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准切入点,引爆课堂思维

2016-10-17 18:35杨健
江西教育C 2016年8期
关键词:草原课文文本

杨健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中,选准课堂导入的切入点,可以让课堂教学顺利进入,同时生动有趣的课堂切入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

一、情境切入,激发共鸣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都还不够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下激活思维,让他们的思考一直处于活跃状态。这样学生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课堂学习,帮助学生轻松理解文本。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时,笔者在预设教学目标的时候设计了引领学生体会本文意境之美的环节。为此,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就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走近文本。在课堂的导入阶段,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向同学们描述:“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伟大祖国的最南端,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个地方有软软的、金色的沙滩,还有一望无际的碧蓝的大海,海面激起的浪花就像雪一样白,打在岸边黝黑的礁石上发出令人陶醉的声音。除此之外,喜欢小动物的人还可以看见可爱的乌龟、飞翔的海鸥,这里真的是人间天堂。那么,你想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是哪里吗?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南大门——美丽的南沙群岛。”在教师的语言描绘中,学生们眼前仿佛出现了相关的画面,这时教师为学生在多媒体上展示关于南沙群岛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文本的内容。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用充满情感的语言和形象直观的视频将学生引入自己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从视觉上受到强烈的冲击,激起了情感的共鸣。学生也一下子就进入到文本意境之中,深刻体会到南沙群岛的美丽。这时学生再走进文本解读文本的内容,体会文本的情感。

二、音乐切入,体验情感

音乐是最具情感的传达,在音乐的熏陶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针对小学生的这种认知特点,如果教师在课堂活动切入中选择音乐作为辅助手段,那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可以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在音乐的感染下,学生也可以更快地把握文本的情感,帮助教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在课堂上提问:“同学们,大家喜欢音乐吗?你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为什么?”这些问题让学生非常感兴趣,大家纷纷发言。有的说喜欢流行歌曲,让人轻松,心情愉悦;有的说喜欢钢琴曲,总是被那种动听的声音所陶醉。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那么,今天老师也想让你们欣赏一段音乐,并且在欣赏完之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于是,教师为学生播放了《二泉映月》,学生们马上被这首曲子吸引,看得出来都听得非常认真。在讨论的时候,有的学生说听出了悠扬,有的感觉到了这首乐曲婉转中蕴含着悲伤……这时,教师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引导:“其实,刚才我们听的曲子是《二泉映月》,这是瞎子阿炳的一个伟大的作品。”教师介绍阿炳的身世,让学生再听乐曲,进一步体会其中的情感。进入文本学习:“我们今天就将学习课文《二泉映月》,同学们有了上面的感知,你有什么想了解的内容吗?”通过教师的步步引导帮助学生展开想象,进入文章。

在音乐的渲染中,让学生的情感引起共鸣,还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已经对文本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有了初步的感知,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进入文本学习,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主动学习语文。

三、图片切入,升华感悟

在教材中有很多文章以生动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优美的景色,但是这些美丽的风景对学生来说,亲眼看见过的很少,课文即便有插图也不能将文本中描绘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将其完整地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容易理解,也更容易获得深刻的感悟,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教师就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一提起草原,学生们好像并不陌生,但是真正去过草原,看到过草原壮阔无边的美景的人却寥寥无几,所以,对于草原总是不能体会它真正的美。因此,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教师就在教学《草原》这篇文章的开始,为学生展示了自己搜集的关于草原的图片。在图片的直观感受下,教师向学生提问:“大家仔细观察,草原有什么特点呢?我们都说草原美,那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了寻找答案,学生主动进入文本学习。

总而言之,要想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就要注重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而灵活运用各种课堂切入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语文教学精彩纷呈、魅力无限。

猜你喜欢
草原课文文本
讲解《草原图》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可可托海的草原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