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华
(衡阳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湖南衡阳 421001)
农机化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赵志华
(衡阳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湖南衡阳 421001)
文章分析了衡阳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提出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
农机化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就衡阳市来说,应如何推进农机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需要探讨的内容。
综合分析衡阳市目前农机化发展过程中的短板,正确认识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对衡阳农机拥有量数据的分析,其一,衡阳市的农机装备结构不太合理,出现了动力机械多,配套机具少;低档次机具多,高性能机具少;粮食生产机械多,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型机具少等矛盾。其二,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机安居(机库棚)难、下田(机耕道)难、维修(网点服务)难等问题突出。其三,农业生产全面全程机械化水平不高,农机农艺深度融合不够,粮油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提升比较缓慢,部分经济作物,如林果业机械化还刚起步。当前的农机,不是缺需求,而是缺有效供给。因此,要针对衡阳农机化发展过程中的这些短板与不足,积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当前,衡阳市农机化发展面临着新形势下思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改些什么。
其一,从该市目前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和新的发展趋势来看,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仍将较长时期存在,农业生产既面临着粮食生产成本“地板”和粮食价格“天花板”的双重压力,又遭受着农业补贴“黄线”和资源环境“红线”的双重约束,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民种粮和购买使用农机的积极性,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加强主体培育,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适度规模经营水平,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积极推行订单式、托管式、联耕联种等农机作业服务新模式,减少低端农机具的供给,强化高端、高效农机推广,不断提高农机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其二,从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来看,随着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农民群众对农机化提高效率、减轻负担、提升质量的依赖度更高,“无农不机”、“无机不农”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不二选择。
其三,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在主要的农机产品中,技术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在大型化精准复合作业、智能化方面差距较大。衡阳农机化的发展同样面临着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压力,那些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作业环境不协调、服务领域不全面的问题,都需要通过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充分发挥市场这只手的作用,让农民的需求成为发展的导向,推动农机化发展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由规模扩张向优化结构转变,更好地满足农民消费者的需求。湖南省2016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中,补贴机具种类的精简、低端粗放农机具补贴的取消,就是一个很好地信号,这样可以促使农机整体发展方向朝着优质、高效转变。
在“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如何根据衡阳的实际情况探索怎么改。
去库存,就是要加快消化那些低端老式或要淘汰的农业机械。当前,湖南正在推进的部分农机产品报废更新补贴的举措,就是其中的一个解决办法。作为厂家,要借此机会,淘汰落后农机产能,改进工艺和技术,推出先进实用的农机新机具、新技术。
降成本,就是要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开展社会化服务等途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机生产效益和竞争力。通过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流转等方式,扩大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示范规模与推广效果,让农民尽快掌握和使用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扩大种植规模,提高农机使用率,从而降低农机具使用过程中的平均成本。
补短板,就是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供给侧的薄弱环节,有效提高中高端全产业链装备供给、机艺融合型全程机械化技术供给、农机实用人才供给、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供给,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全面全程机械化。就衡阳而言,要以水稻、油菜、蔬菜等主要农作物为重点,基本实现作业全面机械化;以耕整地、机械直播、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等主要环节为重点,实现作业全程机械化。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解决高效植保、烘干、秸秆还田等薄弱环节的机械应用难题,突破油菜、蔬菜等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全面机械化“瓶颈”,加强机艺融合,重点推广油菜、蔬菜的机播、机收等关键环节的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
农机化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其改革的目的,是要落实到推进农机化新机具和新技术的推广与示范、推进现代农机合作社的建设、推进衡阳农业生产的全面全程机械化上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好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创造和释放农机化新需求,打造衡阳农机化工作升级版,促进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