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董事长您好!近日,由中组部党建读物出版社首次出版发行,并被该社列为2016年度重点出版书目的《红色基因》一书,将“人民兵工精神”载入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之一。您怎样评价这件事的意义?
尹家绪:人民兵工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摇篮,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代代兵工人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无私奉献,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人民兵工精神”,也始终是我们党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兵工在85年的奋斗历程中,孕育形成了历史底蕴深厚的“把一切献给党”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传统,高度体现了人民兵工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卓绝奋斗的政治本色,凝聚了兵工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是引领人民兵工成长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央组织部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的《红色基因》一书,将“人民兵工精神”载入中国共产党的系列精神之中,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伟大精神,是历史的、客观的、准确的,对于更加全面把握党的伟大精神的丰富内涵,更加准确理解“人民兵工精神”的历史地位,更加广泛弘扬“人民兵工精神”的时代价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既是献给人民兵工创建85周年的一份厚礼,也必将激发广大兵工人凝聚精神力量、增强文化自信,为加快建设技术先进、自主可控、军民融合、经济高效、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先进兵器工业体系注入新的动力。
本刊记者:您能为我们简要回顾一下“人民兵工精神”是怎样形成和凝练出来的吗?
尹家绪:精神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意识形态的表现。伟大的事业造就伟大的精神。人民兵工精神的孕育形成,是我们党领导的人民兵工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深厚历史积淀。
在星火燎原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业艰难百战多”。1931年10月,中央军委兵工厂在江西省兴国县官田村建立。那时的官田兵工厂技术力量缺乏、装备设施落后,干部和工人仅250余人,全部家当只有4座打铁炉和200多把锉刀、100多把老虎钳,主要以手工修理枪械和复装子弹为主。面对敌人封锁、原材料匮乏、设备简陋等困难,兵工战士自力更生、白手起家,不靠天、不靠地,凭借永不熄灭的革命热情和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战胜一个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共修配步枪4万多支、机枪2000多挺、迫击炮100多门、山炮2门,生产子弹40多万发、手榴弹6万多发、地雷5000多个,有力支持了反“围剿”斗争,“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中央红军长征中,官田兵工厂108名兵工战士边战斗、边生产,最后只有7人幸存到达陕北。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根据毛泽东“每个兵工厂都要办到自制弹药、步枪、手榴弹等程度,使游击战争无军火缺乏之虞”的指示,各抗日根据地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创办了太行山黄崖洞兵工厂(八路军总部兵工厂)、“中国保尔”吴运铎所在的新四军兵工厂等一大批兵工厂。1941年9月,吴运铎同志接到上级关于“前方等着炮弹,务请尽一切力量,提早修好”的命令,他立刻带领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拆下各种敌人打过来的哑弹上的雷管,不料雷管在他手中爆炸,左眼被炸瞎,左手四指被炸断。但伤痛不能摧毁革命意志,他伤愈后仍然不顾个人安危,“以创造性的劳动克服一切困难”,坚持研制和现场进行炮弹试验,研制成功了枪榴筒、平射炮等多种武器,先后三次负伤,全身伤口达一百多处,被誉为“中国的保尔”。这个时期人民兵工的队伍素质和制造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已经从以修配武器为主进入了修配和制造相结合的新阶段,各种“边区造”武器已经成为那个时代的光荣印记。兵工战士们采用“土洋结合”的新办法,利用从敌占区扒来的铁轨制造枪支、掷弹筒和迫击炮等武器;利用陶瓷缸坛叠成缸塔制造硫酸、硝酸等火炸药原料,成功制造出了单双基无烟火药和TNT炸药;利用旧铜钱制造铜锌合金板来生产全新枪弹;还创造性地将迫击炮改造为平曲两用,极大提高了部队的攻坚能力。“把一切献给党”、“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争”,成为人民兵工的最响亮的战斗口号。八年抗战中,人民兵工共生产手榴弹近450万枚、地雷20多万个、子弹780多万发、枪榴弹32万发、掷弹筒弹38万发、炮弹29万发、枪械1万多支、迫击炮和掷弹筒7200多门(具),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自由、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在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兵工开始大发展,逐步建立起专业化生产、相互配套、品种齐全的战时兵工生产体系。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人民兵工开始按专业化分工的原则调整布局并向工业化大生产过渡。各地兵工部门在“一切为了前线”的战斗口号下,开足马力生产武器弹药,为开展战略大决战、解放全中国提供了大量质量优良的武器装备。仅淮海战役,大连建新公司就提供了20多万发炮弹。粟裕大将感慨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一是靠山东人民的小推车,二靠大连的大炮弹。”刘少奇称赞“兵工生产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条件之一”,朱德称赞“兵工工业是工人阶级贡献革命的伟大事业。”
