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尚林 马良
[摘要]藏彝走廊的藏族主要分布在“安多”和“康区”两大区域。他们一部分是古诸羌部落因战争、生计等原因,进入走廊后,与当地土著民族交往、对峙、逐渐融合而成。一部分是吐蕃王朝对走廊内长期实行军事征服和政治统治及文化渗透的结果。此外,相继迁入走廊的汉、回、纳西、蒙古、彝等民族通过自然交往、通婚、文化的涵化,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逐渐融合到吐蕃民族中,成为了当地的藏族。元、明、清时期因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原因,回民迁徙入藏彝走廊,至清末,回民已散居藏彝走廊各地。
[关键词]藏彝走廊;回族;藏族;民族源流、民族分布
中图分类号:C9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6)04-0079-07
藏彝走廊的回族与藏族都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分布广泛、人口众多,具有独特文化和宗教、影响较大的民族。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现有藏族6282187人,绝大多数居住在西藏自治区。其余分布在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等10个藏族自治州及天祝藏族自治县、木里藏族自治县。回族10586087人,在全国各省、州、市县均有分布。
一、藏彝走廊藏族的来源及分布
藏族具有悠久的历史。藏族起源一直是藏学界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目前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观点主要有三,一是“西羌说”,二是“土著说”,三是“混合说”。“混合说”认为藏族是青藏高原的土著居民与迁入的羌人部落融合,并在其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吐谷浑、汉、蒙古等民族成分而逐渐形成的。依据目前的研究,本文采纳“混合说”之观点。
藏区传统上分为三大历史地理区域:西藏拉萨、日喀则一带被称为“卫藏”,甘、青藏区及藏北牧区一带被称作“安多”,川西高原大部、滇西北及藏东一带被称为“康区”。藏彝走廊的藏族主要分布在“安多”和“康区”两大区域。以行政区域而言,按李星星先生的观点,[1](P.64)①据2010年统计,走廊的藏族约有3605799人。
(一)安多藏区的原始住民不是藏族
据史料记载,安多是古羌系民族的居住地,这里先后有氐羌、匈奴、鲜卑、党项、吐谷浑等民族建立的政权或部落。7世纪,吐蕃从青藏高原崛起,兼并了诸羌部落后不断东扩,至8世纪,吐蕃开始大规模进入安多藏区,在吐蕃军队、屯戍军以及部落的基础上,融合了甘青当地的其他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安多藏区的主体民族——藏族。现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属藏彝走廊的北缘地带,也是走廊的南北通道,是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境内生活着藏族、回族、汉族等24个民族,2010年,全州总人口为689132人,藏族人口为376565人,占总人口的54.6%。[2](P.961-1041)②甘南藏族追溯其渊源,具有多元构成的特征,主要源于上古时代的羌、戎诸部。
现甘南的藏族主要有两个来源:第一,其祖先是从西藏迁徙而来的吐蕃部落。今居住在甘南卓尼县的原杨土司所辖藏族部落为其一。史载,这支藏族的始祖是噶、伊西达吉的后裔。噶、伊西达吉是吐蕃赞普赤祖德赞时期征收赋税的官员,在甘南玛曲和今四川若尔盖一带活动。由于经营单一,生活困难,口粮发生了恐慌,于是向宜农宜牧的地方发展生产,而迁来卓尼,定居于现今的县城内外及近郊。明永乐二年(1404年)卓尼土司先祖些地征服了迭部达拉沟18族(部落)。明永乐16年(1418年),些地献地投明,入京朝贡,被授予洮世袭指挥俭事兼武德将军,为第一世土司。明正德年间,其后裔六世土司旺秀入京觐见皇帝,被赐姓杨,名洪,从此以杨为姓。