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地理教学最关键的基本原则

2016-10-14 22:13韦青青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基本要求中学地理教学原则

韦青青

摘要:教无定法,教必有法,那么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要做到教要得法,教师就必须深刻理解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应用教学原则,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教学原则;基本要求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308-01

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教师必须正确地理解、掌握和遵循,教学质量方能不断提高。教学原则的提法很多,以下是必须遵循的:

1.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即在教学中结合传统地理知识进行思想教育,要求教师"寓教于学",使教书与育人达到最佳的结合。这首先要做到传授的知识是科学的、正确的、符合客观实际并经得起检验的,利用的资料可靠,逻辑推理严谨。其次要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因素,使知识与思想教育是有机的整体。再就是对教学过程的组织、选用的教法,必须是科学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同时教师要注意自身的模范行为,即言传身教的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教师认真的工作态度、充沛的感情、正确的思想观点、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在传授过程中,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这个原则是学生认识规律的反映,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目标的要求。人的认识活动是经过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学生虽然主要接受间接经验,但要使这些间接经验变成自己的知识,也还要经过一定联系实际的体验。在地理教学中要切实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有较深的理解,这样才能学好理论。如许多地理原理包含了若干基本概念,必须先掌握这些概念才能理解原理;又如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是掌握分布规律的基础。在教学中要从教材的买际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并考虑到学校的教学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法才能有的放矢。同时要把书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认识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在地理教学中联系乡土地理环境是教学大纲的要求,无论是自然地理知识或是人文地理知识,都有很多内容可以印证、解释、对照,这是地理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

3.全面发展的原则

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改革中我们要深入贯彻这一原则,除了学好基础知识之外,还要进行思想品德、能力、兴趣、身心健康等全方位的培养。

3.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品质和文化知识水平是一个人素质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地理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如宇宙的演化、地壳的运动、三大类岩石的转化等,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张衡、郦道元、徐霞客等许多地理学家的事迹,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他们坚持勤于观察、不畏艰难、献身于科学的敬业精神;我国古代的地震预报、太阳黑子的记录等,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才能明确学习目的,刻苦学习文化知识。

3.2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培养的革命事业接班人,除了具备知识素质,还应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那些死读书、读死书的高分低能的学生绝不是祖国建设所需要的。因此,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学好书本知识,还要开发他们的智力,能够应用知识。例如,在讲地图知识时,要求学生自制自己所在地区的地图;在讲能源时,去要求学生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讨论需要开发的能源;在讲气候时,让学生根据实际写出趋利避害的建议。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变成了活的东西,使知识的学习促进能力的提高,能力的提高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二者齐头并进。

3.3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人们学习过程中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非智力因素是开发智力因素的工具,智力因素为非智力因素提供可靠保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放到同样的位置,绝不能只重视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如在讲能源开发时,我列举了我们地区尚未开发的煤炭、石油资源,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开发的前景,学生兴趣盎然;在讲水土流失一节时,我以黄土高原每年土地减少的数量作为导入,提示学生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倍增。非智力因素发掘要靠我们的用心和积累,只要我们重视起来就不难发现。

3.4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是衡量学生身体状况的标准,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能只强调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东西往往触动学生的心理,造成压力,如果处理不善就会对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多采用愉快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兴趣教学法等进行教学;要进行艰苦奋斗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团结友爱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提高他们抗挫折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

4.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面向全体同学,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合格的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承认学生智力等方面的差异,但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应对差异的办法就是因材施教,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例如,在讲"地中海式气候"时,我把教学内容的掌握分成了三个层次,使学习好的同学会运用,一般的同学会分析,水平低的同学能掌握基础知识。这种"多层次教学法",使每个同学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启发了每一个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了让全体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

5.循序渐进的原则

"序"指知识的系统性,任何知识都有自己的逻辑系统和层次,学生认识过程也是有顺序性的,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教学中要遵循这种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教学。地理教学要注意既按学科体系进行系统的教学,又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在本学科体系中要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衔接,各节课之间的呼应和关联,做到既有阶段性,又有连贯性。每节课应该既是前一节课的延续和发展,又是上后一节课的基础。教法设计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等,学习总要有一定的难度,经过一定努力去掌握,以促进发展。教师要心中有数,太难则失去信心,太容易则放松思考,失去兴趣,要使学生"跳起来能拿得到"。教法设计中还要注意各环节的系统连贯,包括引入新课、讲新课、巩固小结、实验演示、练习作业等都要有序进行,使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思路清楚,系统明晰,有助于复习和巩固。

总之,教学目的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以用于实践,并进一步作为新知识的学习基础。如果不注意及时巩固,就会出现知识体系中的空白,知识难以衔接,学习将越学越难。巩固性原则的贯彻首先要对知识充分理解,这是巩固的基础,理解越深刻,记忆就越牢固。

猜你喜欢
基本要求中学地理教学原则
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探究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浅谈现代中职英语教学方法
克服品牌设计障碍的基本要求及对策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小步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思考
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