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五代南楚文人的存世作品中,文、词皆少,以诗居多。这部分诗歌既受到晚唐诗风和宗教思想的影响,也呈现出楚地的部分地域文化特征。
关键词:五代;南楚;诗歌;特点
作者简介:张雯(1988.1-),女,湖南沅陵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0-02
在五代南楚文人的存世作品中,以诗为主,其中又以五言和七言律诗居多。这些诗涉及内容较广,有的作于宴饮之时,有的为惜别怀远,有的是描绘山川景物,等等。从诗歌创作特点来看,南楚诗歌主要受到三方面的影响:一是对晚唐诗风的继承,诗歌中苦吟的痕迹相当明显;二是南楚文学作为地域文学,有着湖南地域文化的特征;三是南楚文人多崇道信佛,在诗歌中自觉地融入相关的宗教思想。
一、晚唐诗风的影响
五代时期,诗人创作受到晚唐诗风的影响比较明显。元白的通俗诗风和贾岛的苦吟诗风都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继承。但就南楚文人而言,贾岛的苦吟诗风对他们的影响更大。现存相关记载中有不少关于他们苦吟的记载。如《诗源辩体》卷三十四称:“《诗薮》所载刘昭禹‘神清峰顶立,衣冷瀑边吟、卞震‘雨壁长秋菌,风枝落病蝉、曹崧‘鹿眠荒圃寒芜白,鸦噪残阳败叶飞、廖凝‘风清竹阁留僧话,雨湿莎庭放吏衙等句皆‘清新峭拔,另为一种。究其所自,乃贾岛、张、王之余。”[1]《诗话总龟》卷十引《郡阁雅谈》称刘昭禹“为诗刻苦,不惮风雪。”同卷称王元“苦吟风月,终于贫病。”[2]其《吊贾岛》诗二句云:“江城卖药常将鹤,古寺看碑不下驴。”[3]表达了其对苦吟诗人贾岛的缅怀。再如《诗话总龟》卷十一引《雅言系述》言李韶“苦吟固穷”。《诗薮·杂编》卷四评价廖融、廖凝二人“调亦相类,皆晚唐之幽致者。”[4]同时,《古今类事》卷十四也有关于廖融苦吟的记载。再看他们所存诗句,亦不难看出他们苦吟的痕迹。以刘昭禹为例。
刘昭禹曾与人论诗曰:“五言如四十个贤人,乱着一字,屠沽辈也。觅句者若掘得玉匣,有底有盖,但精求,必得其宝。”据《全唐诗》[5],其现存诗歌中有《怀华山隐者》一诗云:“先生入太华,杳杳绝良音。秋梦有时见,孤云无处寻。神清峰顶立,衣冷瀑边吟。应笑干名者,六街尘土深。”表现出了自己对苦吟的推崇。另有句称自己“句向夜深得,心从天外归。”直言自己苦吟的习惯。此外,从他的具体作品中亦可见其字斟句酌,苦心思索的痕迹。如其所存残句“江上呼风去,天边挂席飞。”用“呼”、“去”、“挂”“飞”四个动词将江上狂风飞雨的画面刻画得细致入微。
另如诗僧齐己,亦对苦吟诗风颇为推崇。他作有《经贾岛旧居》、《读贾岛集》二首,称“若有吟魂在,应随夜魂回。地宁销志气,天忍罪清才。”表达了对贾岛的怀念和钦佩。此外,齐己在谈到自己作诗的习惯时,称自己“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竟因作诗苦吟而耽误了早起的时间。另有《诗话总龟》卷十一引《郡阁雅谈》记载:“僧齐己往袁州谒郑谷,献诗曰:‘高名喧省闼,《雅》《颂》出吾唐。叠巘供秋望,飞云到夕阳。自封修药院,别下着僧床。几话中朝事,久离鸳鹭行。谷览之云:‘请改一字,方得相见。经数日再谒,称已改得诗,云:‘别扫着僧床。谷嘉赏,结为诗友。”[6]再如时人张迥曾携诗拜访齐己,齐己改其诗中句“虬髯白也无”为“虬髯黑在无”,颇得张迥赞同,遂拜齐己为“一字师”。[7]足见齐己创作态度的严谨。
二、湖湘地域文化的影响
南楚诗歌受湖湘地域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南楚诗歌的创作受到湖湘环境风俗的影响;二是一定程度受到了屈原《楚辞》创作风格的影响。
