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211300)邱建升
乳腺癌为女性常见多发性肿瘤疾病,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日趋年轻化[1]。由于乳腺病变病理类型较复杂,影像学表现有其多样性。本研究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钼靶检查与核磁共振成像(MRI)在乳腺癌中的诊断应用差异,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41~61岁,平均年龄(53.4±5.3)岁。纳入研究标准:①所有患者经手术或病理穿刺活检证实为乳腺癌,且影像学资料完整;②病程2~12个月,平均(5.1±0.3)个月;③排除哺乳期妇女,均于月经3~5d后作钼靶检查,5d后再作MRI扫查。
1.2 检查方法
1.2.1 钼靶检查 应用GE Senographe DS PT全数字平板乳腺机拍摄双侧乳腺上、下轴位及内、外侧斜位片,必要时可对肿块局部放大投照或切线位投照,应用后处理技术等观察病灶钙化情况(包括钙化大小、数目、密度、形态、分布等)。
1.2.2 MRI检查 应用GE1.5T核磁共振成像装置。患者俯卧于特制乳腺体架上,使双乳自然悬垂于体架洞穴内,用体部柔软线圈行双侧乳房检查及动态增强扫描。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方法影像表现。良恶性乳腺病变参照《实用常见肿瘤的诊断与综合治疗》诊断,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附表1 钼靶及MRI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附表2 钼靶及MRI检查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比较
全组40例患者均经手术或病理穿刺活检证实为乳腺癌,其中良性17例,恶性23例。钼靶及MRI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结果和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比较分别见附表1和附表2,其中两种方法检查结果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乳腺疾病主要是由于机体自身内分泌的紊乱及雌激素异常增高有关。在乳腺癌的筛查中,钼靶摄片一直是乳腺癌影像学上筛查的首选方法。钼靶摄片全称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它能发出能量较低的的X射线,能量较低的射线波长较长,穿透力较小,十分适合软组织的显影成像,因为钼靶摄片顾名思义用的是原子序数较低的钼来制作的X线管。钼靶能留下清晰的图片供以后随诊使用,而且操作简单可靠,患者容易配合,所以是现在最常用的检查手段。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因而主要应用于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的制定,该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乳腺病变形态、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等信息,利于定性诊断,但对微小针尖状钙化不敏感,而乳腺癌早期患者多为微小钙化灶,且成像质量会受心脏搏动、呼吸伪影的影响,因而其优势无法得到凸显。
MRI及钼靶在乳腺癌检查中有很好的诊断互补性,虽然它们都反映患者病灶的病理学特征,但是它们两个是从不同侧面反映。本研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40例有效病例分析比较,40例乳腺病变乳腺钼靶患者检出良性14例,恶性26例,其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2.86%、95.65%、85%;MRI检出良性病变16例,恶性病变24例,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3.75%、95.65%、92.5%。MRI敏感性和准确性虽然大于钼靶,但是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我们分析可能与本组样本数量较少相关。但我们分析MRI动态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乳腺软组织结构、性状、边缘、血管强化特点及早期强化特征,可提高良恶性病变的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