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絮颖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广西桂林 541001)
“互联网+”对农业产业升级促进作用探究*
吴絮颖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广西桂林541001)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并最终促进我国农业转型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变革的重要议题。文章通过分析发达国家“互联网+”对农业产业升级的应用经验,并对我国“互联网+”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互联网+”是新型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及高效农业结构的重要成分,提出其存在互联网普及程度低、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大“互联网+农业”人才培养、提高农村地区网络服务水平、构建与完善信息整合系统、创新农业产业营销模式、健全电商融资平台等建议,以期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改造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互联网+农业产业升级促进作用
“互联网+”作为一种创新2.0形势下的新兴互联网发展模式,是基于知识社会环境体制下创新体制在互联网新形态演变的促进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与社会各行业相互融合的新兴互联网思维及经营模式[1]。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将“互联网+”技术作为社会各行业之间相互关联的纽带,通过互联网技术将知识经济、网络科技以及现代高新技术与社会各行业相互融合,并最终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而“互联网+农业”就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农业产业革命,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在产业链中处于低端,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正经受资源短缺、开发过度和污染加重的考验。西方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基本上已经“没落”,取而代之的是农业工业化,即把农业做成工业一样的精细、精准,而这过程,与“互联网+”的推波助澜有密切关系。伴随互联网技术对各行各业的渗透,我国的农业产业升级迎来了最好的时机。因此,如何将现代互联网技术引入传统农业领域,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并最终促进我国农业转型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变革的重要议题。
1.1美国“互联网+”在农业产业升级中的应用
图1 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率与互联网投入资金增长率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农业无论是机械化程度还是信息化程度均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研究表明[2],目前计算机网路已经覆盖美国农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进过程中,美国政府依托强大的互联网技术,构建了基于农业部、各州农业行政署以及各科研机构,组建了包括农业企业在内的互联网农业格局,通过将“互联网+”先进管理方式、先进管理技术及方法引入农业生产当中,促进传统机械化农业向现代信息农业转型。同时基于“互联网+”思路及先进互联网技术,美国农业在全球率先构建了精准农业“3S”系统即农产品全球定位系统(AGPS)、农业遥感技术(RS)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通过这些技术,农场主可以实时获取农业生产的各项信息并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市场竞争力。
1.2荷兰“互联网+”在农业产业升级中的应用
作为世界主要农业国以及世界主要奶粉产区,荷兰政府极为重视互联网技术在农牧业中的应用,并通过“互联网+”对传统畜牧业进行升级。目前荷兰已经建成全球唯一的“互联网+”畜牧业养殖体系,通过互联网技术对牲畜病情进行远程诊断[2]。通过将养殖场中各奶牛的身体健康信息进行网络汇总分析,并针对不同健康状况奶牛进行针对性养殖。同时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上市奶粉与养殖场信息相对应、随时监控和反馈产品质量。此外荷兰政府还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大规模温室培养进行精准调控[3],根据温内不同温度、湿度等指标实施调整各项指标,使农业生产彻底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取得了优质的产业成果。通过表1可以看出,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荷兰温室生产无论是农产品质量还是农产品经济效益均处于世界前列。
表1 荷兰互联网温室农业发展
国家温室农业产品平均等级温室农业单位经济效益(以西红柿为例),元/kg温室农业互联网单位投入(亿元/100hm2)印度III0.540.0092荷兰I950.57德国I-II0.880.43中国II-III0.720.041巴西III0.610.013
1.3日本“互联网+”在农业产业升级中的应用
日本由于国土面积狭小,不适宜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因此日本政府从本国实际现状出发,专注于发展精品小型农业生产模式。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日本政府对农业产业升级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最为完善。因为缺乏大规模平原,日本政府通过全国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将全国不同地域土壤主要成分进行汇总与整理,指导全国不同农业地区种植适宜于本地区的农作物,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益[4]。在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过程中,日本政府鼓励农场主将互联网技术引入农业生产; 对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加工工业,日本政府以互联网为媒介引进国外各种先进科技和管理方式以提升农产品加工技术; 对营销模式,日本政府充分运用信息平台、发达物流网和完善的质量监督对传统农产品营销进行升级改造,以促进农产品互联网营销的发展。
互联网技术具有信息传递速度快,信息整合能力强等诸多优势,弥补了传统农业的各种“短板”。目前“互联网+农业”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从顶层设计到全面贯彻落实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1我国“互联网+”在农业产业升级中应用现状
2.1.1互联网普及程度低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村仍有5万多个行政村没有通宽带等网络覆盖,拥有计算机的农民家庭比例不足30%,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不足30%,仍有70%以上的农民没有利用互联网[5]。通过图2A可以看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仍然停留在较低水平,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仅有发达国家的15%左右,极大地影响了农民对互联网的认识和应用。由于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较低,先进的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经营方式不能有效地应用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
图2 不同国家互联网普及率(A)及我国互联网在不同地区的应用程度(B)
2.1.2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不完善