湖湘之地多山水,不管是长期生活在这里的文人,还是曾到过此地的文人,皆爱描述这里的山水风物。这里的山山水水极大程度上地赋予了他们创作的灵感,就算远离故土,诗歌中也常常会出现相关的意象,其中洞庭湖、湘江、岳麓山、衡山等风景点作为意象在他们的诗歌中最为常见。以齐己为例,在其所创作的诗歌中提到湘水的就有四十余首。如其在《送休师归长沙宁觐》一诗中云:“殷勤问安外,湘岸采诗灵。”直言湘水能带给诗人源源不绝的灵感。而他的不少诗作中也的确常见对湘水的描述,如“四绝堂前万木秋,碧参差影压湘流”、“七丝湘水秋深夜,五字河桥日暮时”、“遍寻幽胜了,湘水泛清澄”等句,皆可见其对湘水的深厚感情。此外,尚颜的《早春送人归岳阳》中有句云:“岳阳多异境,搜思勿令疏。”也指出了湖湘之地易给予人创作的灵感。
此外,“湘南自古多离怨,莫动哀吟易惨凄。”在湖南地区,不管是舜之二妃的故事,还是屈原被放逐于沅湘之间,最后投江而死的事迹,皆在湖湘之地广为流传。由于这些饱含“离怨”的历史故事,极易引发此处众文人骚客的离愁别绪,因此在南楚文人的作品中,表达羁旅离别之情的作品也颇多。如齐己的《湘江送客》曰:“湘江秋色湛如冰,楚客离怀暮不胜。”张泌的《秋晚过洞庭》曰:“莫把羁魂吊湘魄,九疑愁绝锁烟岚。”另如张子明的《孤雁》,沈彬的《赠王定保》,尚颜的《秋夜吟》,狄涣的《咏南岳径松》,翁宏的《秋残》,孟宾于的《晚眺》、《湘江亭》等,或表达惜别之情,或表达羁旅之愁,或表达孤苦之意,多为寓情于景,以景衬情,透露出诗人浓浓的愁绪。
另外,楚地民风淳朴,尚鬼神,这在屈原的《楚辞》中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屈原在《楚辞》的创作中融入了大量的民情风俗和民间神话传说。他所作的《九歌》既有对楚地神话传说的加工创造,对民间巫风、祀神的礼赞,亦将湖南的自然景物赋予了人格化的描写。南楚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也或多或少继承了这样的特点。他们钦慕屈原的人格修养及文学成就,哀痛屈原的人生际遇。如齐己在其诗歌创作中就曾多次提到屈原,其中有“渔父真闲唱,灵均是谩愁”、“君不见楚灵均,千古沉冤湘水滨”、“范蠡东浮阔,灵均北泛长”等句,即表达了自己对屈原人生际遇的不平,亦表达出了对其精神的敬服。还有诗人毕田也对屈原颇多推崇,如其《香水》一诗云:“坎上浮图已拂天,椒兰遗馥尚依然。九重无复修常贡,空有香名与邑传。”[8]再从南楚众诗人的创作内容和风格来看,也可见屈原对他们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内容上,有对楚地民间神话传说的采用和对民情风俗的描述。如湘妃的故事一直是洞庭湖畔流传最广的传说。齐己有《湘妃庙》云:“湘烟濛濛湘水急,汀露凝红裛莲湿。苍梧云叠九嶷深,二女魂飞江上立。相携泣,凤盖龙舆追不及。庙荒松朽啼飞猩,笋鞭迸出阶基倾。黄昏一岸阴风起,新月如眉生阔水。”毕田《大哀洲》云:“玉辇南巡去不还,翠娥望断楚云间。”[9]张泌《晚次湘源县》中亦有“二女庙荒汀树老,九疑山碧楚天低”之句。此外,赤帝、尧、舜等楚地传说中常见的人物在南楚诗歌中也偶有出现,如齐己《杂曲歌辞·苦热行》云:“离宫划开赤帝怒,喝起六龙奔日驭。下土熬熬若煎煮,苍生惶惶无处处。火云峥嵘焚泬寥,东皋老农肠欲焦。何当一雨苏我苗,为君击壤歌帝尧。”同时,南楚诗歌中还有关于楚地巫傩文化的描述。如齐己《夏云曲》中就写到了楚地民间祭祀中的场景,诗云:“红嵯峨,烁晚波,乖龙慵卧旱鬼多。烛烛万里压天堑,飏雷电光空闪闪。好雨不雨风不风,徒倚穹苍作岩险。男巫女觋更走魂,焚香祝天天不闻。天若闻,必能使尔为润泽,洗埃氛。而又变之成五色,捧日轮,将以表唐尧虞舜之明君。”其次表现在奇绝的艺术想象力上。如徐仲雅有《东华观偃松》一诗云:“半已化为石,有灵通碧湘。生逢尧雨露,老直汉风霜。月滴蟾心水,龙遗脑骨香。始于毫末后,曾见几兴亡。”完全将松树拟人化了,言其“生逢尧雨露,老直汉风霜”,不知见证了历史上多少的兴衰存亡。再如齐己《风琴引》中“挪吴丝,雕楚竹,高托天风拂为曲。一一宫商在素空,鸾鸣凤语翘梧桐”四句,用吴丝作琴,楚竹为笛,以风拂曲,想象极为丰富。此外,翁宏、蒋密之诗也颇得屈原遗风。廖融曾赞翁宏之诗“高奇一百篇,造化见工全。积思游沧海,冥搜入洞天。神珠迷罔象,端玉匪雕镌。休叹不得力,《离骚》千古传。”《三楚新录》卷二称:“零陵儒士蒋密,能吟咏,颇得风骚之旨。”[10]
