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秉玺
所谓校本教研就是以校为本的教研,其宗旨就是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疑难或困惑,探讨创新教育教学理论,实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的前瞻性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校本教研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但怎样才能有效教研?对此,谈点粗浅看法。
一、教研认识要到位,不能认为是负担
回顾新一轮课改之前,教学研究在学校泛称“教研教改”,课改实施后,我认为,“校本教研”的称谓其实质是将教研重心下移,教学研究不仅是专家、学者、教研部门的事,更是广大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和本职工作。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管理即教研、教育教学即教研、问题即课题的校本教研思路,将教研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人人参与,人人实践研讨,以形成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的浓厚氛围。从目前一些学校看,校本教研成了负担,造计划、编总结,应付检查,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要强化校本教研,首先要认识到位,要树立“教学研究就是为了更好地教学”的理念。
二、教研选题要小,不能漫无边际
教研选题始终要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主题,始终要围绕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探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不能凭空假设,不能选题过大。只有立足教育教学实际,讲求选题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才能体现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在选题上对于班主任而言,应反思自己在班级管理方面的做法,结合新时期对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要求确定研究课题。对于教学人员而言,应依据课改实验的新特点、新要求,对照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抓住如何改进、提高,确定选题,重点要放在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课型教与学方法途径的探究上。对于学校管理人员而言,在管理策略、方法等方面确定课题。课题的确定对个人来说,不要大而全,要在一个点或者一个面上突破、创新。对于集体项目来说,开展一些系列研究探究为好。实践证明,哪一所学校校本教研氛围浓,教师研究探讨的积极性高,教育教学就越有活力、有特色。小课题研究,适合校本教研的实际,便于从各个方面创新实践,便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讨,这应该作为校本教研选题的切入点。
三、教研要解决问题,不能空中楼阁
作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诸多,如在课改新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何改革教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等,对这些问题要站在新的起点上思考,确定校本教研课题,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进行认真的探讨、尝试。要注意将研究教材、研究教情、研究学情有机结合起来;要注意将校本教研与教育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在教学中积累素材,潜心探究,在探究中不断总结提升,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目前,校本教研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成效甚微。“两张皮”的现象严重,突击式的“假教研”尤为突出。研究成果理应在实践中应用,为什么没有实践应用效能呢?这值得我们深思。教研教改要着实解决问题,切忌闭门造车,脱离实际的假、大、空。
四、教研要反复论证,不能急于求成
校本教研课题确定后,就要进行预设性论证,看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看是否符合教育教学实情和课程改革的新思维、新理念的要求;看是否真正起到解决教育教学中问题的作用,从而要做到主线明、思路清,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指向性强。对研究过程要进行阶段的评估分析,将研究内容和采取的方法措施放在教育教學的具体操作和实践中,多方位对比看效果,总结“得”与“失”,这是保证校本教研课题顺利实施的关键。
课题完成后要全面地论证,论证课题研究理论依据的科学系统性;论证课题研究形成的教育教学新策略、新方法、新途径的科学有效性;论证课题研究成果的实用、实效性。在此基础上,撰写结题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研究成果,对一些看法、想法、实际操作的办法还应留有不断完善提高的空间,不能绝对化。不求最佳,应求更完善。
五、教研成果要重推广运用,不能“猴子搬苞谷”
我想,想要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就应当重视校本教研的及时推广和应用,逐步建立起不同层次的校本教研推广平台。学校可设教研中心,引导全体教学人员积极投入校本教研之中,具体组织校本教研成果推广、探讨、交流活动,对优秀教研成果可及时推荐上报县、市、省教研部门,在较大范围内推广,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争做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动力。作为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重奖校本教研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校本教研的实施情况,重视校本教研成果的及时推广运用。因此,校本教研成果的及时推广运用,是教研教改持续、高效运行的关键。不重视其推广转化,“猴子搬苞谷”式的教研不可取。
总之,校本教研是提升素质、锻炼能力、开发思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可行性工作,教育工作者应求真务实,不断创新,以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作者单位:甘肃省宁县早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