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飞霄 傅龙飞
【摘 要】参照国内外大量电子商务创业绩效影响因素的文献,结合在校大学生的特点,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研收集数据,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背景、外部资源和创业意愿对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绩效影响比较明显,而个人的创新创业能力对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绩效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交易额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触网,通过网络销售商品或服务。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8.3万亿元,同比增长36.5%。一方面,电子商务因其所需启动资金小、门槛低、交易成本低、顾客分布不受地域限制等优势。另一方面,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遍化,使得大学生就业成为较严峻的社会问题,政府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因此,电子商务创业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要创业途径,深受其青睐。但电子商务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发展趋于成熟,电子商务主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电商经营日益困难,依靠粗放式的模式难以生存和发挥。因此,研究如何提升在校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绩效,提高电子商务创业成功率,促进电子商务全面、快速、健康发展,推进创业型大学建设,推动大众创业迈向新的局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文献回顾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电子商务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Batjargal等(2003)专门研究了中国电子商务创业企业家的社会关系网络对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关系网络增强了电子商务初创企业的生存绩效,且创业者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经验也会影响企业的绩效;国内学者龚志周(2005)从理论上分析了电子商务创业压力对创业绩效的各种影响作用机制,并运用结构方程进行了实证分析。曹尉(2008)和王成斌(2013)则从社会资本视角研究了个人电子商务创业绩效。两者运用结构方程构建了社会资本和电子商务创业绩效的模型,分析了社会资本各要素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程度和路径,并进行了实证检验。杜慧敏(2009)从网络适应能力、网络占位能力和网络培育能力三个维度,讨论了企业网络能力对创业绩效的作用机制。楼晓靖和丁文云(2012)通过从创业者特征、创业环境和网络服务三方面建立了电子商务创业绩效影响因素框架,并实证分析了三者与电子商务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还有部分学者(陆根书等,2013;刘建中,2011)就大学生创业意愿和创业意识进行过调查研究。
综上文献,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完善:一是,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绩效的测度指标;二是,实证分析的方法。通常绩效指标主要从获利性方面进行测度(Chavarthy,1986),但在校大学生从事电子商务创业一方面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在校创业的经历对于其成长和未来就业都有影响,因此,本文将从获利性和成长性两方面衡量创业绩效。而现有文献的实证研究多属单一指标的统计性描述或简单的回归分析,本文将对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并进行回归分析。
2 有关概念的界定和测度
电子商务创业绩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创业者的特征、创业的经验和经历,通常从事电子商务时间长短,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多少,以及个人创新能力均会影响其创业绩效。有研究表明,父母创业的家庭其子女可能从小受到熏陶,使其对创业有更早的认识,并使其有强烈的创业意愿(陆根书等,2013)。学校创业教育及相关配套政策、创业导师的指导对学生创业能够提供较好的帮助。而电子商务平台、供应商、物流等社会资本也会影响学生创业绩效(曹蔚,2008)。另外,有学者认为,创业者的创业意愿和动机与创业相关。Tomas & Mueller(2000)认为成就动机与创业相关,并且成就动机越强烈,创业越能成功(McClelland,1961)。创业绩效指标则如前文所述,从获利性和成长性两方面设计有关指标来测量。本文综合国内学者的有关研究或文献,探讨创业大学生的个人因素、社会背景以及创业的愿意和动机等因素与电子商务创业绩效。各因素具体指标见表1。
3 实证分析
根据表1,结合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问卷信息分两部分,共设31个问题。前半部分为主体内容,设28个问题,主要收集4个维度变量的相关信息,后半部分用来采集受访者基本信息。主体部分主要根据李克特5点量表进行评分,即“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分别记为5、4、3、2、1。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创业大学生,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39份,其中有效问卷202份,问卷回收率80%,有效问卷率60%。数据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
