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赤尾社康中心(518000)明昭
高血压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同时也是诱发心、脑、肾靶器官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的快速增加,高血压的发生率也呈显著递增的趋势,给人们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有研究发现,我国老年高血压人群具有“三高”及“三低”两个特点,三高是指发生率高、致残率高及病死率高,三低是指疾病治疗率低、血压控制率低及疾病知识率低[1]。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治疗效果、改善血压水平、预防并发症是保证高血压患者健康的关键。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社区医院对78例高血压老年患者实施了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血压的控制效果十分显著,且有效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社区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8例。纳入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高血压相关标准确诊[2];年龄在60及6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认知障碍,精神疾病,无法正常交流;生活无法自理;合并其他躯体疾病;继发生高血压。研究组:男48例,女30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8.5±4.5)岁;病程2年~16年,平均病程(7.8±2.5)年。对照组:男47例,女31例;年龄60~77岁,平均年龄(68.5±4.4)岁;病程2年~15年,平均病程(7.7±2.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与护理措施,包括:清淡、低盐饮食,密切的病情观察,日常活动指导,抑制不良情绪,血压监测指导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建立病例档案 建立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管理档案,合理评估其病情状态,并实施随访管理制度。社区管理档案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血压水平、相关疾病史、常用药物、家庭地址、联系电话等,每周进行2次随访。
1.2.2 心理护理 受疾病的影响,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表现。针对此情况,护理人员按照患者的年龄、家庭状况及文化水平等情况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促使患者以积极、正确的心态面对疾病,保持平静的内心及乐观的情绪,以此降低血压波动。鼓励患者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如:书法、绘画、阅读等,强化社交机会,通过社会交流缓解自身的精神压力,继而控制血压水平。
1.2.3 健康宣教 通过播放多媒体视频、发放宣传资料、举办高血压讲座等方式,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配合治疗的重要意义,同时掌握自我保健的方法。
1.2.4 饮食护理 合理控制饮食结构是保证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的重要环节。高血压人群宜进食低糖、低脂、低盐、低胆固醇、高维生素的食物,每日保证摄入100g的水平及400~500g的新鲜蔬菜。同时,注意补充钙及钾等元素,控制每日钠盐摄入量在6g以下。严格控制饮酒,定期监测血糖及血压变化。
1.2.5 运动指导 多项研究发现,适当的运动与劳动十分利于降低或稳定血压水平。鼓励患者于晨起或晚饭30min后进行合理的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羽毛球、气功、舞蹈、太极拳等,注意控制运动量,以无疲劳感为最佳。同时,老年高血压患者还可以通过长期的康复步行训练改善血压水平,保持充足的睡眠及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2.6 合理用药 护理人员向患者说明合理用药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意义,嘱其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增减药物用量。向患者解释药物的名称、剂量、辨认方法、有效期、用法、疗效、用药时间、不良反应等,使每名患者都能够了解所用药物的信息。此外,应提醒患者及其家属,用药治疗期间应密切注意血压变化,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出现。
1.2.7 血压监测 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血压计的使用方法,并说明血压的正常水平,使其养成良好的监测习惯。需要注意的是,自测血压时应用做到“定部位、定体位、定时间、定血压计”,并做好监测记录,以便于为进一步的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参考。若患者因特殊原因无法自行测量血压,可嘱其定期到院测量,密切关注自身的血压动态。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血压水平的变化。②自拟自我管理调查问卷,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高血压自我管理能力的变化。该问卷共分为服药依从性、日常饮食控制、坚持运动、情绪管理、定期血压监测、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饮酒、不吸烟)、控制体质量,每项评分为10分,共计70分。问卷共发放156份,全部收回,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处理与统计,计量资料采用(±s)来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组间的对比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血压水平的变化 两组干预前收缩压及舒张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附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高血压自我管理能力的变化 两组干预前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服药依从性、日常饮食控制、坚持运动、情绪管理、定期血压监测、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体质量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附表2。
附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血压水平的变化(mmHg,±s)
附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血压水平的变化(mmHg,±s)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收缩压 舒张压研究组(n=78) 干预前 170.50±15.50 94.50±5.62干预后 142.65±16.23* 85.54±4.56*对照组(n=78) 干预前 170.24±14.65 94.12±4.52干预后 163.5±15.2 92.45±4.55
附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高血压自我管理能力的变化(分,±s)
附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高血压自我管理能力的变化(分,±s)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服药依从性 日常饮研究组(n=78)食控制 坚持运动 情绪管理 定期血压监测良好的生活习惯 控制体质量干预前 4.75±2.35 4.25±1.45 4.12±1.56 4.22±1.52 3.52±2.12 4.12±2.52 3.56±2.45干预后 8.45±1.52* 8.65±1.45* 8.55±1.56* 8.12±1.65* 8.41±1.11* 8.40±1.23* 8.05±1.26*对照组(n=78)干预前 4.78±2.34 4.24±1.55 4.13±1.55 4.23±1.53 3.51±2.13 4.13±2.54 3.55±2.44干预后 6.12±0.45 6.02±1.42 5.88±2.12 5.98±2.12 6.12±1.25 5.98±2.32 5.99±2.12
高血压属于临床常见的的慢性病之一,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起效慢等特点,患者往往需要采取终身的血压控制措施,这对其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极大的考验。多项研究发现,年龄越小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越佳,这可能与老年患者记忆力衰退、文化水平及生命珍惜度较低、健康意识差等因素有关。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水平,提高其自我管理意识十分必要。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社区医院对78例高血压老年患者实施了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其中建立病例档案可以有助于进一步的疾病随访及血压控制;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强化了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及重视程度,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饮食护理中低盐低钠饮食可以减少细胞及血容量外液,降低渗透压,强化心输出量,继而控制血压水平;运动指导可以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康复训练习惯,十分利于血压的改善或稳定;合理用药与血压监测能够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强化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避免低血压等并发症出现。有学者对45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了饮食、用药、运动、血压监测等护理措施,结果发现该组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本文研究结果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干预后,研究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服药依从性、日常饮食控制、坚持运动、情绪管理、定期血压监测、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体质量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果可见,针对性社区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强化高血压老年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保证血压控制水平,减缓疾病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