此后通过武力征服,杨土司所辖范围不断扩大,到清代不断受封,成为甘青势力最强的土司,至杨积庆统治时期所辖藏族部落除卓尼、迭部的大部分以外,还有舟曲及临潭部分地区,有16“掌尕”(村落、部落),48旗(辖11599户),502族,约70000多人。杨土司共传19代,执掌该地500余年,是甘南乃至安多藏区一支著名藏族部落[3](P.43-46),该部落至今仍然保持着卫藏方言。其二,现今居住在甘南夏河县的卡加六部。是夏河县境内最早的藏族部落,其始祖是吐蕃将领玉擦,从青海岗岔一带率兵征战到尖扎,后生活在夏河县甘家的卡加。其子孙后代在随后的历史岁月中几经繁衍,形成了后来的南木拉、岗岔、扎油、甘加等六大部落,遍布甘南草原[4](P.384-399)。黑错,今称合作。其藏族来源之一,亦为玉擦将军之后裔鲁加贤,有四族,即左兹、扎末尔、那哇、日尼。[5](P.267-277)
第二,从青海和四川等邻近省份逃亡、迁徙到甘南的部落。如:玛曲县,它与青海、四川邻近,所以其境内部落多为邻省藏民迁徙而形成的。有统称“乔科三部”的采日玛、曼日玛、阿万仓三大部落。此外,还有齐哈玛、欧拉、卓格尼玛等部落。其中如“欧拉部落”,由四个小部落组成,就是从青海、四川迁到甘肃境内的藏族部落[4] (P.393)。有的部落形成较晚,至今仅两三百年,据调查,其中有的形成才50余年。[6](P.21)
简要地说,现甘南夏河、碍曲、玛曲等地的藏族、语言上操安多方言。这部分藏族的直系先民是古代羌人、党项人、鲜卑人和吐蕃人;卓尼藏族的祖先是从西藏等地迁来的,自称“藏巴哇”(后藏人),操康方言。舟曲、迭部的藏族是古羌人的后代,亦用康方言。据2010年人口普查,藏族分布在甘南的7县1市即合作市48966人、临潭县16972人、卓尼县69672人、舟曲县45452人、迭部县45160人、玛曲县49716人、碌曲县30767人、夏河县69860人,合计376565人。
(二) “康区”是我国藏区的三大区域之一
地理区域大致与横断山脉重合,处藏彝走廊的中、南地段,是西藏通往内地的门户,是西北与西南古代各民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孔道。
史载,吐蕃崛起后,不断进行军事扩张。当时的康区地处吐蕃与唐朝的中间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吐蕃东向的通道之一,是其进一步向东扩张的战略后方。公元631年-公元637年,吐蕃兴兵进攻党项,逐步拉开了东渐扩张的序幕。将其版图向东扩展到今岷江上游、大渡河上、中游一带。公元783年,唐、蕃双方订立清水会盟,重新划定边界。吐蕃东部疆域扩大到今青海全境、甘肃大部、陕西西部、川西高原及滇西北高原等辽阔地区。这标志着原康区诸羌部落之地,完全为吐蕃王朝拥有。
吐蕃占据康区后,使康区原来分散的部落社会得到统一,其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措施,如将诸羌各部落力量编入吐蕃军队对唐作战,授予一些首领吐蕃官职,成为吐蕃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移民和通婚方式,有效统治被征服地区等。从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以及血缘关系上都加速吐蕃对康区诸羌部落的同化进程,最终使双方走上了相互依存、融合发展的道路,并随着藏传佛教在康区的传播和渗透而完成。现以四川阿坝、云南迪庆 、西藏昌都的藏族为例。
1.阿坝州的藏族根据其地域和语言等特征,分为安多藏族(草地藏族)和嘉绒藏族。据统计,2010年阿坝州有藏族489777人。安多藏族主要分布在阿坝(65569人)、若尔盖(68010人)、红原(35624人)、壤塘(36487人)、松潘(29699人)、九寨沟(20944人)等地,黑水和金川部分地区也有零星分布。他们与青海的九治县、班玛县,甘南的玛曲县、碌曲县由草地连成一片,主要以牧业为主,农业为辅,操安多方言,属安多文化圈。资料显示他们的来源主要是:由西藏各地分批派来驻军的士卒长期驻扎在今草地各县和松潘、九寨沟等县,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的后代。据载,公元7世纪-8世纪,唐朝与吐蕃争夺康区时,率众20余万,顿于松州(今松潘)。战后留下部分士卒,其后代与当地土著交往、通婚、逐渐融入,成为今天当地藏族[7](P.175-178)。
