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分级诊疗体系的经验及启示

2016-10-15 09:31刘玥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启示经验日本

刘玥

【摘 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日本分级诊疗体系的主要做法与经验,其次分析了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借鉴日本经验探讨了完善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对策:长期重视、持续发展;综合推进、构建体系;优化资源、功能定位;加快步伐、构建平台。

【关键词】 日本;分级诊疗体系;经验;启示;对策

分级诊疗制度优化了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缓解医患供需矛盾,是我国基本医疗制度的重要部分,更是深化医改的重头戏。目前,我国对分级诊疗的相关政策在积极探索中,日本与我国背景相似且卫生医疗资源配置较为合理,以此作为参照样本不仅具有典型意义且能进一步为完善我国分级诊疗制度提出启示。

一、日本分级诊疗制度

1、主要做法

日本的医疗圈共三级,分为一次、二次和三次,既层级错位,又功能协同,促进优化卫生医疗资源配置。一次医疗圈为居民提供门诊服务,以市町村为单位;二次医疗圈主要提供住院服务,按照人口密度、交通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患者流入流出量等要素设立;三次医疗圈主要提供高精尖住院服务,基本无门诊(转诊除外),以都道府县为单位。

2、机构分级

日本医疗机构主要有三种:医院、一般诊疗所及牙科诊疗所。对其按所有制、等级及功能分类,可分为机能医院、地域医疗支援医院、结核病医院、精神病医院、中小型医院等。特定机能医院主要功能为:提供高精尖医疗,高精尖医疗技术研修和先进医技引进、开发及评价。地域医疗支援医院主要功能为四个中心:分级诊疗中心、医疗中心、应急救助中心及教育培训中心。除此之外,还有专病专科医院用来推进专病重点专科建设。

3、病床功能分化

日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起初是以急性病为主,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疾病谱的变化,以康复治疗为主。1992年时,将医疗圈内所有功能进行分工,设立了针对大学附属医院的“特定机能病院”以及针对老年医疗服务的“疗养型病院”。1997年时,增加了社区诊所慢性病床数。2001年时,将“其他病床”分为一般(急性)、疗养(慢性)病床。

4、双向转诊建设

(1)分类精细。具体来说,日本双向转诊分三类:一是具有专科特色的诊所间转诊。一般,同地域诊所间相互转诊;二是医院与诊所间转诊。通过传真、电话、网络等,地域医疗支援医院与特定机能医院间预约、转诊;三是医疗机构与养老康复机构间转诊。日本养老机构种类多,层次清,病人可选择在两类机构间转诊。

(2)转诊率高。日本的双向转诊率达到80%以上,有两套标准:上转60%,下转80%或者上转40%,下转60%。地域医院支援医院可获财政专项补贴及价格计算。

(3)双向激励。对医疗机构和患者进行双向激励。对医疗机构来说,治疗急性期为主的医院同时满足3项条件,即门诊患者中转诊比例30%以上、平均住院日小于20天、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的比例小于1.5(全国约1.9),符合条件的医院每床日最大可以加收2500日元(门诊转诊加算1000日元、急性期特定入院加算1000 日元、门诊转诊特别加算50日元),加上地域医疗支援型病院住院诊疗加算,每年住院患者达1 万人次的情况下,医院就会增加收入3亿~4亿日元。[1]对患者来说,必须凭借医生介绍信才能到上级医疗机构治疗,如跨圈层治疗需全额自费。

二、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现状

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数据统计,2015年1-9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56.8亿人次。其中:医院22.5亿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2.4亿人次,其他机构1.9亿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载病患量最多,其次是医院,其他机构作用微乎其微。

医院中:公立医院20.1亿人次,民营医院2.5亿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0亿人次,乡镇卫生院7.4亿人次,村卫生室诊疗人次15.0亿人次。公立医院是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民营医院就诊人数最少。

2015年1-9月,医院病床使用率为87.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57.0%,乡镇卫生院为61.7%,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为10.4日,二级医院平均住院日为8.7日。住院病人集中在医院及卫生服务中心,且住院期长。

2、存在的问题

社区首诊,双向转诊以及上下联动的医疗卫生体系,离不开医疗卫生资源合理的区域规划,政策对患者就医选择的约束,立法行政政策的配套激励以及医疗信息服务网络形成。

(1)分工协调机制不成熟。尽管我国部分省市对分工协作机制已做了初步探索,但基层医疗机构与大医院之间仍存在冲突及断层,没有形成完备的分工协作机制,所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交叉,资源浪费。

(2)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我国目前大部分门诊、急诊、常见病、多发病仍由大医院提供。尽管已采用对口支援、医疗集团等方式促进分级诊疗的实施,但并未改变其内在管理机制,这需要医保政策形成有效约束机制约束病人就医。

(3)医疗信息共享平台欠缺。各级医疗机构缺乏有效沟通,医疗信息流动不畅,患者的检验结果及疾病信息不能在转诊过程中清晰传达,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医疗机构之间得不到相互认可,增加了患者负担,耽误了患者的就医,影响了医生的诊治。

三、完善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议

1、长期重视、持续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居民80%的基本医疗需求都可由初级医疗卫生服务满足,且价格低廉。我国卫生统计表明,当前,基层诊疗人次仅占总诊疗人次的60%。分级诊疗主要作用于改变病人的流向机构。必须长期重视分级诊疗,促进分级诊疗可持续性发展。

2、综合推进、构建体系

分级诊疗由医疗机构和患者双方共同决定,按照医疗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诊疗范围、患者疾病的轻重缓急等等条件,为缓解医疗资源与医疗需求的矛盾而构建的。由于分级诊疗体系与医疗卫生体系紧密相关,所以必须对医疗机构合理布局,考虑其功能定位、支付方式、基本药物制度政策、患者就医习惯等。

3、优化资源、功能定位

地域上建立国家、省、县三级医疗圈,四级技术支撑圈,一级圈层为国家级重点专科,二级圈层为省级专病中心,三级圈层为县级重点专科,四级圈层为基层医疗圈层,通过纵向合作机制,完善医疗卫生管理联合体的机制运行。充分发挥政策杠杆优势,增加医疗圈刚性,严格控制规模、资源过剩地区医院总规模,支持薄弱地区,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及医疗人才下沉,鼓励资源横向整合及纵向辐射。

4、加快步伐、构建平台

构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分享交换区域内医疗卫生信息。国家加大投入,建立并完善患者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患者信息与就诊、疾病信息共享,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就诊质量,增加就诊效率,为患者提供科学、有序的就医氛围及就医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莹.日本医疗机构双向转诊补偿制度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卫生经济,2013(4)93-94.

猜你喜欢
启示经验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黄金时代》日本版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