新中国成立之后,兵器工业迅速开始了大规模的国防建设,以“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以及三线建设为标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迅速完成了坦克装甲车辆、火炮、弹箭、火炸药、光电信息五大行业的建设,在国防科技工业中率先建成了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独立完整的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体系,奠定了兵器工业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中的战略基础地位。新中国兵器工业体系的建成,为我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抗美援朝战争和历次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三代坦克总设计师”祝榆生,30岁在迫击炮排险中失去右臂,66岁时担纲三代坦克总设计师,70岁身断三根肋骨仍坚守科研阵地,87岁成为“兵器工业科技发展终身成就奖”的唯一获得者。祝榆生身残志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深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深厚感情,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兵器科研事业。人民兵工主要奠基人之一的刘鼎,在新中国成立后积极为兵器工业的发展和建设构思出第一批远景“蓝图”,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身陷囹圄,仍写出了10多万字的技术总结与建议手稿,无一字一句涉及个人遭遇和是非荣辱。工人发明家倪志福,1953年创造发明了“倪志福钻头”,获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金质奖章和证书,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
在85年可歌可泣的发展历程中,以吴运铎、祝榆生等英模人物为代表的兵工战士,在党的领导下,与人民军队并肩战斗、浴血拼杀,以自己的智慧、汗水和热血,铸就了人民兵工的不朽与辉煌,培育形成了“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1991年9月15日,在人民兵工创建60周年之际,江泽民同志饱含深情地为人民兵工题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并深刻指出,“这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历经一代又一代兵工人薪火相传,这些光荣传统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代表着对党、对国家、对民族的绝对忠诚与责任担当,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兵工人的心中,成为人民兵工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成为今天兵器工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本刊记者: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把握“人民兵工精神”的深刻内涵?
尹家绪:精神的实质说到底就是信仰。信仰是精神的灵魂,信仰是精神的基因,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凝聚力产生的土壤。
在中国革命战争血与火的洗礼中,以“中国的保尔”吴运铎为代表的广大兵工战士,以满怀对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抒写出“把一切献给党”的真挚情怀,唤起了人民兵工对革命信仰忠贞追求的共鸣。从此,“把一切献给党”深深根植在广大兵工人的理想信仰之中,成为人民兵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根”和“魂”。应该说,“把一切献给党”是人民兵工忠诚于党、忠诚于革命事业崇高信仰的真挚表达,是人民兵工的精神内核和脊梁,是人民兵工世代传承的红色基因。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这十六个字,是从全局高度和历史角度,对人民兵工发展史所展现的精神形态的凝练概括,体现了党对人民兵工历史贡献的高度肯定,也深刻诠释了人民兵工鲜明的精神风貌和优良传统,是“把一切献给党”精神内核的生动体现。自力更生,是人民兵工一以贯之的方针;艰苦奋斗,是人民兵工的革命本色;开拓进取,是人民兵工的豪迈气概;无私奉献,是人民兵工的崇高境界。
“把一切献给党”的崇高信念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共同构成了人民兵工独特的、丰厚的精神内涵,既是人民兵工85年筚路蓝缕的历史写照,更是人民兵工面向未来、创新发展的坐标指引,将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兵工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本刊记者:在当前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兵器工业体系的关键时期,如何弘扬好“人民兵工精神”?