另据,著名学者毛儿盖.桑木旦在《藏族史.齐乐明镜》中写到“现今壤塘地方的百姓分属“冬”、“直”和“扎”等众多氏族。他们的祖先有的是吐蕃时代戍边的士卒,有的是后世迁来的,纷纭复杂。”“阿坝的宗族中以扎氏族为多,其次尚有冬氏族(后裔)等”。“松州(松潘)的那些藏民自古以来被称为夏尔巴人,其原因是,松赞干布与唐开战,从上部阿里地区一个叫做夏尔巴的大村落开了一支庞大的部队驻扎在松曲河一带地区戍边,迄今他们进驻该地区已有1300年左右了”。“该地(南坪,现九寨沟县)人系象雄和夏尔巴人的血统”[8](P.40-45)。2012年,在松潘调研时,松潘传子沟村的藏族自称“夏尔瓦”。
此外,安多藏族(草地藏族),一部分是吐蕃部落和诸羌部落居民长期杂处、生活逐步自然形成的。据《明史》卷311《四川土司》谓松潘“宋时,吐蕃将潘罗支领之,名潘州”。又谓“松、茂、叠溪所辖白草坝等寨……白草蕃者,唐吐蕃赞普遗种”。“潘罗支为唐吐蕃贵族”nans氏”的后人,据松潘”[9]。说明,吐蕃王朝崩溃后,在康区北部的一些地区,有吐蕃部落在此并与当地的诸羌民众生活发展,逐形成今天当地的藏族。
嘉绒藏族主要分布于马尔康(42462人)、金川(47553人)、小金(48045人)、理县(22265人)、汶川(17550人)、黑水(53815人)等地。他们讲藏语方言嘉绒话,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属嘉绒文化圈。其来源:一是唐代吐蕃派往嘉绒地区驻军的军官的后裔。《安多政教史》载:“7世纪初叶,松赞干布统一嘉绒地区,由赞普的将领任嘉绒各地首领。”这些军官留居下来后,成为当地的地方长官。“汶川县的瓦寺土司、金川县的绰斯甲土司、马尔康的卓克基土司等都有渊源于西藏的族谱记载,大致可以说,他们由西藏琼部三十九族迁来[10](P.187-188)。杂谷土司、梭磨土司祖先是唐代吐蕃大将悉坦谋。嘉绒柯潘王,也称潘协尔,是嘉绒王多协纳波的后裔,是唐代嘉绒地区著名的吐蕃军事首领和地方长官。”二是这一地区的土著居民与吐蕃移民及驻军融合的后代。据《阿坝州志》记载:“古代生息、活动于今州内东南部河谷一带,称之为“嘉良夷”、“白狗羌”、“哥邻人”、“戈基人”等的“羌”、“氐、”、“夷”部落,实为土著居民。在吐蕃征服和统治下,受吐蕃文化的熏陶,经过多年的融合、同化,上述土著居民与吐蕃移民及驻军融合,成为今天的嘉绒藏族。[11](P.383-385)”
2.迪庆藏族自治州处藏彝走廊西南金沙江纵谷区域的藏族是多个民族文化长期浸润融合后形成的。其一,公元前7世纪中叶,秦霸“西戎”,发动大规模征服兼并临近诸羌部落的战争,“畏秦之威”,居住在甘、青一带的羌人有一部分向南向西迁移。此次大的迁移,一些羌人通过“藏彝走廊”北端和西北端几个入口,先后进入“藏彝走廊”各地,他们中的一部分融入当地土著,成为迪庆藏族的一部分。据口碑,与迪庆接壤的今四川巴塘,那时驻牧于巴塘一带的白狼部落成员,秦以后一部分迁移迪庆维西,这部分人与当地土著融合发展为当地藏族,他们自称“巴人”,称维西“巴洛”,意为“受巴塘管辖”[12](P.25-26)。
其二,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不断向外扩张,控制了今迪庆一带,迪庆高原成为其与唐和南诏角逐的基地。唐风仪年间,吐蕃在今中甸县五境和丽江县塔城一带建造了铁桥,设铁桥16城和神川都督府。吐蕃军民经铁桥入滇,大批吐蕃人迁居迪庆,最多时达10万人以上,屯兵、放牧于中甸五境、小维西、大小中甸坝子、德钦、维西境内两江河谷地区。唐贞元10年,南诏大败吐蕃于铁桥,“取铁桥等16城,虏其五王,降其众十余万”。至此,吐蕃势衰,铁桥之战后,南诏完全控制滇西北丽江及其以南地区。在这样的情势下,原迁徙到丽江及其以南地区的吐蕃人必然受到影响。其在滇的势力只涉及今中甸、德钦及川滇边界一带,吐蕃人口往来、流居于铁桥上下周围地带。可以肯定今德钦、中甸、维西应有不少吐蕃人。后来,他们中的一部分逐渐融入当地居民中,成为今迪庆藏族的一部分[13][P.17-23]。
其三,南宋宝佑元年(1253年),为实现对南宋的战略包围,蒙古军分三路出征大理,兀良合台率西路军经迪庆“革囊渡江”,此过程中,元军在临西(维西)、巨津(丽江巨甸)、旦当(中甸)都有一部分人留居于此,留下的元军成分中除回回,还有蒙古族,他们的后裔逐渐融合于当地民族中,其中不乏藏族。中甸历史上著名的松氏土司其家谱中就有其家族原为蒙古达鲁花赤,后被同化为藏族之说[12](P.28)。
其四,明代,丽江木氏土司势力控制了迪庆一带,木土司采取了移民措施,使大批纳西族杂居或聚居于迪庆一带,形成了纳西族与藏族频繁交往的局面。这些人在迪庆定居后,除至今仍保留纳西族称谓,通行纳西族语言的村寨外,多数已同化为藏族。故维西藏族中有一部分被称为“纳西古宗”,以示与土藏族(生古宗)的区别[13](P.36-88)。