为确保调研数据的质量,需要对其进行相关检验,主要进行数据可靠性检验和因子分析。相关统计检验指标详见表3。从表3可知所有变量的Cronbachs alpha值均大于0.7,通常该值0.6以上则说明可信度较高;而各变量的KMO值最小为0.67,接近0.7,而Bartlett检验的sig值均为0,通常KMO值0.7以上,且Bartlett检验的sig值小于0.05,适合做因子分析;各变量均有且只有一个特征值大于1,所以可以判断各变量指标分别同属一个维度。总之,从上述检验可以看出,各变量的相应度量指标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并且变量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好,可靠性较高。
尽管数据质量可靠性较好,变量内部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如何?这需要进行变量间相关性检验,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相关系见表4。
当Pearson相关系数为0.8-1.0表示极强相关、0.6-0.8为强相关、0.4-0.6则表示中等相关、0.2-0.4表示弱相关、0-0.2则为无相关。从表4可知,各影响因素与获利性和平均绩效的相关性为一致,而与成长性则呈现分化。其中,家庭背景与创业绩效的相关关系均较强,它与成长性、获利性和平均绩效的pearson系数分别为0.722、0.678和0.931,并且均显著;创业意愿与创业绩效中等相关,它与成长性、获利性和平均绩效的pearson系数分别为0.554、0.470和0.681;而外部资源与成长性不相关,并且不显著。
从上文得知,各因素与平均绩效相关系交强,并且显著水平较好,故将其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程度大小。回归结果见表5。
从表5可以判断,回归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回归分析显示,家庭背景对创业绩效影响程度最大,高达0.653,并且非常显著,说明家庭背景是影响在校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绩效的关键性因素,即创业父母亲戚朋友创业以及他们的支持对在校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绩效非常重要。这与受访者的特征基本吻合,受访者中有较多来自创二代实验班。外部资源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系数为0.121,并且在5%的显著水平下显著,表示外部资源对在校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绩效也比较重要,即学校的创业政策、创业导师的指导、与平台、物流等联系频繁程度也较大影响其创业绩效。这与学校大力倡导鼓励学生从事电子商务创业密切相关。创业意愿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系数为0.111,而个人的创业经历与投入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为0.064,并且两者在5%的显著水平下显著。这说明电子商务创业仅靠经验和投入不一定有效果,更需要深谙电子商务平台各种规则。创业创新能力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系数为0.044,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这符合实际,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相对较弱。而创业动机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为0.039,但不显著。
4 结论与启示
本文旨在探究影响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绩效的因素,研究结论显示,家庭背景和外部资源对在校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绩效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与现有研究其他群体电子商务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的文献(楼晓靖等,2012)结论有所不同;在校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光靠经验和时间精力的投入是不够的,需要熟练掌握并运用电子商务平台的各种规则,提高绩效;在校大学生需要较高的创业意愿,而不是受同学或室友的影响,被动创业;创新创业能力对在校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绩效的作用影响一般,这更有利于高职学生。
因此,父母家人亲戚朋友要理解并支持在校大学生创业;学校要整合现有的资源,打造强有力的创业导师队伍,并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使学生主动去创业;在校大学生则要深入研究电子商务平台各种规则,多参加各种创业论坛活动,与平台、物流等多联系,深谙电商经营之道,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陆根书,彭正霞,康卉.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04-113.
[2]楼晓靖,楼芸,丁文云.影响电子商务创业绩效的关键因素研究[J].知识经济,2012(3):14-16.
[3]齐昕,刘家树.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模型与实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6):151-155.
[4]曹尉.社会资本对个人电子商务创业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08.
[5]龚志周.电子商务创业压力及其对创业绩效影响[D].浙江大学,2005.
[6]杜慧敏.电子商务创业企业能力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视角[D].浙江大学,2009.
[7]Batjargal B. Internet entrepreneurship in an emerging market:networks and Performance of Internet startups[Z].Academy of Management Best Conference Paper,2003.
[8]McClelland,D.C.The achieving society[M].NJ:VAN Nostrand,1961.
[9]Thomas A.S, Mueller S.L.A Case for Comparative Entrepreneurship: Assessing the Relevance of Cultur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0(6):28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