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2016-10-17 19:11曾福梅
江西教育C 2016年8期
关键词:细心思维能力题目

曾福梅

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让他们走向社会后能很好地解决身边所遇到的问题。学生要想学会各方面的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前提。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发散性。教师要从小学数学抓起,利用数学来培养学生们发散性思维能力。

一、细心观察发现知识规律

在数学学习中蕴含着很多的规律,有些看似很复杂的计算题,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其中的解题规律。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做好引导工作,给予学生引导和提示,让他们跟着提示去发现解题规律。

例如教师可以简单设计两道题:①“1+2+3+4+……+99”,②“15×15”。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快速解题,找出答案。如果学生不知道细心观察找出其中的规律,只是直接计算的话,那是有很大难度的。对于题①,教师可以让学生细心观察,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通过细心观察,学生们也许就会发现,用“1+99+2+98+……”这样把两个式子用加法结合律来计算,就能很容易地得出问题的答案。题②中,让学生们仔细观察两个因式是一样的,并且尾数都是5。这时应要求学生们想一想,可以让5和5相乘,再用十位数乘以十位加上一的数就是第二题的答案了。教师们都应引导学生们去善于观察和思考,发散学生们的思维。让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解题中来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拥有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通过细心的观察,学生往往能够发现平常容易忽视的一些重要内容,也可能会因为观察而产生更多的想法和感慨。这些对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相关能力的发展都能够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就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因为学生的基础都差不多,这个时候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认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学好数学,而细心观察其实就是学生认真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真正投入到学习中才能够有细心的观察,所以教师也需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细心能力,引导学生细心观察。

二、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在小学数学中,很多应用题都会出现一题多解的情况。这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们从各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尽可能找出更多的题目解法。

一道可以提出很多问题的题目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一条河宽800米,燕子飞过这条河需要10分钟,猫头鹰飞过这条河需要8分钟。”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提出以下问题:①猫头鹰的飞行速度是多少?②燕子的飞行速度是什么?③谁的飞行速度快?④两种速度相差了多少?……让学生学会提出这些问题并解答,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题多解是培养发散性思维最有效的方法。例如:“一支铅笔的价格是3元,笔记本的价格是铅笔的两倍,那么36元钱能买几支铅笔、几个笔记本?”这道题是有很多种解决方案的。学生们可以不用多思考直接进行计算,也可以借助方程来解决问题。其实不管哪种方法,只要学生认真思考,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问题,这些题都是很容易能解决的。多角度解决问题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很有帮助的。数学学科本来就是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训练的就是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

三、鼓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都是很重要的,但是更为重要的应是教师们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提出新的问题。他们要提出新问题的前提是对原有的题目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找到题目的核心,并通过分析发散自己的思维,这样才能发现有价值的新问题。在提出新问题的同时,也要为解决问题进行思考,经过这方面的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这时,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转换,已从一位掌握知识的权威者转换为引导学生们发现新问题的引路人。这方面的训练对教师的教学技能会有很大的要求,不仅要把数学的精髓传授给学生,还要让他们在对数学知识的探索中慢慢培养出发散性思维能力。

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是非常有用的。例如在遇到一道题时,首先要让他们先对题目进行阅读,进而了解题目的意思以及要求的对象,然后再对题目进行分析并学会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因为每个人对题目的见解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让学生学会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意见也是很重要的。最后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环节也很重要,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检测,让学生独立地、认真地完成每次布置下去的作业,可以促进思维的整体性提高,也能检验思维的有效性,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

猜你喜欢
细心思维能力题目
培养思维能力
细心观世界,童心写丹青(2)
细心观世界,童心写丹青(4)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细心的外公
关于题目的要求
培养思维能力
细心观察,用心思考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