其五,清时任云贵总督的高其倬在招抚中甸后实行移民屯垦,此中汉、回、白、纳西、傈僳、彝等民族逐渐移民迁入。特别是采矿业的兴起,大批回族和汉族进入中甸经商开矿,和藏族杂居,一部分逐渐演化为今天当地的藏族。
迪庆藏族聚居在德钦县大部分地区和在中甸县的大中甸、小中甸、尼西、东旺、格咱、五境、中心镇等乡镇,以及维西塔城、巴迪一带。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香格里拉县有藏族68957人、德钦县有48862人、维西县11677人,计129496人。
3.昌都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是“藏彝走廊”的重要区域。
昌都地区是连接藏、川、青、滇的交通枢纽,素有“西藏门户”之称。藏族是昌都地区的主体民族,占总人口90%以上。
昌都藏族的来源:其一,公元7世纪,随着吐蕃王朝的强盛与东扩,雅砻江河谷各部落被征服,昌都一带归属吐蕃。昌都成为吐蕃军政区划“五茹”中的“苏毗茹”管辖范围。其精锐之一“中勇士部”就驻扎在昌都境内的边坝、洛隆等地。在这里的羌、氏部族逐渐融入吐蕃,形成后来昌都的藏族[14](P.3-4)。
其二,吐蕃灭亡。吐蕃王室奥松之后裔在阿里无法立足,其中一部分逃至昌都的沙贡地方避难并留居下来。元,忽必烈把昌都一带作为“三个却喀”中“朵堆人区”的一部分,将管辖权封赐给八思巴。八思巴又任命吐蕃王室后裔,当时属于昌都“沙贡德巴”家族的董.新巴贝为朵康的“谢本”(总管)。后历经数百年,吐蕃的这些兵士、王室后裔、随员、居民等遂与康区境内诸羌融合形成后来的藏族。成为昌都藏族的一部分[14](P.3-4)。
其三,吐蕃王室赏赐有功大臣驻守昌都等地,其后裔逐步繁衍成为今天昌都藏族。据史载:拉多土王是吉拉嘎的后裔,吉拉嘎是护送文成公主进藏所运释迦牟尼像的车夫。鉴于拉多头人的功绩,赞普赤松德赞授予其“英雄猛虎”称号,以其保卫多康六岗。赐名“拉多王”,意为第一神王。此后,拉多王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和疆域,在昌都一带成为势力最大的部落之一。明洪武七年,拉多王封为乃竹千户,即今昌都县拉多乡一带(“乃竹”系“拉多”的另一音译)。清雍正七年,又封为上纳夺安抚司,(“纳夺”是“拉多”的另一音译)。到15世纪中叶,拉多土司辖12个大部落和7个小部落。至解放初,辖930户,4650人[15](P.1080-1081)。昌都地区的藏族据2010年统计有627651人,分布在昌都、江达、贡觉、丁青、察雅等11个县。
二、藏彝走廊回族的源流
元明之际,“回回民族”形成。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最为广泛的少数民族。2010年统计全国约有10586087人,全国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县都有回族居住,在全国形成了西北、云南、中原、华北、江南五个聚居区域,具有大分散、小集中、围寺而居的特点。作为元明时期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它既不同于藏汉等土生土长的固有民族,又不是像撒拉族那样移植来华的外来民族,而是凝聚在伊斯兰文化之下的不同国度、族类的外来移民与国内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融合而形成的。”[16](P.1)因此,关于回族的族源,一般认为唐宋时期来中国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东南沿海城市及长安、开封等地经商定居,当时被称为“蕃客”、“胡商“的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商人是其先民。元代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西征,大批的中亚、波斯、阿拉伯人被蒙古征服者签发或迁徙到中国来,这些东迁来的各族人普遍信仰伊斯兰教,主要以驻军屯牧的形式或以工匠、商人、学者、传教士、旅行家的身份散布全国各地,他们与唐宋来华的阿拉伯、波斯人的后裔由于宗教,风俗习惯相同,又都在异国他乡,经历着共同的命运,逐渐形成共同的心理和民族意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通婚和其他原因,维吾尔人、蒙古人和汉人等,也有一部分融合进来,成为其族源主体。到元末明初,汉语的广泛使用,标志着回族形成。明清时期回族居住区域进一步扩大,形成同汉族和其他民族杂居的格局。
