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科军
一、前言
黑龙江大学长期以来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极为重视,2012年获批成为第一批本科院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围绕“信息化条件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的试点选题,全校师生员工统一思想,齐心协力,逐步达成试点建设目标,试点建设成果得到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所形成的有关经验和特色发挥了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近年来,学校从网络基础运行环境、数据中心、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入手,逐步夯实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学校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建设为契机,在整合现有资源,实现数据集成的基础上,共实施了十个平台和二十多个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步实现了“以产品为导向”向“以应用为导向”,再向“以服务为导向”的战略转变,信息化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学校在开展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以“应用驱动,机制保障”的基本原则为路径指引,使得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二、应用驱动
以应用为驱动,师生员工从“不适应”到“离不开”,从“要我用”到“我要用”,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要求”,用户观念产生的积极变化对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增需求成为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内在动力。以应用驱动为指导原则,学校从以下层面开展工作。
1.应用驱动服务
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注重方式方法,明确服务对象,权衡多方利弊,加强对已建成应用的使用和推广力度,保持其稳定性和便利性,实现了服务质量和服务内容的双丰收。在纵向上,以小粒度应用、受众广应用、基础应用为先导,分期建设,步步为营;在横向上,以信息化建设中的“人、财、物、文、事”中的活动主体“人——师生”为主体,以其信息在业务系统间的流转为主线,由点到面,全局共享;在整体上,围绕信息化生态,逐步构建完成了黑龙江大学校园信息门户和应用门户,师生可根据自身的喜好、兴趣来定制个性化门户,集中、简洁地展示“个人事务、我的应用、待办提醒”等信息,使得用户能够快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访问到符合当前用户权限的业务,节省查找信息的时间,更快了解内部动态和各种业务信息,实现焦点效应以及信息被关注的价值,提高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协同效率。学校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积极推进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加强业务系统的关联性,将各类业务系统连成一体,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业务的需要。
构建师生个人数字档案。学生可以查询个人的电子信息,包括基本信息以及个人相关的学习信息、任职的学生干部信息、参加过的社会实践活动信息、奖励信息和发表的论文信息等;教职工可以查询个人的电子信息,包括个人相关的基本信息、科研项目、人员工资、财务津贴等信息。
2.应用驱动数据
通过应用的建设与推广,学校积累和提炼有价值的数据,为决策提供支持,为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学校初步实现了核心业务部门的一体化办公。学工、教务、人事、研究生等业务部门基于统一的业务平台实现业务管理,并实现了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事前计划提醒:设定业务参数进行状态触发,提供事前预警,提升业务管理的计划性;事中状态了解:提供自动化的判定,智能化的提供各类数据,以便业务人员进行事务性的决策判断。原本需要行政工作人员查阅大量信息才能做出判断的问题,系统能够自动、智能化的执行判定,并告知结果,以减轻行政人员查阅、核实数据的工作量,节约人力成本;及时发现问题:通过邮件、站内信、短信网关等多种通知机制帮助用户之间的协同,将业务过程异常情况反馈到用户;规范管理过程:实时、透明的监控学校各类业务过程,办事进度、审批记录等一目了然,使学校业务流转的规范性大大提升,部门之间互相推诿的现象明显减少;事后分析:了解业务的总体进程与状态,有助于业务的提升和改善。学校通过规范的业务运行管理、历史数据导入,以及公共数据平台的建设与维护,积累沉淀了相应的全局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智慧数据决策支持平台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3.应用驱动需求
随着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对服务于最广泛师生的新增需求予以重点支持,使应用的研发方向应师生所需,想师生所想。学校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以教学信息化建设为重点,积极建设教学应用,应用驱动需求并逐渐成为发展动力。学校围绕新增需求,重点建设了“数字化教学管理平台”、“教师教学协作平台”、“学生自主学习平台”。2013年开始,学校将原有8个教学管理平台,18个管理信息系统,49个管理模块,158个教学管理功能进行了整合与集成,建成了“数字化教学管理平台”。学校积极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优质的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先后开展了“网络课教学”、“混合教学”、“慕课教学”、“网络辅助教学”等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活动,逐步探索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学校积极应用成熟技术和平台,集成教学、学习、管理等功能,拓展课堂外延,搭建了自主学习平台。
