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文明

2016-10-15 09:31王静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生态观马克思主义

王静

【摘 要】 本文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产生的历史背景,分别阐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对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有力的理论基石。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生态文明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产生的历史背景

马、恩生态思想的产生并非偶然,相反,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首先,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是马、恩生态思想产生的现实根源。工业化进程加快成为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来的主要特征。同时,资本主义消费模式刺激了经济增长,但是大量的生产所对应就是巨大的消耗。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泰晤士河的污染、伦敦弥漫的烟雾、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与小亚细亚的荒芜以及英国工人阶级恶劣的生存环境。这些现实问题深深震撼了马克思、恩格斯,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反思。

其次,自然科学的大发展为马、恩生态文明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科学保障。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大大开拓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视野。马、恩对达尔文物种进化论中的思想进一步阐发。同时,创造性的吸收了德国化学家和农业学家李比希的新陈代谢思想,提出了“新陈代谢断裂”理论,批判了资本家对土地的剥夺,造成了物质循环中的断裂。

再次,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确立为马克思、恩格斯考虑生态问题提供了历史的视野和辩证的方法。

二、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

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等几部著作中。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开始,马克思就已经把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这一观点贯穿在他的生态思想中,指出人可以通过实践来改造自然。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完整结合在他的《资本论》中,马克思用“新陈代谢”理论来说明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过程。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体现在他研究领域的各个方面,并且从各层面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内在关系。

第一,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把自然界看成是“绝对精神”的唯心主义自然观,同时批判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了科学独立的自然观。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集中体现,马克思认为人类并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相反自然界先于人而存在,自然界孕育产生了人类并为其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二,马克思的生态价值观。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集中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他们认为就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思想是导致人类认为资源“无价”,不需要为自然资源埋单,因而对自然资源进行无度的开采,以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应对当今的生态危机负有一定的责任。

马克思的确说过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只有经过人类劳动改造过的自然资源才具有价值。但是马克思也曾说过:“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也就可以理解为,马克思并没有否认自然资源是产生价值的组成部分,人类的社会财富不仅来自于劳动同时也来自于自然,只有劳动和自然资源相互作用才是产生财富的基础。从这个层面上进行探讨就不难看出生态中心主义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批判的片面性。

第三,马克思的生态方法论。要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生态问题是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落脚点和最终归宿。

一方面,要客观的对科学技术加以评价。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些思想家对科学技术持悲观态度,批评科学技术是导致生态危机的“帮凶”。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生态问题是对科学技术资本主义应用造成的。

另一方面,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方法。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物质资源。但是,贪婪的资本家从事生产和交换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利润,他们在利润的驱动下进行生产,“无度和无节制成了货币的真正尺度”除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其他问题都可以忽略不计。

最终,马克思认为只有共产主义才能解决生态问题,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解,改变生产关系实现共产主义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自然界才能真正“复活”。

三、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

如列宁所说:“要正确评价马克思的观点,无疑须要熟悉他最亲密的同志和朋友恩格斯的著作。不了解恩格斯的全部著作,就不能了解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全面地阐述马克思主义。”

与马克思一样,恩格斯也没有写作专门的著作论述他的生态思想,但是我们可以从他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中找寻到深刻的理论根源。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具有前瞻性,他科学的预见了如果人类与自然呈现出“征服异族”的关系时那么自然将对人类进行无情的报复。恩格斯振聋发聩的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他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了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

第一,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充满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光辉,它为我们今天人类如何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提供了科学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

一方面,恩格斯生态自然观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人的产生是自然界的奇迹,人从诞生之日起就与自然界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既然人存在于自然之中,那么就要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因为历史和现实都在证明这样一个真理:不尊重自然,不按自然规律办事,我们就会破坏自然,给自然界造成的伤害反过来同样作用于我们人类自己的身上。

另一方面,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是辩证的生态自然观。恩格斯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处于永恒的发展、演变之中。恩格斯根据19世纪自然科学的显著成果总结说:“整个自然界,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失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不息的运动和变化中。”

第二,恩格斯的生态系统论。“科技的三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指出各领域之间的联系了。”恩格斯也就是用了自然科学这一中介实现了自然界与辩证法的结合,也正是用了自然科学这个中介证明了自然界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使自然界是一个整体的猜想变成了科学的真理。“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我们所认知的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各种物质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已经得到印证。同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对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有力的理论基石。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8.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20.

[3] 列宁全集[M].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72.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思想生态观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资本论》自然生产力观点的新发展
机理·思维·特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三维审视
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学生人际交往价值取向的培养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