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打造中德合作“升级版”

2016-10-14 11:02尤展何乐朱瑾
群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升级版太仓落户

尤展+何乐+朱瑾

太仓因春申君在此设粮仓而得名,德国因制造业而世界闻名。江南小城与德国制造的邂逅催生了“中国德企之乡”,而今夏世界第八家、中国第三家“德国中心”落户太仓,更标志着中德合作迈上了新台阶。德企缘何集聚太仓?德国中心为何花落太仓?中德合作给太仓带来了什么?正值初秋,啤酒飘香,本刊记者走进太仓,一探究竟。

德企缘何集聚太仓

解密要从斯坦姆博士说起。这位来自总部位于德国巴符州黑森林地区的克恩-里伯斯集团总裁,经过多番谨慎的实地考察,于1993年试水性地在太仓建立一家子公司。这是太仓首家德资企业。经过23年的发展,这家主营高质量精密弹簧和钢丝制品的企业,从最初的400平方米厂房扩至如今的40000平方米,员工从区区5人增至近千人,产值从数百万元增至7亿元,并成为该行业的隐形冠军,占据全世界汽车安全带卷簧70%的市场份额。克恩-里伯斯集团的发展壮大,正是众多太仓德企的缩影。截至2016年上半年,太仓拥有德资企业230多家,项目总投资近20亿美元,年产值近300亿元,成为中国德企发展最好、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从曾经的“鱼米之乡”到如今的“德企之乡”,太仓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同时也与太仓人的努力和智慧密不可分。

紧邻上海的区位优势,是最早一批德企落户太仓的首要原因。太仓与上海“一衣带水”,接受上海辐射,企业所需的人才、资金、物流、信息等资源丰沛。特别是紧邻上汽大众,让原本在德国就为大众汽车配套的企业,寻着足迹来到了太仓。德国《对话》杂志曾评论:“太仓是中国大上海边上最理想的德国投资领地。”

太仓人恬然自得、进退有度的人文气质在无意中与德国文化相契合。走进太仓,宛如进入一个如诗如画、出入便捷的田园,很难想像这是一个工业聚集城市,大片的绿地,错落有致的商铺房屋和干净、整洁的基础设施,与遥远的德国小镇居然有那么几分神似。“这儿很安全、很舒心。”采访中偶遇的德国客商这样评价到。

太仓在环沪地区脱颖而出,成为“德企之乡”,关键还是靠“太仓服务”这块金字招牌。在硬件设施上,太仓打造德资企业落户与服务沟通双向平台,建成中德中小企业工业园、德国留学生创业园、太仓驻德国办事处、中国德国商会驻太仓办事处,有力推动德企进驻中国市场并稳步发展。在软件设施上,太仓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政府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理念,强调“契约精神”,根据企业实际需要,提供个性化服务。积极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实施系统而全面的保护工作,成为“全国专利保护重点联系基地”的唯一县级市,给予德资高科技企业一颗“定心丸”。多年来形成的以“诚信、自信、耐心”为核心的“太仓服务”,将这座江南小城和德企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中德合作再上台阶

半官方性质的德国中心,是德国经济和能源部专为德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而建立的研究招商中心,向入驻中心的客户提供从市场咨询、律师服务、秘书翻译、谈判展览到办公用房、金融服务等全方位服务。此前,全球共设立了七家德国中心,太仓是继北京、上海之后中国第三家,也是唯一设立在国际非一线城市的德国中心。

此次德国中心落户太仓,正值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产业面临转型升级之际,其意义不单单服务于“德企之乡”的现实需要,更彰显了德企对在华发展的信心,是对中国经济会不会“硬着陆”的又一有力回应。

