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静
30多年前的民工潮,人们离开家乡,是为了挣钱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30年来,在家乡留守的孩子孤独地成长,忍受着各种寂寞和泪水;30年后,各地妇联组织扶持的居家创业项目,召唤着在外漂泊的母亲,回到家乡,孩子们的人生,因为她们的回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土地,千年万年沉寂在这里,一语不发。不管人们离开还是归来,它不悲不喜,只给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送上永远的祝福。
上篇:留守儿童幼儿园园长的梦想和眼泪
但凡有两只脚能走的都走了
走进德州市夏津县雷集镇的乡村小路,大片大片的玉米地映入眼帘。玉米们齐刷刷地拔直了腰杆,擎着一个又一个棒子争先恐后地生长着。下意识地,想起了很多关于田野、丰收的烂漫桥段。
然而,当见到此行第一位采访对象:夏津县雷集镇古城村童心幼儿园园长韩瑞志,看她因为留守孩子不断擦掉又涌出的泪水,才知道,很多东西不是想象的那样。
古城村是纯农业村,除了地,什么都没有。自1998年,村里的年轻人,但凡两只脚能走的都出去打工了,他们不再满足于吃饱,而是想去外面的世界找更多的可能。已经有孩子的,甭管多大,一律留在家里让老人照看;没孩子的,趁过年回家相亲、结婚,来年生下孩子,从打工仔升级为父亲的男人依旧外出,从打工妹升级为母亲的女人顶多呆上半年就走了。
那时,不仅是古城村,在全国很多地方,涌现出很多打工村、打工县,学者们密切关注到这一现象,在他们的研究里,将留在农村不与打工父母一起生活的孩子,称之为“留守儿童”。由此,“留守儿童”一词被人们所熟知,并引起整个社会的哗然。
古城村的村民韩瑞志,虽然没有学者们专业、高深,但一个个的留守孩子就生活在她身边,对她触动非常大。有点文艺青年气质的她,喜欢孩子,也可怜孩子,她觉得自己当年只差3分就考上大学还算有文化,又有不断学习的劲头,就想为留守孩子做点事儿。不说改变留守孩子的命运,哪怕能让他们开心一点呢?2005年,她和丈夫放弃了7年的皮衣生意,倾注全部15万积蓄,办了一所附近8个村里最像样的幼儿园。
孩子们与园长“抱一抱”
办园10年了,10年前那个踌躇满志的韩园长,虽然还抱着自己的梦想坚持着、爱着,但却有些沮丧:“我并没有让孩子们真正快乐、幸福起来!”
说着说着,韩园长默默流下两行泪水,擦眼泪时候,似乎要咧嘴大哭。
10年了,送走一茬又一茬留守孩子,韩园长越来越发现这样一个问题:能让孩子快乐幸福的,只有他们的亲爹亲妈。无论她作为园长怎么努力,无论她怎样求助社会去关爱这些孩子,难免都有些枉然和徒劳。
10年了,韩园长从一个留守儿童的守护者,转变成为一个留守儿童的研究者。
最震撼她的是开园第一课。她邀请新入园的孩子来跟老师们抱抱。有的孩子会开心地过来,眼里溢满了信任和依恋,有的孩子经过引导也会过来,但就是有五六个木木呆呆的、一动不动的孩子。这是怎么了?韩园长后来学了心理学才知道是留守孩子缺乏跟打工妈妈的情感交流才导致这样,但当时,穷尽她自学的教育知识,找不到答案。
开园第一天的下午,一个孩子在做完户外活动之后不见了!韩园长急出一身汗,赶紧去找,结果发现孩子在院角蹲着呢。蹑手蹑脚地跟过去,韩园长听到孩子拿着一棵小草在跟它说话:小草,你有妈妈吗?你说,我妈妈啥时候回来啊?