藏彝走廊按行政区域,2010年回族有455453人。回族先民在唐代已进入走廊。资料显示,唐代松潘是当时川边茶道上最大的商贸集散地,唐肃宗时期回纥、波斯、阿拉伯商人进入该地,参与茶马互市,以蜀锦市马的商贸活动。[17](P.2)由于回族形成于元明之际,这些走廊内的穆斯林自然不能以回族论。下面以调查点的情况分述回族进入藏彝走廊的历史。
(一)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回族是元、明、清时期,因随军、经商、征战、政府强制迁徙、避难等因素逐渐迁移而来的
公元1253年忽必烈远征大理,路过洮州,其军队中的部分色目人留居此地,他们成为甘南最早的回族居民。明代,为平定洮州(现临潭)十八部族番酋三副使等叛乱,朝廷派李文忠与沐英等平叛,他们的旌下有许多是回回将兵,平叛后,置洮州卫,沐英留下部分将士屯守洮州并修建清真寺。洮州逐渐成为甘肃回族的主要聚居地。至清中叶,甘南回族得到发展,形成多个规模不等的聚居区。清同治年间,左宗棠入甘肃,镇压回民起义。有不少回民迁徙至甘南藏区。清末民初,在甘南临潭旧城,夏河拉卜楞、合作等地区的城镇和交通要道上形成了一些商贸中心,各地回族纷纷来此开展商贸活动,并定居于这些地区,逐渐成为了甘南回族的重要聚居区。20世纪20年代末,因河州马仲英事件,回族群众为避战祸,逃至洮河流域和大夏河流域一带生活定居,在今临潭、夏河等地又形成了一些回族聚居地。至此, 在甘南形成了今天回族的分布格局。回族集中分布在临潭、夏河、合作地区,大多居住在城镇和乡村,主要从事商业和农业,据2010年统计,甘南州有回族43097人。即合作市11636人、临潭县23197人、卓尼县713人、舟曲县134人、迭部县281人、玛曲县693人、碌曲县1500人、夏河县4943人。
(二)松潘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 是藏彝走廊中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重镇
唐代有回族先民进入松州,从事商贸活动。 五代和北宋时期,,所需战马大部分由回纥纳贡出售, 有更多回族先民进入松州和岷江沿岸。
元代,忽必烈率军南下,占领川西北高原,部分人居留松州屯垦,蒙古人在此设“松潘岩叠威茂等处宣慰司”实施管理。公元1268年 “宁海会同”后,“西蕃大叶茶”贸易规模日益扩大, 西北各省回族商贩大量涌入松州与岷江流域。
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平羌将军丁玉平松潘叛乱,川甘青商道再度畅通。西北各省大量的回族茶马商贩进入松潘卫地区,参与商马贩运和其它生意。在松潘、汶川、茂县、松潘东路一线建清真寺。洪武十二年(1379年),丁玉调宁州(甘肃宁县)指挥使高显来松潘卫筑城, 带来了许多回族士兵和工匠。建清真下寺于城内中街。这些人大部分后来定居松潘。
清顺治年间,设茶马御史,回民商贩仍不断来松州贩运茶叶。康熙六十年,清政府收降三果洛(汪青、、阿穷、白马)后, 松潘至果洛, 沿途设塘站, 保护往来客商。雍正时期, 西北各省和四川内地回商进入阿坝地区。以松州等地回族较多。逐渐形成了北往洮岷、西通西宁,东往平武、江油,南有连接成都、杂谷脑等地的多条商道。
清乾隆多次征战大小金川, 陕西、甘肃、云南、东北、贵州、四川等地回民士兵和商人进入到阿坝,以陕西渭南、三原等地回族居多。同治十二年(1873年) ,云南杜文秀起义失败后, 部下马五和马正图将其家眷护送进入茂县、松潘县境内,随行回族一部分定居茂县。杜氏家族为生存, 改姓朱, 定居松潘归化关, 马五后人定居松潘县城。[18](P.12)松潘回族 大部分居住在城关 或县城近郊, 其余沿河谷村屯居住。主要分布在城关区、进安乡、十里乡、漳腊区等区乡。松潘回族现有10722人。
(三)云南迪庆州回族主要居住在香格里拉县中心镇、三坝乡,德钦县升平镇,维西县保和镇、白济汛乡等地,其中又以三坝乡和升平镇分布最多
元代是回族第一次有规模进入迪庆,史载:“公元1253年,元征大理,兀良合台率蒙回部队从川西经迪庆过金沙江到达丽江等地”。此过程中,元军中有部分回回兵士留居维西、巨津、旦当等地。回族大规模进入迪庆约在清雍正、乾隆年间。《中甸县志》记载,“清雍正、乾隆年间,已有大批回民在中甸经商开矿,县城北门街被称为回民街,为了宗教生活的需要,建有清真寺。”。说明这一时期进入迪庆的回族主要聚居在今香格里拉县中心镇北门街,并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后随着安南金矿的发现,香格里拉县中心镇的回族也逐步来到安南定居生活,精湛的冶炼技艺,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财富,引起了周围土匪的不满。于是,藏族土司和汉族地主及土匪联合杀死了当地的回族矿税官杨课爷,抢窃并火烧了安南村,幸存的十余户回族四方逃奔,来到哈巴雪山下,在现今的龙湾边和兰家村定居下来。”[19]据香格里拉县三坝乡安南村和哈巴村的回族介绍,他们的祖先来自陕西和山西,是清末白彦虎领导的陕西回民起义失败后突围出来的一支起义军,定居在香格里拉县已有一百多年。
