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一所“有味道”的学校

2016-10-18 16:01刘道记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6年8期
关键词:味道校园学校

刘道记

春光烂漫的四月,我有幸作为首批“襄派教育家”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的一员,走进北京师范大学,与首都的教育专家进行面对面、零距离交流。教育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幽默的语言、独到的教育观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们一个共同的信念: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信仰,做一名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的教育工作者。

在众多的专家讲座中,给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北师大管理学院的李永瑞副院长和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项贤明的讲话,他们都提到“学校要有味道”。那么,怎样才算“有味道”的学校呢?

记得放学后的一天下午,五年级的孩子们正在足球场上训练,我悄悄地坐到了树荫下的看台上观看。不一会儿,来了一群我熟识的孩子,围拢着我问东问西。我问他们,你们不是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吗?去年还进入了全市校园足球联赛,马上要毕业了,为什么不到初中后再好好去训练呢?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不想毕业,我们想永远在这里读书。他们稚嫩的话语让我的心中萌生了一阵感动,我想,一所有味道的学校,是让学生难舍的学校。

尊重每一个孩子。不论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都要把尊重他放在第一位。学校不能选择学生先天条件,只能选择教育、尊重学生的方式。对学习成绩不太优异和智力有缺陷的孩子保持尊重的态度,其实也是在对所有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教育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以此来培养孩子的思想品质。尊重一个孩子与忽视一个孩子的教育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一所有味道的学校,必须是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信任孩子的学校。

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新世纪的课改正在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从课堂的改变走向课程的改变,最终还是要走向校园教育、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读了李希贵的《新教育十讲》之后,我惊喜地看到北京十一学校的改变正在影响着很多教育者;但是我也依然忧虑着家长、老师为了孩子们的分数而不顾他们的身心健康。在我看来,教育发生改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适应儿童的成长,并尊重每一个儿童个性的发展。把传统的“补短”教育——不同个性的学生培养成统一标准的考试机器,改变为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扬长”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个体,充分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

我们需要静下心来思考如何尊重学生,唯有尊重与爱才能成就教育,唯有尊重与爱才能叩开他们的心灵之窗,唯有尊重与爱才会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成长的乐趣。

时刻关注教师成长。校园的每一个人都如同家庭成员一样,要有好的成长和发展,既需要空间,也需要时间。对学校的每一个员工,都要进行科学管理,凸显人文关怀。学校给管理队伍的成长提供灵活的舞台,竞争上岗;对教师的评价以激励为主,重在团队管理,让他们在集体中发展、成就自己。这样,每一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让教师除了专业成长外,还拥有生命、生活的快乐感和满足感。

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幸福。只有为广大师生搭建幸福成长的舞台,让教师满怀幸福地去工作,学生才会愉快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让学校每一位成员都幸福健康地成长,让师生价值得到最完美的体现。教育的境界最终决定于人,而不是取决于“物”。因为,学校的味道,说到底还是学生的味道。

(作者单位:南漳县城关镇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周小益)

猜你喜欢
味道校园学校
中秋的味道
快乐的味道
夏天的味道
学校推介
草的味道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