每年入园季,这种喜欢自言自语的孩子总有那么三两个。
也就是从那天开始,“抱一抱”的仪式延续下来,每天,每个孩子,韩园长都要抱一抱。“这拥抱,不能走过场,必须全情投入。孩子的小灵魂不容怠慢,你若敷衍他,他再也不会信任你了。”韩园长又落泪了,“那么多留守孩子,长期见不到父母,怎么让他们信任最亲的人,怎么信任这个世界?我的拥抱,能改变什么?”
不合群的孩子
一开始,韩园长还不觉得问题有这么严重,觉得有爷爷奶奶在家照顾这些留守孩子,加上她那天然敏感的爱心、不断学习和揣摩的方法,留守孩子在她的幼儿园,会得到爱的滋养。但一次又一次家访,她看到的是这样的场景:
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来电话了,爷爷奶奶催着孩子去接电话,承诺接了电话就给孩子买零食。孩子看在零食的份儿上对着电话应付两句,无话可说,撂下电话就跑了。
开饭了,爷爷奶奶喊正在看动画片的孩子来吃饭,孩子没有反应。老人不做任何情感交流,一把把孩子薅过来按在凳子上,唠叨着自己带孩子的不易。
放学了,老师要求喊到名字的小朋友才可以起身离开。但孩子出去之后,爷爷奶奶劈头盖脸地就熊上了:你就没看见我在外面等着?你就懒死在凳子上?
如果孩子奖励了小贴贴给来接他们的爷爷奶奶看,老人或者当没听见,或者讽刺孩子:这个破玩意儿才值几个钱?
韩园长赶紧把这些留守老人弄到教室里听课,告诉他们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影响。自办园以来,也因为格外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她学习了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她试图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点什么。可是,她很失望,“这些老人特别麻木,他们还笑话我!”说到这,韩园长几乎是愤怒的,“吵吵着说花钱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是让我把孩子看好了别碰着磕着就行了……”
在韩园长的观察里,留守孩子是这样的:
爱吃零食、合作能力差、脏话随口溜;
喜欢自言自语,对老师发出的指令往往无动于衷;
如果某天孩子突然变得十分开朗、强势,那一定是爸爸妈妈回来了或者要回来了;
外出打工的妈妈回来了,晚上给孩子脱衣服想搂着孩子一起睡,可是孩子十分抗拒,爷爷奶奶都以为孩子害羞,其实,孩子所忠诚的爱就是朝朝暮暮的爱,突如其来的温情让他们不适应。即使有些孩子跟爸爸妈妈睡在一起了,半夜还是爬起来钻到奶奶屋里;
过完年,爸爸妈妈重新外出,留守孩子至少有一个月缓不过劲儿来,比平时更容易暴躁,更不合群;
如果有亲戚带着孩子来家里做客,留守孩子又哭又闹就是不“听话”,因为他见到别的孩子有爸爸妈妈,心里极度不平衡又很难受。
这些,与专家学者们对留守儿童的研究是吻合的。
没有项目,父母留不住
老人的工作做不通,那就做家长的。每到过年,韩园长不是忙着置备年货,而是挨家挨户通知打工回乡的爸爸妈妈来开家长会,让他们意识到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重要性。她几乎用尽了办法:一开始是苦口婆心哭哭啼啼,讲述孩子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各种可怜;后来也用恐吓威胁告诉他们,如果只知道地外出打工赚钱忽视孩子的成长,后果多么不堪设想。她求他们留下来,哪怕家里留一个妈妈陪伴孩子也行。
真的有一个妈妈,在韩园长的劝说下留了下来,在得知这一消息时,韩园长笑得酒窝都深了,跳起来狠狠抱住人家,“叭叭”亲了两口。
在妈妈留下的这一年,她的孩子逐渐开朗、自信起来。可就当韩园长正打算拿她当活例子再劝几个留下,那位妈妈却走了。她不好意思道别,只给韩园长发了个短信:“没办法,光靠种地根本不行。我留,是为了孩子,走也是。”
“其实现在我们村有种有机韭菜的,最贵的时候能卖到25块钱一斤,一年下来,也能赚几万块。但韭菜棚又低又潮,年轻人吃不了苦,觉得还是外出打工省事儿。没用没用……我觉得这不是钱的问题,是贪欲,最初外出打工是为了有点积蓄,但现在,看别人买车买房,欲望又升级了!”
