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2016-10-14 01:15魏方旭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阅读目标小学语文

魏方旭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整个是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阅读对小学生来说不仅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同时又是他们学会写作的必备前提。更重要的是阅读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他们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等方面的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作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一直潜心研究小学阅读教学,在此,提出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144-0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切实抓好课堂内的阅读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明确阅读教学目标

数十年来语文教学的―个具有权威性的基本观点是: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于是,许多人就狭隘地认为语文学科仅仅是一门工具学科,从而导致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严重流失。人文精神首先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它标志着人对物、对自然的超越。它的诞生说明人具备自我意识,标志人的觉醒,表明人的存在不再是自在的,而是自觉的;超越自然则意味着人开始有了自由——创造的自由、生活的自由以及享受的自由。新颁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不同学年段提出了不同的阅读目标,这受制于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思维发展的水平,受制于他们参与认识了解社会的深入程度。这些要求逐步加深,要求学生和教师与作者共同创造,最终的目的还是帮助学生完善自己,从阅读中受益。语文阅读教学不一定能把学生培养成文学家、作家,但要以高品位的文学作品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语文阅读教学是"人"的教学,应该专注于人的世界、人格的世界,倡导对人的尊重,对人的个性的尊重,对生命个性的关怀,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当作优先追求的目标,它必须使学生能敞开自己的心灵,使自己成为灵性、有鲜明个性的人,为学生一生的成长打下精神的底子。现代阅读在此基础上还要求通过梯级阅读,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目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的范围逐渐广阔,思维逐步发展,阅读的内容引领他们走向更广阔的社会人生。同时还引领学生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让他们体验作者的喜怒哀乐的同时自己也乐其所乐,与作者同乐。现代阅读特别强调学生与教师与作者共振。

2.鼓励质疑,培养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发散性思维和探究意识

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对事物有新鲜的感受、独特的见解,就是学生的创新萌芽。尽管有时这种见解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不成熟的,我们还是要给予珍惜和爱护。怎样爱护、培育学生的创新萌芽?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大胆生疑、质疑。大胆质疑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充分体现。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头脑里产生疑问越多,他们对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和新教材的兴趣就越高。在课堂上学习新教材之前就让学生积累疑问——这是教学论上很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没有疑问的学习就像一潭平静的死水。设置疑问,唤起思维,就像投下石子激起浪花。有的教师生怕学生质疑会打乱教学思路,害怕学生提出的问题无法处理,所以不敢、不愿让学生质疑,这是没有摆正主体与主导的关系的缘故。

3.利用多媒体,扩大阅读容量

当下的信息时代,阅读方式的最大变革无疑是高效率检索阅读方式的出现。在信息社会的今天,课堂教学中单一传授课本知识的做法,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了。所以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他们的阅读量。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适量地引进课外读物,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如在教完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回家搜集有关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并进行阅读。这样,学生们就会利用课后时间从相关网站上找资料来看。学生们收集了资料后,教师要在班级进行及时的反馈。比如叫学生们向大家介绍他们收集到的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听,如作品《豌豆公主》、《皇帝的新装》等文章。同时,教师也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出示从网上搜集过来的其他童话作品,这样让学生们的印象更加深刻。多媒体技术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它使学生不仅仅只是在课堂上学习,还可以在因特网这个无限广大的课堂里自主学习,可以说,多媒体技术不仅开阔了教师的教学视野,而且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开辟了新天地。

4.寻找相似点,让阅读文本与生活相连

小学语文教材的好多内容是学生常见和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学生往往熟视无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文本与学生生活的相似点,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对周围生活和现实世界进行深入地观察和认识。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如:《大自然的语言》描述的是自然常识的内容,通过写云和动植物的变化,告诉我们只要仔细地观察,就可以发现大自然的一些规律。就小学生而言,文章生动描述,又为唤起回忆、加深感受提供了依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从大自然这个奇妙的世界中,你可以读懂哪些语言?"为引导,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自然常识,叙谈"大自然的语言"。这样调动生活积累,追求由点到面的扩展。课后再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去发现新的大自然规律,让学生跳出封闭的小教材,扩展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为学生构建立体化、多样化、生活化、信息化的大教材。

总之,对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对丰富小学生的思维内涵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时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小学生能在此期间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将会对其终身有益。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要从多角度启发学生进行阅读等都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猜你喜欢
阅读目标小学语文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