从相关部门数据来看,近年来,落户太仓的德企在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上都出现了新变化。投资规模上:太仓德企有90%以上完成了增资扩产,其中,舍弗勒、托克斯、慧鱼、瑞好等一大批德企完成了第三甚至第四、五期的增资扩产。仅2015年就新引进德企22家,另有11家追加投资。目标定位上:不仅继续巩固德企集群优势,更着力打造旗舰型项目;从打造单一配套产品线,到设立研发中心,掌握核心技术,紧追工业4.0技术要求,发展以自动化、智能化、精细化生产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逐渐将研发、物流、结算等总部功能性机构落户太仓。产业结构上:二产规模集聚带动三产发展,增资扩产带动服务业投资比重迅速攀升,去年新引进的德企约三分之一是商贸服务性企业,涉及金融保险、管理咨询、商贸旅游、服务外包、创意设计、会议展览、会计法律等专业领域。如主营网络信息技术服务和网络安全服务的德国Datadirect公司,在太仓设立迅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当地慕贝尔、世泰科和福缔汽配等德企都是其客户。

可见,太仓产业协同发展呈现良性循环,德国中心的落户恰逢其时,标志着太仓对德合作迈上新台阶。

德国元素在此积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3年来德资企业在太仓发展得风生水起,也给太仓提供了近距离观察和学习的“样本”。太仓人在赞叹德国制造的卓越质量、德企的雄厚研发能力之余,更领略到其严谨而科学的管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专注于细小领域的那份坚持,德国元素也在这里不断移植、积淀、融合。

德国工业4.0计划,把德国制造推向了信息技术革命的“风口”。这正契合当前中国制造智能化升级、高端化迈进的需要。积极践行工业4.0计划的太仓德资企业,具有很强的带动能力和国际影响力,无疑对本土民企,特别是中小企业,极具启示和榜样作用。为此,太仓有关部门积极建立双向合作机制,如组织双方高管“走进企业”、高级人才互派培训等项目,引导本地企业围绕德企产业链协作发展,推动德企与本土产业融合发展。德企集聚太仓,带动了300多家民营企业为德企提供配套生产服务,并催生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高成长性企业,诸如博众汽车等本土民企已进入大众集团等德资跨国企业全球采购供应链,企业的竞争力有了质的提升。此外,以德国中心为标志的德资商贸服务性产业的入驻,也将为中国公司踏进德国市场提供高端国际化服务,“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共享资源,共赢发展。

更融入太仓血液的“德国基因”是已有16年发展历程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其核心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和企业充分融合,高效培养较强操作技能与专业理论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兼具的技术工人。从上世纪90年代,舍弗勒等德企斥巨资自建培训中心,送员工到德国总部培训学习,到本世纪探索“双元制”本土化校企合作办学,从单个企业订单化委培,到2015年AHK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联盟成立,建立区域跨企业培训中心,太仓在实际需求中,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探索本土生根之道。现已建有6家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成为全国最大的“德国职业资格”考试和培训基地,每年为社会输出数百名“技术蓝领”,“反哺”当地产业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和教育质量,形成了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与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相生相伴互惠共赢的格局。

德企集聚太仓,不仅仅是先进制造业按照市场规律,在长三角重新布局、再度平衡的结果,太仓在对德合作的过程中将德国元素融入了城市的发展,其宜居宜业的环境对吸引德企加分不少,热闹非凡的德国啤酒节、足球联赛,更是拉近了中德双方的距离。合作伊始,太仓人就发觉了德企注重环保、低能耗的特质,从中悟出一条“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发展思路,主动拒绝“三高企业”落户,大力引进技术高、效益好、占地少、能耗低的德资企业,打造“田园城市”。靠理念赢得认同,凭环境赢得青睐,口耳相传间,太仓成为德企来华首选之地。2008年,由国家商务部和德国联邦经济与技术部,在太仓成立迄今唯一的“中德企业合作基地”,就是这份口碑的最好注解。

责任编辑:朱 瑾

猜你喜欢
升级版太仓落户
安策阀门(太仓)有限公司
安策阀门(太仓)有限公司
安策阀门(太仓)有限公司
“抢人大战”待升级——“落户式抢人”或许不灵了
山农大未来农业研究院落户西海岸
海口出台积分落户新政打通保障房商品房转换通道
中国一拖集团董事长赵剡水:一拖将打造海外战略“升级版”
中欧关系“升级版”路线图
江苏太仓元代古木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