韩园长恨铁不成钢的眼泪扑簌簌地流,她那热血的又朴素的爱,在现实面前眼看就要缴械投降。
下篇:回乡创业的母亲
喝了6年豆奶的留守孩子
从韩园长家出来,重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四周一片静默。土地没有代言人。能站在土地上发声的,至少是农人中的精英或活跃分子,比如韩园长那样的。必须找到那些真正的农人——韩园长口中的那些恨铁不成钢的留守儿童的父母,听听他们怎么说。
循着这个思路,见到此行第二位采访对象——同为雷集镇的马官屯村的李金美。李金美17岁初中刚毕业就开始外出,打了7年工,20岁相亲结婚,21岁有了孩子,只喂了9个月的奶,就把儿子托付给老人又走了。
儿子清远当了6年的留守儿童,从他的食谱上,足见一个留守儿童的心酸——他喝了6年豆奶。爷爷说:“才9个月,他妈妈就走了,孩子小得喝奶,但奶粉太贵,喝不起,只能买豆奶喝,多的时候,每年能喝120袋。至今孩子还是顿顿离不开豆奶……这孩子好像不会嚼东西吃,只能吃点软的烂的。”
大家都笑了,笑这个小男孩的“奶量”。但这如果从育儿书上找答案的话,其实有可能是孩子只喝奶,在该吃辅食的时候,没有给他喂一些稍微硬一点的食物,错过了他的咀嚼敏感期,导致他只喜欢吃软烂的东西,这其实对孩子的口腔发育甚至发音都有很大的不利——如果韩园长在场,恐怕又得掉泪了吧?
钱钱钱,不是她们世俗,是现实生活无奈
李金美每一句话都离不开“钱”字,反复重复“没钱不行”,但就像韩园长劝下的那个妈妈一样:外出打工,也是为了孩子。
李金美在外打工时,顿顿只喝稀饭就馒头,连咸菜都舍不得吃,任何娱乐都没有,做完工洗把脸就睡觉,就是为了多攒一分钱给孩子。由于两口子在一起打工不好找工作,而且在一起花销大,这么多年,李金美和丈夫其实是两地分居的(要知道他们其实才二十多岁啊)——她在青岛一家服装厂,丈夫在上海一家电子厂,夫妻要见面,也是在回家播种、秋收、过年这三个时间点。就这么起早贪黑,省吃俭用,金美一年也就是给家里拿回来1.5万块钱,她丈夫稍微多一点,两个人加起来3万多一点。可是,这3万块钱对这个农村家庭,是一笔多么大的补贴和希望。
说到钱,李金美的家人都凑了过来。他们围在一起算:一亩地,赶上风调雨顺,一年下来只收入一千多元,即便连老人也下力种上十亩(由于外出打工的多,他们承包了村里其他人的土地,加上自己家的,一共十亩)也不过一万多块。家里有六张嘴在吃这一万块,何况还有老人生病、孩子上学这两件大事。不出去打工,能怎么办?
李金美很淳朴,她有自己朴素的原则:并不想迎合你想听的去说什么。她说,她在外面打工时,根本不关注留守儿童的事儿,因为,“没用,没钱就是没用!”而且自己家的情况也没有电视上说的那么可怕,“我出去打工是为了孩子,老人在家受累也是为了孩子,怎么就说我们不爱孩子、不为孩子着想呢?这种话好像不太符合我们家。”
也许,局外人会说:有什么比留下陪伴孩子成长更重要的?钱算什么!