研究表明[6],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业生产及产业结构的信息记录主要集中于纸质记录模式。由于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无法对我国农业生产及与相关农业信息进行合理整合,导致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建设时间较短、内容欠缺。通过《2015年农业信息建设纲要》发现,我国农业信息互联网建设主要在1990年以后,而1990年之前的大量农业信息大都是纸质记录,导致我国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缺乏足够的信息容量,不能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准确的数据以及指导[7]。
2.1.3专业人才缺乏
“互联网+农业”作为一种整合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农业生产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对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要求。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国高校虽然开设有计算机及互联网专业,但是对互联网与农业的交叉学科却鲜有涉及,极大地影响了我国传统农业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进程。由于“互联网+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导致“互联网+农业”发展速度缓慢,进而影响互联网及农业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陷入恶性循环。
2.2″互联网+”在农业产业升级中的应用前景
2.2.1新型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农业”已经逐步成为我国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从消费者到流通者,再到生产者,互联网渐次向上游赋能,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开始指导农民生产,进入育种、栽培、施肥、灌溉、收割等多个环节,促进“精细农业”形成[8]。研究表明[9],目前“互联网+农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农业科技服务、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2.2.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
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必须建立在对农业生产及农业销售的深入分析和充分理解基础之上。由于继承了互联网技术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以及对大数据的计算分析能力,“互联网+农业”可以通过对某一地区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气候条件、农业经济效益等诸多因素的详细分析[10],发掘传统农业产业中的不足并对其进行改进,促进传统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高效调整和持续健康发展。目前“互联网+”以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为路径,加速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开发、农业门类范围拓展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打造城乡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六次产业”新业态,提供信息网络支撑环境[5]。
2.2.3高效农业结构的重要成分
研究表明[11],目前由于土壤及水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可用于耕种的土地面积急剧减少,因此,高效农业作为一种整合高生产力、高附加值以及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对缓解我国耕地减少与粮食需求量急剧增加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高效农业要求对农作物的营养、水肥等管理调控极为精确,必须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及营养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并按照农作物生长需求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提高农作物产量及质量,实现农业生产的节约和高效。
3.1加大“互联网+农业”人才培养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互联网技术与农业发展人才交叉培养体系尚未建立,导致“互联网+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因此,必须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虚拟网络教学环境[5],培养大批具有“互联网+农业”知识的专业人才和具有实践能力的本土农民精英。首先,通过在高校设立“互联网+农业”与农业的交叉学科,促进相关人才的培养[12],建立从实践研究到理论总结的一体化平台,培养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其次,引进国外专业技术人员,对我国目前“互联网+”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指导,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加快我国相关人才的培养速度。最后,加强智慧农民云平台建设,研发基于智能终端的在线课堂、互动课堂、认证考试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平台,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移动化、智能化[5],带动更多农民走入“互联网+农业”领域,实现全域范围内的人才互动和流通。
3.2提高农村地区网络服务水平
“互联网+”是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创新,必然经历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各行各业的应用发展两个阶段,“互联网+农业”亦不能跨越信息基础设施在农村农业领域大范围普及的阶段[5]。因此,加大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网普及率是现阶段政府的工作重心。首先,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整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几大运营商,给予政策扶植和资金补贴,建设完善的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借助“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做到“宽带村村通,信息村村通”。其次,有针对性地研发和推广适合农民特征的低成本智能终端,围绕水稻、玉米、水产、奶牛、蔬菜、花卉等领域,选取农产品主产区、垦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广物联网应用,依托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农村信息化业务平台和服务中心,把市场、消费者、农民放在开放的平台交流互动,实现微观市场主体的自主选择,也给政府宏观调整提供机会。最后,顺应“大数据”要求发展农业云,建立国家农业数据研究与应用中心,鼓励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物流企业、行业协会等建立区域性、行业性专有云,覆盖农业采集、加工、存储、处理、分析等全信息链,面向国内外推广基于“互联网+”的农业大数据应用服务[5]。
3.3构建与完善信息整合系统
