角度阐释数字化古籍与传统古籍相比所具有的不可比拟的优势。
关键词:古籍数字化;内涵;优点
作者简介:万晶晶(1991.10-),女,汉族,河北衡水人,河北大学古代文学专业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明清小说。
[中图分类号]:G2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01
数字化即把文字符号转化为数字符号,也就是从传统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变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字表达符号。“‘古籍数字化这个术语最早由刘炜提出,对其概念的界定还不是很明确,但是相关的研究工作就陆续开始了。”20年来,“古籍数字化”的概念不断的演变,到今天也没有准确统一的概念,但究其目的是利用新型的科学技术进行古籍的整理与研究。我们可以暂且给古籍数字化这样的界定:“古籍数字化就是从利用与保护古籍的目的出发,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常见的语言文字或者图形符号转化为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符号,从而制成古籍文献数目数据库和古籍全文数据库,以揭示古籍文献资源的一项系统性的工作。”
与传统古籍相比,数字化古籍有很大的优势,例如容量大,携带方便;查检快捷,节省时间;信息量全,准确性高,能穷尽,不易漏检;输出便捷,省力省时等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查检便捷
这是数字化古籍最大的优越性,读者能够快速直接准确的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虽然传统古籍有一定的检索功能,但由于编制工作的浩繁和书籍规模的宏大,索引总是粗疏的、有限的。”我们在利用传统古籍查检资料时,有时并不清楚哪一本书有自己需要的资料,而又不可能将所有的古籍查阅一遍,所以通常是凭借经验查询古籍,这就造成了我们查检资料的漏洞与局限,因为很多古籍我们未曾听闻,也就不大可能通过传统方式检索到,当然我们检索到的资料也就不可能全面。这样,不能查到相对完整的资料,又浪费了大量时间。即使很多知识渊博的学者对所研究的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成果经过了常年的积累,对于研究所需资料早已如数家珍。但事实上,人力阅读的范围必然会有限的,几乎任何一位学者都难以无遗漏的完全掌握所研究的领域的所有的学术资料。因此,利用数字化化古籍,可以快捷方便地检索到想要的内容,排除冗余信息的干扰,弥补借助经验查询古籍的漏洞,还会发现一些古籍内容的可用性与可贵性。
此外,为了对古籍进行保护,很多的善本、孤本被图书馆或者收藏单位束之高阁,不允许被查询或者利用,这就给学者造成极大的困扰。还有一些珍贵古籍可以被查询,但是绝不可以在古籍上做笔记或者标注,因此学者必须把需要的部分抄录下来,大量的笔记记录加大了学者的工作量。而数字化的古籍方便学者查询古籍,给研究者带来阅读的便利,而且大部分的数字化的古籍数据库允许做标注,从而省去了翻检之劳,又确保了无遗漏之处。
第二,输出灵活
这是数字化古籍的突出优点,在查阅传统古籍时,当我们遇到需要的内容,一般情况是采取手写或者复印的方式将其摘录下来。然而手抄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比较容易出现错别字,漏字现象,费力又费时且准确率也不高;复印可以克服手抄费力和易出错字的弊端,但是当我们需要的内容比较零散时,有时一页只需要几句话或者几行字,但必须把整页都复印下来,这无疑做了很多的无用之功,浪费时间;当我们需要的内容较多,达到几十页时,就会产生较高的复印费用,而且当这些资料利用完就基本没有价值了,产生很多的废纸。数字化的古籍在输出方面基本克服了手抄与复印的不足,这是因为数字化古籍支持打印、复制、生成可编辑文件三种,准确无误,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第三,保护、传承古籍,开辟研究新途径
“利用数字化的古籍可以有效地减少纸质古籍的流通量,降低由于人为的使用而造成的古籍文献资料的损伤率。这样历经岁月沧桑的古籍得到真正的‘休息和‘保护。”转存和复制有利于永久、真实地保存古籍的原貌。因此,古籍数字化是对古籍进行再生性保护的有效措施。同时,古籍数字化可以利用现在的科学技术手段挖掘、整理古籍,这样,在整理那些藏封于高阁的文献和古籍资料时,人们能够再次发现和认识到古籍的价值,从而有利于古籍的传承。此外,古籍数字化,使研究者改变了传统的通过去图书馆翻阅古籍的研究方式。学者只需要便携式的储存器或是移动硬盘便可以阅读互联网上的丰富的古籍文献资源,在互联网庞大的古籍文献知识体系中实现海量知识信息的查询与利用,为学者开辟古籍文献研究新途径。
综上所述,古籍数字化为传统的古籍整理拓展了新的领域,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数字化古籍的出现不仅是计算机进步的体现,更是中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福音。虽然古籍数字化尚存在一些缺陷,但有一点是十分确定的,那就是:它必将对古籍整理与出版、文献形态的演进、人类学术的研究、乃至全球范围的资源共享有着深远影响。
学术无国界,古籍数字化是天下学术之公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需要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开发与“数字文献学”方面人才的培养,有效的使用这一学术研究新手段,在国际范围内广泛的进行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文化的共同繁荣,是推进古籍数字化的有力手段。
参考文献:
[1]崔雷.中文古籍数字化研究[D].吉林大学报图书馆学报,2012(6):2-8.
[2]冯红娟,张文静,梁蕙玮.中文古籍资源统一检索系统初探[J].图书馆学刊,2014(10):3-5.
[3]李国新.中国古籍数字化的进展与任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1):10-26.
[4]黄显功.上海图书馆的家谱数字化资源服务[J].图书馆学刊,200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