据《迪庆州三百年大事资料简编》记载:另一支进入中甸的回民来自杜文秀起义军的余部,曾来到中甸和维西,受到当地藏族的欢迎,藏族土司头人代表到中甸江边境迎接。后,清军对进入中甸和维西的回民进行了血腥的屠杀。回民起义军少数突围到今中甸三坝乡安南一带,直到光绪年间,因开发银矿才定居下来。三坝乡回族以杨、兰两姓为多。
据杨丽华先生的讲述:“安南的回族历史已有上百年,最早来建塘的有九个人七个姓氏的陕西回族,其中有杜、马、武、丁、枣或早、兰和三个姓杨的。他们来建塘经营开矿,从建塘到安南开矿最早的回族是姓杨。”③
德钦县,元代有陕西、甘肃、青海和云南大理等地的回民来此开矿、经商并定居下来。清雍正年间,德钦县升平镇发现了马鹿场银矿,大批来自山西、陕西和云南云龙、大理的回族进入这一地区开矿,并定居下来。据载:德钦的升平镇于这时有回族居住,镇上还存有清真寺一座,有海、马、杨、张、刘五姓。
维西县世居回族很少。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进入该地工作和经商的回民。
据2010年统计,云南迪庆回族有1568人,即香格里拉县1298人、德钦县116人、维西县154人。
(四)西藏昌都地区的回族主要分布在昌都县,大都集中在昌都镇
据载“解放初政府动员搬迁昌都穆斯林公墓时, 有坟三百余座,其中有墓碑的几十座坟刻有卒者姓名、祖籍、生卒年月及立碑人的姓名等,均为清康熙及光绪年间的。另一部分坟墓无主。说明回族来到昌都,最晚在清代中期,”[20]经我们调查和相关资料显示[21],昌都今天的回族大部分来自陕西, 也有从甘、川、滇等地陆续迁徙而来的。
经商而来。宋、元时期,曾有一些回族商人从甘、青进入昌都。明代是茶马贸易的极盛时期,由于昌都是川藏茶路与滇藏茶路的交汇处,随着昌都茶马互市的繁荣和商贸经济发展,昌都迅速成为“口外一大都会也”。[22](P.106)全国各地回族来此经商,回商久居昌都,为便于往返,落籍昌都,民国年间以青海人为多。成为今天昌都回族的一部分。
随军而来。史载清康熙58年(1719)后,岳钟琪西征凯旋东归时留下部分官兵镇守昌都粮台驿站,这些官兵中有回族,他们与当地藏族联姻定居。1909年,驻藏大臣兼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率兵攻占查木多(昌都),在昌都实行改土归流,移民实边,推动垦务,军中有回族,回族士兵与戍守人员解除军务后,定居落户于昌都,几经繁衍,成为今天昌都的回族。[15](P.1001)
避难而来。清朝末年,陕西、云南、甘肃等地回族穆斯林起义失败后,一部分人辗转流入昌都,隐姓埋名定居昌都。
据2010年统计,昌都地区有回族576人,其中人口较多的为昌都县225人,贡觉县71人、丁青县99人。姓氏有杨、徐、毕、马、罗、牟、铁、米等。
综上,我们认为,藏彝走廊是我国历史上古代民族往返迁移、交往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藏彝走廊的藏族主要分布在“安多”和“康区”两大区域。他们的来源一部分是古诸羌部落因战争、生计等原因,由北方向西向南迁移,进入走廊后,与当地土著民族交往、对峙、逐渐融合而成。一部分是吐蕃时期,吐蕃王朝对走廊内长期实行军事征服和政治统治及文化渗透(藏传佛教的兴起)的结果。其次,随着汉、回、纳西、蒙古、彝等民族相继大批迁入,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通过自然交往、通婚、习俗文化的涵化,逐渐融合到吐蕃民族中,成为了当地的藏族。唐时,回族的部分先民进入走廊,元、明、清时期由于政治、军事、经济方面原因,来自四川、陕甘、青海、云南等地的回民迁移至藏彝走廊,形成一些规模不等的回民聚居区。后一部分进入走廊的回族又因传教、游历、经商、战祸、避难、生计、移民等原因,向周围县乡、村辗转迁移。至清末,回民已分布在藏彝走廊各地。进入藏彝走廊的回藏民族分布格局呈如下特点:一是回族分布范围广泛,特别的小聚居,几乎各县镇村都有回族。二是藏族分布相对集中,人口聚居度高,主要居住在高山地区和半农半牧区。三是回族集中分布在城镇及交通沿线。这样的分布格局使回藏两个民族不同于回族与汉族是单一的广泛交错居住关系,而是多元的。即有明显的交错居住,也有杂居,还有一定区域的混居。这一方面使走廊回藏等民族在地理环境上变的日益密切而不可分离,几乎不可能使回藏民族之间产生隔离。