学校学工一体化平台的建设历程,实证了应用驱动需求的强大动力。学校2010年启动建设学工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实现了学生信息的数字化管理。随着学校全面开展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建设工作,为更好地满足工作需求,2013年学生处经过阶段经验总结及系统功能调研后启动学生工作系统的版本升级与研发工作,开通了数字迎新平台、数字学工平台、数字离校平台、学生公寓管理及“i黑大”移动学工系统,建立了各业务数据库及共享数据库,整合了学籍管理、奖惩管理、资助管理、公寓管理等19个围绕学生管理与服务的业务系统和70余个功能模块。突出“互联网+服务”优势,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覆盖学生全生命周期、一站式综合数字服务平台。
为满足广大师生获取泛在、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的广泛需求,学校在进行数字校园应用系统建设的同时同步建设完善了移动校园平台——“i黑大”,实现了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学校以“i黑大”为基础,开发完成了22个移动业务应用,共34个服务模块,100多个子模块,围绕“应用驱动、开放共赢”的移动校园平台建设指导思路,致力于打造学校、软件厂家、商家共同参与,良性循环的生态链。
“i黑大”于2013年11月上线,目前系统注册用户数为53889人。2015年访问量超过180万次,应用日启动次数破5.8万次。其中成绩查询模块,在2015年7月和12月考试季,平均日访问次数达到12721次。
三、机制保障
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同时在快速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其长期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同志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统筹规划,管理机制落后;缺乏保障,资源配置不合理;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角色定位认知错位;对建设的困难估计不足;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重视不够等。要解决以上问题,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就必须从机制保障入手,科学规划,夯实基础,应用驱动,突出重点,探索高校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建立信息化组织保障体系
学校于2010年成立了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统筹规划全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机制分为三个层面。
(1)领导决策层
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是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决策层,对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和重大事项进行决策。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常务副主任由学校党委副书记担任并负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其他校领导担任副主任。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每年召开1-2次例行会议,审议学校信息化工作的重大事项。为了支持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的科学决策,学校设立了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由教育管理专家、信息技术专家和信息化专家组成,负责对学校信息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咨询意见。
(2)统筹协调层
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信息化办公室是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协调层,也是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在常务副主任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该机构现挂靠党委宣传部,日常工作相对独立,负责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日常管理与组织协调,学校设立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由信息化办公室统筹支配。
(3)贯彻执行层
执行层包括三个方面:学校职能部门、院系和信息化技术支持部门。学校各职能部门都必须明确本部门的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负责推进学校总体规划中与本部门相关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以及应用推广工作。院系同样要设置信息化的负责领导和具体负责人,负责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中的应用,从院系角度提出信息化需求等工作。网络中心等相关部门是学校信息化建设与运维的技术支持部门,承担学校信息化规划的实施,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建设、信息资源管理、网络运维等工作。
学校以三层管理体制为基础,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校领导作为决策层,真抓实管,将学校的事业发展战略与信息化战略相结合,总领全局,强力推进。“十二五”期间,学校组织召开校长办公会专门研究信息化重要工作4次;校长办公会审议信息化专项议题10次;召开信息化工作推进会议80余次;校领导签批信息化相关申请、文件、管理规定、专家咨询共150余份;校领导带队外出考察、学习10余次。
信息办作为协调层,很好的实现了管理、业务与技术的对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业务的深度融合,协调好部门、院系与技术服务部门的关系。“十二五”期间,信息办共制定建设规划方案6个,规章制度16个;组织建设完成14个学校信息化重大项目的建设任务;配合、协调相关业务部门完成29个信息化重大项目的建设工作;组织信息化培训、学术会议、调研共计近20次。