尹家绪:大力弘扬人民兵工精神,是兵器工业不断开拓进取的根本保障。“十三五”期间,我们提出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建设技术先进、自主可控、军民融合、经济高效、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先进兵器工业体系,全面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大力弘扬人民兵工精神,不断增强全体兵工人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为全面好服务国家国防安全、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的使命任务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大力弘扬人民兵工精神,要把学习和传承人民兵工精神贯穿于理想信念教育始终,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行为实践和制度保障等措施,使人民兵工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人民兵工精神提升精神境界、凝聚精神力量。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坚定“把一切献给党”的理想信念,忠诚于党、忠诚于兵器事业,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任何考验下,都始终听党的话、跟党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体来讲:
一是要出色履行好军品核心使命。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把军品科研生产作为最重要、最核心的使命。坚持实战标准,瞄准部队需求,主动适应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新变化、新要求,从国家和军队战略层面持续策划和实施重大科技发展专项,积极推进对国防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加强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围绕新质作战力量生成强化陆军装备体系建设,为加快推动我军武器装备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提供强大技术物质保障。
二是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把创新摆在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位置,进一步组合集团内外创新资源,加大产、学、研、用合作力度,着力构建高效协同开放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健全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提高科技创新的投入产出效益;进一步完善研发投入机制,加快战略性、前沿性、基础性研究。
三是要坚定不移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牢牢把握“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要求,坚持市场导向,坚持开放共享,充分发挥军工技术优势,培育壮大具有兵器特色的军民融合产业,加快推动“兵器制造”向“兵器智造”、“兵器创造”转型升级。在北斗应用、光电信息、高端装备、精细化工、汽车零部件、人工影响天气等领域,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融合发展,提升为国民经济服务的范围和层次。
四是要强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和市场导向,从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要害问题抓起,从影响企业活力、竞争力的体制机制抓起,切实提高改革的针对性、精准性、有效性。要结合“一企一策”改革的实施,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扎实推进混合所有制和骨干员工持股改革、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军工科研院所改革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努力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与内生动力,理直气壮地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五是要坚决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新常态下必须坚持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要大力发扬企业家精神、积极倡导科学精神、始终秉承工匠精神,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转型升级为主方向,以结构调整为主要抓手,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打好“持久战”、“攻坚战”、“快捷战”、“口袋战”四种战法,努力推动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六是要持续提升精益管理水平。围绕持续改善、创造价值,坚持全员参与、全体系推进、全过程精准,把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战略作为集团公司的一项长期战略持续不断地抓下去。扎实推进精益管理由生产现场向研发、制造、试验、采购、售后服务等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全价值链延伸,实现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系统性改善。积极培育立足岗位、全员参与、精益求精、持续改善的精益文化,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让每一名员工都能严格按照精益的方式工作,让精益成为每一名员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
本刊记者:新的历史条件下,您是如何看待“人民兵工精神”的创新和发展的?
尹家绪: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人民兵工精神形成于烽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不仅要做人民兵工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更要承担起人民兵工精神创新和发展的历史重任。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人民兵工精神,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时代内涵,成为维系党和人民团结奋斗、流淌不息的精神血脉,成为引领兵器事业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动力源泉,成为一代代兵工人广泛认同、引以自豪的精神家园。我们只有始终坚守“把一切献给党”的初心,始终秉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信心、有勇气、有力量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推动兵器工业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必须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我们党新时代的价值取向,是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创新和发展人民兵工精神,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按照时代新进步新进展要求,补充、拓展和完善人民兵工精神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持续增强人民兵工精神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必须与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兵器工业体系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精神来源于实践,创新和发展人民兵工精神离不开兵器事业改革发展的实践载体。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兵器工业体系的目标,按照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抓创新、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在不断开创兵器事业新局面的具体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完善人民兵工精神的内涵,让人民兵工精神在实践中永放光芒。
本刊记者:再次感谢尹董事长接受我们的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