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rt—PA静脉溶栓联合必存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6-10-17 04:55于志扬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4期
关键词:脑组织溶栓静脉

于志扬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 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必存)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rt-PA静脉溶栓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rt-PA静脉溶栓联合必存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分别为(3.24±0.21)、(89.43±7.86)分;对照组分别为(8.75±1.65)、(71.23±6.46)分。治疗后两组NIHSS及BI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静脉溶栓联合必存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症状,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值得推广及采纳。

【关键词】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依达拉奉注射液;急性脑梗死;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4.103

急性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 主要是由于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脑组织坏死, 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 发病率、致死率、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1]。本文特选取本院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rt-PA静脉溶栓联合必存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9例。对照组年龄40~78岁, 平均年龄(60.25±0.21)岁, 男女比例为29:20。观察组年龄41~79岁, 平均年龄(60.32±0.29)岁, 男女比例为30:19。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一rt-PA静脉溶栓治疗, 剂量为0.6~0.9 mg/kg, 总剂量为10%用于静脉注射, 在1 min内注射完, 将剩余的90%加入至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在60 min内滴注完。观察组采用rt-PA静脉溶栓联合必存治疗, rt-PA静脉溶栓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将30 mg必存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2次/d, 持续治疗1各星期。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及BI评分进行对比。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NIHSS及BI评分分别为(14.54±2.64)、(37.54±8.65)分;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NIHSS及BI评分分别为(14.48±2.57)、(37.48±8.69)分。

治疗前两组NIHSS及B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NIHSS及BI评分分别为(3.24±0.21)、(89.43±7.86)分;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的NIHSS及BI评分分别为(8.75±1.65)、(71.23±6.46)分。

治疗后两组NIHSS及BI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指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阻塞导致脑部血液中断, 引起供血区域脑组织缺血出现不可逆的坏死。而脑组织及周围组织, 因有侧枝循环而形成缺血半暗带, 虽然该区域神经电生理活动已经结束, 但是其仍然能保持正常的离子平衡, 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 能够有效的避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进一步加重[2]。

经过多项研究证实, 早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 能够有效恢复患者脑梗死区域的血供, 挽救缺血半暗带神经元, 改善患者的预后。但是事实上, 只有少数患者在4.5 h时间窗内才能进行溶栓治疗, 对于脑梗死时间较长患者, 其治疗效果不显著。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除脑缺血损伤外, 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为炎症损伤[3]。必存又称依达拉奉, 是一种新型氧自由基清除剂, 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4]。必存的分子量较小, 能够轻易的穿透血脑屏障, 直至脑组织, 可清除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再通产生的氧自由基, 减轻脑细胞和神经的损伤[3];必存还具有刺激前列环素生成的作用, 减少炎症介质白三烯的产生, 从而保护神经元及消除炎症的作用, 有效减少神经损伤, 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及BI评分分别为(3.24±0.21)、(89.43±7.86)分;对照组分别为(8.75±1.65)、(71.23±6.46)分。治疗后两组NIHSS及BI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 rt-PA静脉溶栓联合必存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症状,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值得推广及采纳。

参考文献

[1] 杨继党, 林清原. 静脉溶栓对合并脑微出血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 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11):1785-1787.

[2] 王爱明, 王佼佼, 张凤佳, 等. 急性脑梗死早期征象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疗效相关性分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5(10):1054-1056.

[3] 沈健, 白青科, 赵振国, 等. 多模式MRI指导的急性期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后的出血转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3, 30(7):619-621.

[4] 任家庚, 董雷, 杨颖, 等 . 多模式CT指导的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所致出血性转化对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 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23):442-444.

[5] 苏敏, 杨卫新, 王万华, 等 . 急性缺血性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致出血性转化及其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1, 44(11):754-758.

[6] 魏衡, 余勇飞, 周瑞, 等 . HAT、SEDAN评分及相关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后出血性转化临床研究.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5(2):126-132.

[收稿日期:2016-05-09]

猜你喜欢
脑组织溶栓静脉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价值
诊断超声辐照对子代大鼠生长发育及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静脉曲张“喜欢”谁
尿激酶对脑组织影响的研究进展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不同宫内缺氧时程对胎鼠脑组织STAT3表达的影响
高原习服黄牛脑组织不同部位SLC25A6 mRNA绝对定量分析
负压技术在45例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