这样的指责一定会造成当事人一脸麻木,不能说他们无知,更不能说他们没有情感,其实那是一种语境不同的拒绝沟通。李金美当然知道和孩子在一起的好处,丈夫也知道,所有外出打工的父母都知道。李金美的丈夫说:“在外打工最牵挂的是孩子。有一次我们厂一个四川的工友,接到家里电话说老人病了,孩子在家自己做饭把手给烫着了,他撂下电话就呜呜地哭,我们也没忍住都抹眼泪。谁不想和孩子在一起?可是光靠地不行啊!”
为了照顾夜里要喝奶、要尿尿的小清远,老人干脆合衣而眠整整两年。每次李金美过年回家之前,他们总是要跟李金美吵架,因为她想给他们买新褂子,他们坚决不让买。真的一件都没买过,但老人却花了一笔钱装了对家里来说很奢侈的座机,就是为了孩子能跟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说说话。每次电话铃一响,清远就知道那是爸爸妈妈,抢着去接。那么节约的李金美,在外打工时,每月最大的开销就是电话费。
这样终结留守
学者们用各种数据、案例、理论试图让打工父母留下来;像韩园长这样的一个又一个的爱心人士,用微薄的爱和行动试图感化打工父母留下来——可现实是:留下来,怎么赚钱呢?
不能说呼喊和眼泪没有用,我们的国家对留守儿童问题高度重视,比如各级妇联,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使得留守儿童的境遇得到了很大改观。
仅以本次采访的夏津妇联为例,这样一个县级妇联组织,就为留守儿童建立了22处活动站及在此基础上建立“四点半学校”;构建“覆盖到校、监护到人、关爱到心”的五大关护网络,招募巾帼志愿者担任“爱心妈妈”,招募教师为“代理家长”,招募学生成为“快乐伙伴”,从学习、生活、感情上对留守儿童给予关怀和帮助;开展诸如梦想夏令营、为留守儿童捐书、为留守儿童织毛衣等各种活动,给予留守孩子全方位的抚慰。
尤其是近几年,妇联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越来越人本,越来越多的做法得到了修正和完善,比如在为留守儿童捐助物品时,不再让他们的照片见诸媒体,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和隐私;也更加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帮扶,通过心理学的游戏和知识,引导孩子用正念力量看待自己的境遇,而不只是逢年过节送一些生活用品;创造机会让留守儿童在暑假去打工父母所在的城市与父母团聚……
就像李金美一样,老百姓最实在也最实际,毫不掩饰地说,留守儿童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钱”字。如果农村女性在不离开土地的情况下就能赚到钱,谁又愿意抛家舍孩去外面打工呢?
她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随着妇联对留守儿童研究的深入和关爱工作的推进,“巾帼脱贫行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山东省妇联从源头抓起,制定相关政策,切实帮助农村女性进行居家创业。
李金美打工时曾拒绝一切关于留守儿童的视听,因为她觉得,那些都是高高在上的废话;李金美与韩园长虽同在一个镇,但她们并不相识,她并没有看到过韩园长的眼泪,也没听到她苦苦的劝说,但2015年,她却结束了打工生涯,留在了村里。
她也不是因为儿子每晚只愿和奶奶睡导致她心酸而开悟的,她也不是可怜儿子顿顿喝豆奶而留下来的。
是因为她在自己家里,就能赚到钱了。
去年回乡,她买了40台缝纫机,办起了礼品袋加工点,每月收入1300元,一年1.5万元,正好与她外出打工的年收入持平。