三、宗教对南楚诗歌的影响
南楚时期,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文人群体多崇道信佛。马殷初奉黄老之学,晚年信奉佛教,广修寺庙,延纳名僧。诗僧居遁、惟劲皆曾受其邀请。其中居遁被其请于龙牙山妙济院说法,惟劲则被其迎请住持报慈东藏。另有马殷之长子马希振亦好佛道,常延纳虚中于诗阁,并与门下僧人贯微互有诗歌对答,自己亦出家为道。再如文昭王马希范,曾欲迎诗僧洪道于报恩寺主持。而之后废王马希广,被马希萼赐死,“临刑,犹诵佛经”[11]。南楚统治者的这些行为足见佛道思想对他们的影响,也因此推动了佛教和道教在南楚民间的传播。
除南楚统治者外,南楚文人亦多崇道信佛。他们多爱好寻仙问道或者谈诗论禅,在作品中普遍流露出对隐逸仙境的向往及对道家清净无为境界的追求。如南楚时期的游仙诗,就明显透露出了作者对逍遥仙境的向往。再如从齐己“从他笑轻事,独自忆庄周”,张泌“浮生已悟庄周蝶,壮志仍输祖逖鞭”,廖匡图“庄周指我悟荣生,买得衡山十里青”[12]等诗句,还可见众诗人对庄子道家思想的追逐和参悟。
此外,南楚文人易在诗歌的创作中融入禅意佛理。这在南楚文人的咏物诗中较为常见,如齐己的《新栽松》、《咏影》等,其中《咏影》一诗云:“万物患有象,不能逃大明。始随残魄灭,又逐晓光生。曲直宁相隐,洪纤必自呈。还如至公世,洞鉴是非情。”此诗诗禅结合,诗人于万物皆有的影子中窥得禅理,指出由于“万物患有象”,故是非曲直,公道真理,在阳光下必将被清晰地呈现出来。另外,追求禅意的现象在南楚文人的写景诗、赠答诗中也会偶有出现,如徐仲雅“旁搜水脉湘心满,遍揭泉根梵底通”一句就将禅理融入到了对会春园景色的描述之中。另如齐己“诗心何以传,所证自同禅”一句,通过证诗心,认为诗禅自是一体。还有居遁禅师所存的偈颂九十六首,更是句句入禅,齐己曾在为之作序时称:“凡托像寄妙,必含大意。”[13]
由上述可见,南楚文人一方面钦慕道家思想的逍遥出世,在诗歌中隐含着他们对庄子飘逸人格的追寻。另一方面,又自觉地以禅论诗,追求诗禅的统一。
注释:
[1]明·许学夷.诗源辩体[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311.
[2][6][7]宋·阮阅编,周本淳校点.诗话总龟前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112,131,62.
[3][12][13]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续补遗[M].中华书局,1992:513.
[4]明·胡应麟.诗薮·杂编[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297.
[5]清·彭定求等.全唐诗[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8][9]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726,1725.
[10]宋·周羽翀.三楚新录/丛书集成初编(第3845册)[M].中华书局,1981:7.
[11]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M].中华书局,1964: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