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分法”提效文言词汇教学

2016-10-15 08:25吴建
大观 2016年8期
关键词:类别层级教法

吴建

摘要:目前中学文言词汇教学任务繁重,教法上却多采用“字字落实”的成规,使得词汇教学整体上呈现粗放和低效的特点。为了破除这一困局,本文从理论和操作层面介绍了词汇的新教法,即分层次、分类别、分意例的“三分法”。“三分法”的意义在于引导一线教师在词汇教学上关注教什么和如何教这一问题,继而探求更多更好的提效文言文词汇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文言词汇;教法;层级;类别;意例

文言词汇是中学文言文教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线教师对文言词汇教学不可谓不重视,然而毋庸讳言,当下文言词汇教学整体上仍然呈现出粗放和低效的特点。为了破除这一尴尬处境,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尝试了“三分法”——分层次、分类别、分意例这一新教法,试图为文言词汇教学找寻出一条精细高效的路来。下面我们从理论和操作层面对此法予以具体介绍。

一、词汇细分层级,凸显强化词汇

文言词汇在高中教材中分布广泛,以苏教版为例,就散见于必修和选修的77篇文言文中,词

汇教学时间之长,任务之重可以想见。如果教师一味推行“字字落实”的成规,不仅师生都会苦不堪言,而且因为眉毛胡子一把抓,都头来是要拣芝麻丢西瓜的。我们认为,教师应该在词汇教学前细分层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明确应掌握的重点词汇。

问题是如何选定一篇文言文的重点词汇呢?笔者认为重点词汇应具备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词义非常见;二是再现频度高。下面以《六国论》为范本来说明。我们选定这十个字词为重点词汇:率(都,皆)、厥(其)、厌(满足)、与(结交)、速(招致)、洎(及,等到)、殆(接近于)、使(假使)、无(不要)、故事(旧事,成例)。我们发现它们的词义均特殊:“洎”为书面上的文言词语,现代汉语几乎不用;“故事”为古今异义词;其它词均为多义词,但常见义项各为:率(带领)、厥(其)、厌(厌恶)、与(和)、速(快)、殆(危险)、使(让)、无(没有)。再考察它们的再现频度发现,除去“速(招致)、“洎(及,等到)”两词外,其余八个在教材其它篇目的注释中至少再现1次。例子如下:

1.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韩愈《进学解》)

2.在今后嗣王纣,诞淫厥佚,不顾天及民之从也。(司马迁《鲁周公世家》)

3.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4.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5.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6.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杜牧《阿房宫赋》)

7.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如果持续用分层法盘点文言词汇,我们不仅会逐步构建一个词汇库,而且能让教学有的放矢。这里有三点需要说明:其一,词汇教学是一个逐渐扩容的系统,重点词汇的甄选需要立足篇目推及全部,且兼顾课内课外。其二,某一篇目重点词汇的数量最好不超过10个,词目可由师生共同确定,允许求同存异。其三,重点词汇只是教学的重点,并不排斥其它词汇的教学。

二、词汇巧分类别,拓展关联词汇

词汇的分层级,分出了基本词汇和重点词汇,解决了教师该重点教什么和学生该重点学什么的问题,但是词汇的学习任务依然很繁重。比如以一篇文言文有10个重点词汇来计算,高中学生必须要掌握的课内重点词汇就将近800个。这800个重点词汇之间有没有打通的方法呢?我们想到如果对重点词汇再归类,应更有利于词汇记忆,于是有了词汇分类串联的设想。

通过对课内和高考文言文文本的分析,我们发现一篇文言文经常涉及到一些词汇,这些词汇可以归并到某些类别之中,比如说生活类、战争类、仕途类、政事类、礼仪类等。鉴于此,我们把相关重要词汇安置在某一固定类别中,实现了对重要词汇的关联和拓展。比如我们做过这样的分类串联:

1.生活组:衣(褐/帛/甲/胄)—食(蔌/肴/醅/茗)—居(阙/观/榭/除)—行(步/趋/驰/绝)

2.战争组:备战(军/壁/陈/馈)—开战(鼓/合/从/间)—战况(却/亡/降/拔)—战果(被/禽/徇/购)

3.官场组:得(拜/除/假/领)—升(拔/陟/擢/加)—降(放/谪/黜/废)—辞(致仕/乞骸骨)

三组分类一共串联起14个重点词汇,我们选战争组来说明。这组串联词汇都源自《<史记>选读》教材,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从备战、开战、战况、战果四个方面来描述战争。其中备战阶段:驻扎(军)、筑垒(壁)、布阵(陈)、运粮(馈);开战阶段:进军(鼓)、交锋(合)、接应(从)、抄小路(间);战况方面:却敌(却)、逃跑(亡)、投降(降)、破城(拔);战果方面:负伤(被)、被捕(禽)、示众(徇)、通缉(购)。

这种词汇教法形式新颖有趣,打破了部分重要词汇散布的状况,有利于学生词汇知识的整合和固化。推行这一方法,我们建议教师重在抛砖引玉,引导学生早早关注,多多积累,个性归类,主动分享,而不宜变成教师的总结展示,更不宜大量地临时归纳。

三、词汇平分意例,识别辨析词汇

文言实词总量大,教学重点在于拓展扩容,而单个虚词义项多,教学重点在于识别辨析。我们在虚词教学中发现,学生惯于机械记忆词义,结果遇到新语境时,即使能一一列举义项,也难以正确识别。到教师用课内的典型用例导引时,学生又如梦初醒。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的做法是为虚词的特定意义或用法甄选课内典型例句,用意例结合法学习虚词。

此法利于学生识别虚词用法,我们以“之”来说明。“之”作为结构助词,其一用法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常要讲明定义和特征,但收效不明显。我们的做法是,直接指明“之”取读用法的三种最常见类型,即取读后的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状语三类,然后提供三个类型的典型例句,(见例1-3))最后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这三个例句,从而构建起“之”取读用法的意例记忆模式。

此法对辨析虚词的意义亦有作用,我们以“而”来说明。“而”作为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其语法关系众多。如要辨析承接和递进关系的“而”,我们选用例4、例5两个典型例子:在例4中,三个动词用两个“而”连接,描写了柳宗元游览山水醉酒后的一系列动作,即“醒来—起身—回家”,这三个动作时间先后承接。而在例5中,“而”连接“学(学习)”和“参省(检验反省)”两个动作,一起构成君子“知明而行无过”的途径,两个动作轻重有别,是为递进。如果学生学习中混淆了两种“而”,就可先提取这两个例证,再进行比照辨析。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2.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庄子《逍遥游》)

4.觉而起,起而归。(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关于意例结合法,有两点需要注意:其一,选择例子要本于课本,典型易记,最好是背诵篇目;其二,意例关系一旦结合起来,需要教师在随后的教学中反复强化,以达成一种牢固的记忆模式。

以上三法合称“三分法”,是笔者自己对近年来文言词汇教法的一次小结,更多和更好的方法有待语文同仁的协力发掘。当前中学文言词汇教学任务很不轻松,而传统的文言词汇教法已渐显滞后,我们一线的教师只有在教什么和如何教上不断地思考和创新,才能优化学生的学习和记忆方式,养就学生的迁移和生成能力,最终提效文言词汇教学。

猜你喜欢
类别层级教法
能力本位的《网页前端框架》教法改革与探索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层级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一起去图书馆吧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简析基于概率预测的网络数学模型建构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法的合理整合
2014—2016贵州英语学考、高考学生认知水平分析
What kind of role should English teachers play in the intensive reading class
选相纸 打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