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婕
被营销出来的泡沫偶像,不仅对剧组有害,长此以往,更会对整个行业起到不良影响
近日,央视新闻报道“演员天价片酬”,将国内的行业潜规则再次推进公众视线。
明星高片酬问题是老生常谈,一方面影视出品方对此怨声载道,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向市场低头,将电影或者电视剧的大部分成本用于其中的主要明星身上。有关“想用的人用不起”的抱怨,在各个剧组此起彼伏。
各种热门综艺某种程度上对艺人的高报酬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一些“网红”的剧集报价都让人惊掉下巴。有一位在电视台工作的朋友直言不讳:“现在台里收片只认人,不看戏。”同时他认为观众也是这样,就这样像踢皮球似的绕了一圈,明星片酬居高不下最后还是怪到市场头上。
诚然,明星作为文化商品有自身的品牌效应,他们相较于普通演员拥有更广阔的消费市场空间,能够刺激更高的票房、收视率、点击率。投资方想要靠明星博眼球、炒热度,特别是资本介入后,很多影视项目参与对赌,制作方和投资方为了不亏损,只能想方设法提高自身项目热度,“内容不行靠人来凑”。如此恶性循环,明星价位自然水涨船高——你不请别人也会请。
市场有需求,观众有消费欲望,那么明星天价片酬就可以视为理所当然吗?
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发布了《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强调要坚决遏制“天价”片酬和明星炫富问题,其中强调“不得指定演员、不得以明星大腕作为论价标准,在剧宣过程中不得对明星进行过度炒作”。此次通报将明星天价片酬作为整治对象明确提出,为当下浮躁的市场现状敲响了警钟。
当“大IP+明星”的配置成为市场哄炒的热点时,在投资商的追捧下,一些明星趁机坐地起价,甚至在谈片酬时脚踏多只船,不顾合约精神。但是,盲目追逐IP热度不认真做内容,仅靠“天价”明星真的能救市吗?包裹着演艺圈市场泡沫的遮羞布到该揭下来的时候了。
实际上,不少“天价”演员存在人气泡沫。新媒体时代,基于某种行业海量数据的量化分析,对影视作品的明星选择提供了新的参考标准,唯数据论成了“造星”膜拜的“新教”。各种网络排行榜层出不穷,似乎只要新媒体数据好看,艺人就真的大红大紫了。
为了能“红”,某些新生代艺人团队靠买大量营销号、“热搜”把自己捧成网红,养“职粉”刷水军,营造自己粉丝多、热度大的假象。连投票都可以人为操作,再用购买的虚假掺水数据当作高片酬接戏的筹码。他们不是靠作品而是靠炒作傍身,再用赚到的钱更大力度炒作,以此循环。
这甚至催生了新的“造星”衍生产业链:打开淘宝,艺人微博投票、转粉量、转评赞都明码标价。如此数据,还有什么价值可言?这些精于炒作的艺人往往代表作寥寥,只有在每天的“热搜”上添加的各种标签而已。
在热门综艺里,演员变身综艺咖,电视台、综艺制作方为抢夺明星资源开价水涨船高,再加上播出时的新媒体热炒,一个知名度不高的艺人都可以短时间内累积较高的关注度。既然有如此轻松应对就能名利双收的好事,还有多少明星肯脚踏实地返回剧组默默拍戏呢?
如此一来,不少年轻演员及其团队,热衷于热炒数据挣快钱,穿梭于各种时尚秀场、颁奖红毯上,而不把精力放在琢磨演技上。作为“造星”工业典型的快消品,这些艺人拿着剧组开出的“天价”片酬,导致制作费用压缩,但实际到场时间有限,连自己分内的工作都无法保证,直接影响的是影视剧的品质。
他们多将对戏的准备工作扔给助理,有时甚至连记台词的基本功都无法保证。因为可依赖后期配音,现场就随意搭词;因为要频繁扎戏(在同一档期去演不同剧组的戏圈快钱)或出席活动,签给剧组的时间有限,就将大段重场戏交付给替身完成,自己单拍特写;因为自诩为偶像,所以爱自己的形象胜过角色本身,在戏里一直端着架子,演个旦角连基本身段都无从谈起。
演员最终还是要拿作品说话,如果急功近利,只想迅速蹿红而不注重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专业精神和作品品质,只会过度消费自己的人气。这种被营销出来的泡沫偶像,不仅对剧组有害,长此以往,更会对整个行业起到不良影响。
事实上,观众对作品故事、制作品质的要求从未降低。
纵观2016年暑期档,很多“大IP+明星”的神话已破灭。一些粉丝电影票房并未达到预期,甚至引发吐槽狂潮。
原本被看好的古装玄幻剧同样集体哑火,而这些剧的明星配置亦可以和前两年大火的仙侠剧相提并论。这些参演明星的新媒体数据都不差,成片播出却没有水花。
当然,也无需一竿子打死,依然有许多认真刻苦、踏实肯干的艺人靠实力说话,甚至会超额完成自己的工作。而真正应该抵制的,是那些收着高片酬出着低成果,表演靠替身、对词靠数数、演技全靠吹的“硕鼠”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