但这1.5万元的附加值高,因为她不用再顿顿米粥咸菜,而是能吃到地里长的新鲜蔬菜了;她也不用牵挂老人和孩子了,因为老人孩子就在身边;她和丈夫也不用两地分居了,丈夫也回来和她一起创业了。
加工好的礼品袋不存在销路问题,因为夏津是全国有名的工艺品大县,所有袋子都是来单料、订单加工。缝制礼品袋也不需要多么高深的技术,她在青岛服装厂积攒下来的缝纫经验足够用了,而且那时候她还学会了修理缝纫机的小毛病,一般的机子故障,她都能解决。
其实一开始李金美自己只买了20台缝纫机,但这个加工礼品袋的活要想赚钱,其实还是得走量(一打礼品袋挣4分钱的加工费)。夏津妇联积极行动,找到马官屯村驻村第一书记,借“精准扶贫”的政策,为李金美申请了3万元的扶贫资金(无息贷款),又添置了20台机器。
妇联的精准扶贫
李金美不仅自己能赚钱,为她干活的有130人,这130多个人也能坐在家里赚到钱了。缝纫纱袋的有40人,每月能赚1200元;给纱袋穿绳的有40多人,每月能赚900元;翻纱袋(将加工好的袋子翻过来)的50人,每月能赚300元。
在李金美的加工点,我们见到了几十位曾经的留守儿童的母亲。她们非常知足,因为每个月能有1200元的收入,关键是孩子上学放学都能接送,能让孩子吃上热乎饭,真的比外出打工好很多。除了帮助村里的妇女,李金美还帮助那些贫困的农户赚到了钱。身体残疾的小燕,站在凳子上在机器跟前缝制礼品袋,每月能赚1000块钱,要知道她以前在家里一分钱都赚不到;村里80多岁老太太,老得站都站不起来,但每月坐家里翻纱袋,能挣500块钱,她非常知足自己这么大年纪了还能“这么有用”。
李金美说:这里的农民穷,但不搞电话诈骗、不搞偷盗;特别勤劳也特别能吃苦,哪怕别的都不行了,但只要手能动,就要拼命干活多挣一分是一分。
惊叹于这样的朴实与坚韧。如果给出机会,给出路子,给出政策,这些扎在泥土里的农民,一定会使出浑身解数活出个样子啊!
夏津妇联的张胜利主席,时不时地会来李金美家看看,询问她需要什么帮助。这不,听说她因为每天都要给干活的人点现钱结账,现金周转上有困难,就想帮她申请小额免息贷款,建议她将加工点注册成合作社,这样还能免税。
从山东省妇联到像夏津妇联这样的县,不仅如此具体的事儿要事无巨细,在大方面,比如调研、政策、信息、协调各部门联动、培训、宣传等源头,也把握好方向和思路,将居家创业和精准扶贫做得更实在、更扎实、更得人心。
有奔头的日子
李金美不是个案,也不是偶然。张胜利主席介绍说,在夏津县郑保屯镇,居家妇女依靠地域优势,在家梳羊绒,将羊绒中的杂质手工捡出(为“中国羊绒之都”的清河加工羊绒),一年一家能挣十几万。哪还有什么留守儿童?
雷集镇的大姜庄村,搞起了黄瓜育种基地,居家妇女一年两季,在黄瓜大棚里为黄瓜授粉,一天能挣40元,忙得不亦乐乎。
香赵庄镇,回乡创业的小媳妇一起办起了养猪合作社,妇联也为她们争取了免息小额贷款,能在家赚到钱,也不出门打工了。
夏津还有不少农村女性做电商,开淘宝店、开代销店,也在闷头想办法赚钱。
这样的例子,夏津有很多,山东各地每个市、每个县都有很多很多,希望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巾帼脱贫、女性居家创业在齐鲁大地轰轰烈烈地开展着,愿居家妇女能够在这片热土上得到土地的祝福,和她们的孩子、丈夫、老人在一起,过上虽然寻常但却脚踏实地的生活。
李金美生了二胎,老二再也不用喝豆奶了。在机器轰鸣声中,李金美边干活边哺乳,啥也不耽误。
日子有希望,也有奔头了。
本刊重磅推出“居家创业”策划,敬请关注上旬刊《姐妹们,咱们一起在家创业吧》,中旬刊《居家创业,做个乡村SOHO》。
(本次采访得到省妇联发展部、夏津妇联大力支持,深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