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雷
现在的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时间将把中国沉淀成一个新的创新强国。
创新的重要性,已经是常识。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空间,决定着一个企业会否被淘汰出局,决定着一个社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因此,创新应该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但问题来了:创新到底意味着什么?什么是创新?创新需要哪些条件?创新应该怎样做?谁来创新?政府应该怎么办?企业应该怎么办?个人应该怎么办?最重要的是,一个国家、民族,怎样才能保持不竭的创新动力?《创新之路》一书,就是围绕人类创新和财富相互成就的历史,寻找创新生长的土壤,梳理创新的规律,呈现创新的光荣与梦想。
阅过《创新之路》一书,绝对收获满满。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00多位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和政府官员,200多位跟创新有关的人物,围绕创新在书中娓娓道来。英国、德国、美国、日本、以色列、韩国、北欧诸国,等等,这些可供借鉴的标杆,创新之路是怎么走的、背后的运行机制是什么、和世界的创新关系是什么,对当今和未来的世界创新格局,我们又可瞭望到什么,也都轮廓清晰。《从0到1》、《创新者的基因》、《工匠精神》、《西医的故事》、《历史上的科学》、《大学之路》、《富足:改变人类未来的4大力量》等数十本好书的核心观点跃然纸上,也指引着我们进一步去阅读和思考。
创新,就是人们利用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去创造新的产品,改进新的工艺,来推向社会,最终达到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社会财富的目的。在创新的生态链上,科学是基石,对科学的态度,决定了创新之路能走多远;要放飞好奇,好奇心是一个人创新的内在动力;创新是大学的使命,大学孕育了大量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成果,培养了大量的创新人才;制度要升级,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创新提供了法律的保障和激励;政府要负责,政府有清晰的权力边界,为创新提供完善的政策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应以市场为王,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让市场的主体在市场的竞争中创造无限可能;资本是侧翼,资本与创新相互成就,资本为创新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更应是人人自觉,“可能的精神”和“可以做的精神”,推动个人不断成就意义非凡的创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创新是系统工程,我们看那些创新强国发展历史的时候,既不能只看一个面,也不能在面之下去谈点线面的关系、去谈各种法律元素和创新元素的关系。比如英国,世界的创新发祥于英国,但英国给世界的贡献,绝不仅仅是瓦特和牛顿。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开启英国的工业革命,实际上只是一个标志。如果没有800年前《大宪章》为专利制度诞生打下基础,如果没有此后英国的法律贯穿整个知识产权和市场经济体系,也许就没有“日不落帝国”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法律、制度和创新环境等,也都是努力的结果。如果没有努力过,痴心创新强国可能也就只是一种妄想。
中国也曾经是一个创新的国度,创造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璨若群星的科技、文化成就。没有创新,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中国也就不会走向世界。但自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却变成了一部屈辱史、一部血泪史。我们知道我们落后了,但我们却没有认识到创新的落后才是落后的根源。创新是看哪个国家、地区醒得早。觉醒通常不会发生在经济高速增长、国力强盛时,反而是经济放缓时部分人才意识到,用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已无法持续。改革开放以来短短几十年,我们走完了国外几百年的路,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我们能为世界留下什么?这也是大国崛起必然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不幸的人和事尽管各有各的不幸,但在本质上却是一样的不幸;幸福的人和事虽然表面上都是相似的,但背后却各有各的幸福特色。所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300多年来的科技创新版图,同时也是世界强国的版图,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的德国、20世纪的美国……但共同的特点就是,以国家声音呼唤创新、并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创新和激发个体的创造力,是一个创新强国出现的前兆,1894年美国GDP超过英国、1968年日本GDP超过联邦德国,就是最好的例子。现在的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时间将把中国沉淀成一个新的创新强国。
100多年前,“创新”之父约瑟夫·熊彼特就说:“没有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新组织的出现,就不会有真正意义的发展”。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智慧,将照亮我们未来的行程。回望《创新之路》中其他国家的创新历程,我们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教训与经验。创新没有止境,但每一种创新都会遇到各种阻力。幸运的是,习近平总书记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全面深化改革正在加速推进,一个宽松的、包容的、勇敢的、鼓励的、自下而上的创新体系正在形成,中国作为一个创新强国也正在加速向我们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