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
回顾2014年到2015年的社区O2O项目,大家总是在说,推广成本没有好好控制,产品没有做好等等。但其实所有失败的项目都犯了一个错误——几乎所有这些项目的需求假设都是伪命题!
这些项目想用低成本,占据垂直细分的移动互联网入口。假如能够通过邻里关系跨越最后一公里,就有可能建立一个高效的细分消费入口。
最后一公里是否能以社区O2O的方式攻破?
1.“广告+地推”的模式本身就违背了社区O2O“低成本、高效率”的假设与初衷。
2.用单一垂直社区O2O拉动装载,然后扩展服务线或者社交化,此路不通。
3.自媒体的兴起,分化了意见领袖,想通过意见领袖拉动社区的方式被证明是失败的。
4.完全商业化的方式,适合于低端人群,不适合高端人群。
5.新社区从房地产上游入手,被认为是可行且成本低廉的方式,然而已经成熟的社区仍被需求碎片化的魔咒所笼罩。
6、麻将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冷漠邻里关系,难以被一个APP所攻破。
总结上述失败教训,我认为社区O2O所关注的关键点是:
成本:50元/用户的安装成本可以接受,可是计算的时候必须将整个运营成本加起来算,不可以只算地推或者赠送奖品的价格。
共性:跨各阶层人群的共同需求是什么?例如水电气缴费之类的显而易见的需求就别提了,需求必须强且独特。
社交:不产生社交连接,意味着成本高、黏度差。
服务:专业的服务能力或者整合专业服务的能力。
文化:缺乏文化属性,意味着无法体现消费升级的时代需求,必然是落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