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尧明
【摘 要】社会发展的高速信息化越来越凸显传统审计的局限性,企业的信息化迫使管理人员采用新型审计方法来适应并促进企业发展。本文通过介绍传统审计的流程,分析了传统审计存在的局限性,并详细介绍了信息化背景对新型内部审计的影响及新型内部审计的特点和方式,以期为内部审计的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传统审计;局限性;信息化;新型内部审计
由于现今审计手段和模式的变化导致传统审计的工作范围不断地扩大,如传统设计只需对纸质财务数据的进行审查,而在信息化背景下,扩内部审计不仅需要对单位项目中的相关材料进行审计,还需要对审计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检查。从当今社会形势来看,怎样解决审计信息化所造成的审计风险,并全面提高各企业的审计能力和审计水平,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审计的局限性分析
1.传统审计的流程
企业的传统审计是在数据信息化之前实施的审计方法,传统审计中审计人员按照公司的审计目的来安排任务,并按照要求进行审计。审计流程大致如下:(1)按照审计目的制定具体的审计计划,确定审计对象。(2)授权审计立项。(3)审计准备;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包括审计程序、方法等。(4)审计过程,即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对该企业内部进行审计和评价。(5)提出审计意见;综合专业的审计知识,将审计中的问题进行阐述,并给出合理的审计意见。(6)制定正式的审计报告。
2.传统审计的局限性
传统审计各个流程的完成,都依赖于审计人员的知识储备,因此掌握的信息量不全面不对称,且审计数据多是经过人为处理,不能保证数据的原始性和完整性。其次,传统审计方法无法适应经济环境的发展,难以做到总体把握、重点锁定的审计线路,同时也难以完成线索筛选、精确延伸的审计扩展。再次,传统的内部审计依靠审计组织分块或分组进行,各部分协调能力差,审计效率低下,不能快速有效的得到审计结果。最后,信息化不仅使得审计对象和审计范围扩大化,同时也给各企业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欺诈舞弊手段,使得审计工作变得被动有限。
二、信息化背景下的新型内部审计
1.信息化环境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社会发展的信息化使得传统审计不在适应企业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信息化背景下的审计对象、审计范围等都变得复杂和扩大化。信息化环境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具体可概括为:对审计对象的影响;对审计范围的影响;对审计手段和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对审计对象的影响,企业的信息化意识逐渐增强,使得整个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更加完善,企业信息不在依托于纸质未见,而是产生并依赖于企业的三大数据信息化体系,即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的信息化。
对审计范围的影响,现在企业应用计算机来进行信息传输,审计对象的信息化要求审计范围扩大和复杂化。
对审计手段的影响,大数據环境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为审计手段的更新提供了严格的要求,从基础的OFFICE软件到专业的应用软件、数据分析软件,这些审计手段的更新提高着审计效率和结果。
对审计风险的影响,由于审计对象和审计范围等的变化,信息化不仅对审计固有风险造成影响,也对审计控制风险和审计检查风险提出挑战。
2.新型内部审计的特点
新型的内部审计是在传统的审计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利用人们在信息技术上的创新研究,产生的新型审计方法和审计模式,因此新型内部审计具有以下特点:数据处理自动化,数据存储无形化、信息输出实时化。同时与传统审计相比,新型内部审计的优点也更加凸显,及审计对象更加信息化、审计内容更加丰富化、审计内容更加创新化、审计工作更加高效化。
3.信息化背景下的新型内部审计方式
审计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因此信息技术是实现审计信息化的根本保证和基本依托。新型内部审计的方式有多种,主要包括计算机审计、互联网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三种审计方式。其中计算机审计是在新型内部审计建设中的重点研发方式,在新型内部审计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有效的审计方式是实现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新型的审计方式是实现审计信息化的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研发新型有效的审计方式,实现审计方式的创新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审计固有的局限性。
计算机审计(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System)审计,是以电子数据系统为对象、电子计算模式为手段的一种新型审计方式。该审计方式具有很多特点,如审计对象是电子数据、审计模式是“创建”模式、审计方法针对不同审计有不同的核心(账目审计核心方法是详查、风险审计核心方法是分析性测试、数据审计核心方法是数据分析)等。
联网审计可看作是计算机审计的高级形式,是在不间断的对审计对象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来实现业务数据的审计。它能够实现实时监察审计、高效的数据采集、方便的数据传输和存储,最主要的是能够实现远程审计。
信息系统审计,它是审计技术和信息化协同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它不只是对电子数据、财务情况进行处理,还针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可靠行和安全性进行审计。
三、总结
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不能依靠具有多种局限性的传统审计解决,需要利用新型审计方式进行企业内部审计,在完成内部审计的同时,实现风险防范、管理预警和人性化处理的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耀明.传统审计风险模型与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对比[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3):87-88.
[2]官富民.会计分析局限性探讨[J].现代审计与会计,201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