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528000)赵艺敏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是造成生育期妇女死亡最常见的癌性因素。临床治疗宫颈癌多采用放射治疗、手术治疗及化疗等方法,均易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包括丧失生育功能、阴道干燥、膀胱刺激征、阴道刺激征、绝经提前等不良生理症状,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宫颈癌患者不断趋向于年轻化,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临床医学研究广泛重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是临床治疗宫颈癌关键。护理干预是一种基于科学理论,在护理诊断指导下根据预定的干预方法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活动,目的在于减少或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生理、心理功能恢复[2]。本研究给予宫颈癌患者护理干预,分析其对患者术后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检查确诊符合宫颈癌相关诊断标准。选取标准:年龄在25~50岁之间;已婚、夫妻关系良好;无严重合并症;无精神疾病与意识障碍;无记忆力、定向力及理解力等认知障碍;对本研究均知情,且为自愿参加。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年龄27~50岁,平均年龄(36.6±2.3)岁。干预组50例,年龄26~50岁,平均年龄(35.9±2.1)岁。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附表1 两组患者膀胱功能对比n(%)
附表2 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对比(±s,分)
附表2 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对比(±s,分)
组别 身体状况 生活乐趣 负面影响 心理状况 社会职能对照组(n=50) 3.4±0.6 3.5±0.6 3.8±0.5 2.5±0.4 1.9±0.3干预组(n=50) 3.9±0.8 3.1±0.4 4.1±0.4 3.4±0.7 2.8±0.5 t 3.536 3.922 3.313 7.894 10.914 P<0.05 <0.05 <0.05 <0.05 <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用药指导、心理护理、行为护理等常规护理,手术前后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健康饮食及功能锻炼。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手术前后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了解患者内心想法,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真实想法与顾虑,主动、理性地帮助患者分析自身焦虑情绪,获得患者信任;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告知患者成功战胜癌症案例,帮助患者树立信心。②亲友支持护理:鼓励患者家属及朋友参与到患者治疗中来,家属、朋友对患者的鼓励、安慰可增强患者自身处理应激反应能力,缓解不良情绪;而良好的情绪可为患者提供积极的疏导、理解作用。同时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教育、性生活宣教。③生活护理:术后患者采平卧体位行吸氧治疗,维持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在血压恢复平稳后可行半卧位。术后根据患者的具体使用腹带,使腹部切口张力减轻,并使用沙袋对腹部切口进行轻压,减少渗血。术后定期清洗会阴部,检查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对患者的导尿管、引流管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定期更换引流袋并消毒。术后根据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可给予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软食及正常饮食,给予其高纤维、高维生素食物,多食水果、蔬菜,保持排便通畅。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膀胱功能、自我效能评分及生存质量。①膀胱功能:使用膀胱功能量表对患者膀胱功能进行测定,Ⅰ级:患者术后尿残余量低于50ml;Ⅱ级:患者术后尿残余量范围为50~100ml;Ⅲ级:尿残余量超过100ml;Ⅳ级:患者拔除导尿管后排尿难度大[3]。②自我效能评分: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评定,共1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完全不正确记1分,尚算正确记2分,多数正确记3分,完全正确记4分,总分40分,评分越高提示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越高。③生存质量:使用宫颈癌患者QOL-UCC量表(生存质量评估量表)进行评定,每个条目包括5个备选答案,分别记为1~5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越好[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膀胱功能对比 术后对照组患者膀胱功能改善程度明显差于干预组,差异显著(P<0.05)。见附表1。
2.2 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对比 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自我效能评分分别为(22.1±5.2)分、(25.3±5.8)分;干预组患者手术前后自我效能评分分别为(21.2±4.7)分、(34.7±4.9)分。术后对照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低于干预组,差异显著(t=8.754,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近期生存质量对比 术后对照组患者身体状况、生活乐趣、负面影响、心理状况、社会职能评分均低于干预组,差异显著(P<0.05)。见附表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生育理念的变化,宫颈癌发生率呈增长趋势,死亡率比较高。宫颈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病因可能与病毒感染、性行为次数、分娩次数及其他生物学、行为因素有关。患者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阴道排液、尿频、尿急、贫血及便秘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研究表明,随着临床医学不断完善宫颈癌疾病的筛查制度,强化筛查力度,越来越多的宫颈癌患者可在早期被发现并及时治疗,且临床治疗不断强调个体化。随着临床治疗宫颈癌方法的不断完善与更新,手术、放疗、化疗及免疫等综合疗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但术后患者膀胱功能、直肠功能等易受到损伤,且患者因疾病的特殊性易产生紧张、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术后恢复;因此在治疗基础上及早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膀胱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对照组患者膀胱功能改善程度差于干预组,且术后对照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25.3±5.8)分低于干预组(34.7±4.9)分,差异显著(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身体状况、生活乐趣、负面影响、心理状况、社会职能等生存质量评分均低于干预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给予宫颈癌患者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膀胱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分析原因为护理干预期间要求护理人员需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与护理技能,而实施支持性护理干预的护理人员在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专业内涵、良好的临床思维基础上,需具备心理学知识,能准确地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通过自己热情的服务态度、身体言语、良好的护理行为等使患者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爱,保证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给予宫颈癌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提高患者术后近期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