注释:
①后文藏彝走廊回族分布的范围也采取“李星星论藏彝走廊”一书的观点,不再标注。
②文中涉及人口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编《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分民族人口资料:上、下册》,民族出版社,2013年出版。
③杨丽华,香格里拉州普达措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安南人,回族,51 岁。
参考文献:
[1]李星星.李星星论藏彝走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2]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分民族人口资料:上、下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
[3]刘夏蓓.安多藏区族际关系与区域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4]陈庆英.中国藏族部落[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
[5]丹曲,谢建华.甘肃藏族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6]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7]松潘县志编篡委员会编.松潘县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8]黄新初.阿坝文化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6.
[9][日]山口瑞风.白兰sam, pab,ylans氏[J].东洋学报,1969.
[10]四川省编辑组.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社会历史调查[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11]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阿坝州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
[12]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编.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志[Z].2001.
[13]王恒杰.迪庆藏族社会史[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
[14]土呷.西藏昌都历史文化研究文集[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
[15]西藏昌都地区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昌都地区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
[16]马建春.各民族共创中华西北卷(下)[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
[17]马尚林.四川回族历史与文化[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
[18]阿坝州地方志编辑委员会.阿坝史志.回族史料专辑(1-2期合刊)[Z].1992.
[19]李红春.鲜为人知的云南“藏回”[J].中国穆斯林,2006,(01).
[20]杨纯灵.昌都穆斯林和清真寺[J].中国穆斯林,1995,(03).
[21]敏文杰.西藏昌都伊斯兰教的传承与发展调查[J].西北民族研究,2010,(01).
[22]吴丰培.川藏游踪汇编[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