完善的农业信息数据库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对自然环境及市场波动的抵抗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农业信息记录具有极为悠久的历史,但是,近代以来我国对相关农业信息的统计主要通过纸质记录,缺乏针对性分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我国庞大的农业信息数据进行合理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业生产进行有效指导迫在眉睫,因此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专门的农业信息数据库,完善信息整合系统。通过引进互联网及农业专业人才或建立专业的农业信息处理部门对农业信息入网归类及整合分析,总结农业生产问题,并及时反馈情况,发挥“互联网+”技术的警示与预防功能。
3.4创新农业产业营销模式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因此如何对农产品及相关产业营销模式进行合理调整成为农产品营销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农产品网络营销由于具有成本低、传播速度快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在“互联网+农业”发展进程中,必须对传统农产品营销模式进行互联网技术改进,可通过建立网络直销平台促进农产品由农户到消费者的直接销售,降低中间成本。目前随着O2O生活服务的崛起,农产品O2O交易迅速飙升。农业电商模式从最初的 B2C到 C2B的转变,新的流通产业链逐渐形成,消费者作为“上帝”的需求开始引导农产品生产,并逐渐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
3.5健全电商融资平台
目前我国农资电商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定位越来越精准,农一网(农药类电商)、云农场(化肥类电商)、种地宝(土地流转电商平台)等专业性农资电商平台层出不穷,农资电商已经开始步入春天,并在“互联网+”时代里担当起“掌柜”的作用。然而,由于资金、人才等条件的制约,农业电子商业发展速度相对于其它电商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因此,解决农业发展进程中农资与电商交易融资平台的建立对完善的“互联网+农业”商业链条具有重要意义。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制定优惠电商融资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向“互联网+农业”流动,可鼓励阿里巴巴、京东、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积极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积极推动中粮、中化等大型农业企业自建电子商务平台。同时,由于农民自身金融意识缺乏,必须加强对融资程序的有效监管,减少融资风险。另外,还可以通过鼓励银行贷款等方式对信誉好、前景好的农资电商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农业电商的快速发展。
[1]易欢欢.“十三五”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中国建设信息化.2016(03): 23~25
[2]代成斌, 黄玉珊.互联网+农业:以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世界电信.2015(05): 63~65
[3]占纪文.生态文明视野下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研究——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 35(04): 13~19
[4]金莲, 王永平,刘希磊.国内外关于现代农业的研究进展.世界农业.2012(07): 22~26
[5]洪湖农业信息网以“互联网+农业”为驱动打造我国现代农业升级版.http://www.hhnyxx.gov.cn/html/nongyechanyehua/20150905192.html 2015-09-0517: 18
[6]罗其友, 高明杰,张晴,唐曲.我国农业区域协调度评价.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 28(06): 14~20
[7]马强, 王道龙.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02): 68~72
[8]张瑞东. 互联网+农业倒逼产业升级.农经.2015(10): 19
[9]万宝瑞.我国农村又将面临一次重大变革——“互联网+三农”调研与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15(08): 4~7
[10]王伟, 杨晶,刘刚.互联网+农村特色产品——浅谈黑龙江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01): 104~105
[11]李国英.“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及商业模式解构.农村经济.2015(09): 29~33
[12]魏兴芸.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现状与发展对策.中国农技推广.2015, 31(01): 8~10
THE STUDY OF“INTERET PLUS”PROMOTING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UPGRADING*
Wu Xuying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ffairs,Guilin Normal College,Guilin,Guangxi 541001,China)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era,“Internet+”unstoppable trend sweeping the industry,wind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China is a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country,through Internet technology to adjust 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nd,ultimately,promote 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of agricultural reform in China.Paper through analysis reference developed using“Internet+”technology promote agricultural industry upgrade of experience,compared analysis China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Internet+”in the application status,proposed its exis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content low,and information level low,and industry marketing mechanism not perfect,problems,and this based Shang proposed increased education spending,and perfect rural area Internet construction,and speed up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recommends,to for China agricultural industry structure upgrade transformation provides must of theory and practice based.
internet plus;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upgrading
10.7621/cjarrp.1005-9121.20160535
2015-05-22
吴絮颖(1974—),女,广西南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Email: 403524710@qq.com
F724.6; F323
A
1005-9121[2016]05-0208-05
*资助项目:广西人文社科发展研究中心特色研究团队项目“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综合研究”(TD201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