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志慧
摘要: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体现时代的要求,学生应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因此,在各科教育教学活动中都要特别关注学生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谐、均衡发展。加强法制、道德教育,做到"整体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已刻不容缓。这也是继续推进"生命教育",培养具有健康体魄、真爱生命、敬畏生命的优秀人才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英语;法制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170-01
1.渗透的必要性
今天的教育是为培养适应2l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准备人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的标准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教育不再满足于对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学习不只是对结论的记忆,学生不仅仅具备读写、计算能力。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是高素质、高起点的,他们应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中小学教育作为基本的、起始的教育途经完全应该适应并挑战于这一全球性的发展趋势。如果学校的各科教学还只局限在传统理念上的教育观,而置法制教育于不顾,势必受到历史潮流的抛弃。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学科渗透,正是立足于时代的高度,认真审视了社会发展的这一趋势,针对未来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目前中小学教育中的空白点而提出的一项行动策略。
2.挖掘教材内容,丰富法制教育内容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也是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对于平时的课堂教学,想到的往往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如何有效地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如何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其实,作为英语教师,同样要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依据英语课程的特点,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法制因素,对学生因势利导,使英语课堂教学与法制教育有机融合,相互统一。与此同时,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教育性,也为实现法制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坚实的平台。在我们使用的这套英语教材中蕴涵着不少重要的法制教育素材。例如:七年级上"Unit1Myname'sKangkang"中可以渗透《姓名权》;"Unit2Whatcolorisit"中对颜色的识别可以渗透对红绿灯的认识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法》;"Unit2Ihaveasmallnose"中可渗透《肖像权》;"Unit3Whatwouldyouliketodrink"中渗透《食品安全法》等等。八年级上册"Unit1Howoftendoyouexercise"可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下册"Unit7Wouldyoumindturningdownthemusic"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九年级(全册)"Unit4Whatwouldyouliketodo"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Unit7Wherewouldyouliketovisit"可向学生渗透《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等等。
除了这些显性的素材外,还有很多隐性的素材,只要我们有心,一定会挖掘出来的。例如:我们在教"rule"这个单词时,可以根据其汉语意思"规则、规矩"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在引导学生学习"gasoline"时,根据其汉语意思"汽油",可向学生渗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节能法》等等。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好教材,分析教材,教师应善用慧眼,巧耍花招,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中的有效素材,对学生细水长流地实施法制教育渗透,润"生"细无声。总之,新课标英语教材涉及的法律法规因素是很丰富的,我们应该做个有心人,充分、合理、科学地挖掘出更多的法律知识。
3.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扩充英语课堂法制教育的信息量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扩充英语课堂法制教育的信息量。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现实是活生生的教材,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观看新闻,阅读报刊杂志,讨论分析,明辨是非,做到遵纪守法,做社会的合格公民。在教学九年级下册Unit3中,我们在英文报纸上,找到这么一篇英文文章,大致意思是:一个男孩与同学打过架后,回家告诉爷爷,他恨那个同学。爷爷则告诉孩子,在他心中有一恶一善两只老虎。爷爷总是设法让善虎战胜恶虎。因此,爷爷从没有憎恨过别人,更是很少生气。通过分析阅读讨论文章,笔者让孩子们从另一个角度感受到法制教育的力量。那就是,在遇到情况时,自我控制和心理暗示,是约束自我,避免自己情绪失控,并遵守规章制度遵纪守法的有效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必要的,也是社会所必须的。只要适时有机地加以渗透,并持之以恒,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也就能够培养出合格的新型公民,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民族的复兴作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