职能部门、院系和技术支持部门作为执行层,围绕学校制定的统一规划和建设目标,在项目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明确责任,通力配合,分工协作。“十二五”期间,职能部门、院系负责推进信息化重大项目29项,召开信息化项目工作推进会、讨论会、座谈会400余次;技术支持部门负责集中管理服务器、存储等硬件资源,保证网络环境安全、稳定,负责项目研发、教学资源采集与制作、技术支持、运行维护等工作。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基础性和经常性的工作。学校不断加强组织保障,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群策群力,协调配合;统筹全局,大力推进。圆满完成了“十二五”期间的建设任务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建设目标。
2.科学规划,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规范
杜占元副部长指出: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要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要从顶层设计开始,强调全局设计,特别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制定规划,要制定目标和基本的标准,促进公平,优化布局,鼓励强强联合,加强协调。
学校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规划工作。所有信息化规划类文件,最终由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在规划制定的过程中,重点做到以下方面。
(1)明确规划制定的主体。教育信息化规划制定的主体不能只是信息化管理部门,学校的业务部门和教学院部也需要参与、支持。规划的内容必须取得广泛共识,能够充分体现大家的诉求和学校的利益,需要较强的系统性。
(2)规划有可操作性。在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针对不同的分项建设工作,形成具体方案,明确建设目标、要求和路径。
(3)规划有执行力。制定规划只是前提,良好的执行力才是保障。信息化规划应纳入学校总体规划,作为各项工作评估的重要指标,并进一步完善其评估与督导机制。
(4)在规划中明确保障,确保资金的投入与支持,资金重点投向应用、服务与培训,而不仅仅是投入设备维护与更新,还需要不断增加购买信息化服务、开展信息化培训、定制开发应用的费用。
(5)在规划中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
学校先后制定了《黑龙江大学数字校园建设规划方案》、《黑龙江大学“数字校园试点学校”实施方案》、《黑龙江大学教育信息化试点院校实施方案》等工作规划与方案并经校长办公会审议后执行,有效地避免了盲目建设、信息孤岛、资源浪费等问题,明确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标准、规范与建设方向,使得信息化的需求者、开发者有的放矢。
学校在工作推进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信息化制度与规范:基础设施规范3篇,应用系统规范4篇,信息标准1篇,用户规范6篇,验收制度1篇,运行制度3篇。在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的同时,着力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培养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制度意识,将规范制度落到实处。
3.加强经费保障,合理配置资源
学校自2012年以来信息化建设共投入2000万元,包含软件建设费用1200万元,硬件建设费用800万元,软件与硬件建设经费配比均衡,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分配;企业投入3000万元,学校本着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与中国联通公司、中国移动公司、中国银行合作,建设了有线宽带网、无线宽带网、校园“一卡通”系统。通过校企合作,机制创新,节省了大量建设经费,为地方高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开展校企合作积累了经验。
4.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人才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没有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信息化建设将会停滞不前。人才队伍包括三方面:信息化教师队伍、信息化理论研究队伍、信息化管理与维护队伍。信息化教师队伍要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信息化素养的培养。教师应具备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力和信息获取、处理及表达能力。信息化理论研究队伍要对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新任务、新问题、新趋势进行总结、研究、探索,为信息化建设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信息化管理与维护队伍帮助教育管理者增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管理效率,保障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
学校对相关人员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要求的分级培训:将信息技术培训纳入到每位新教师的岗位能力培训中,共32学时;师资培训部门每年多次组织专业或骨干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信息化相关培训;组织全校信息员采用课堂讲授、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培训近50次;制作信息化培训专题学习门户,制作学习视频,提供学习资源。在开展信息技术培训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通过政策引导和课程设置,培养教育信息化急需的各个层次的专门人才。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制定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使他们迅速掌握信息理论和技术,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保障。
四、结束语
面向未来,学校“十三五”时期教育信息化的总体目标为“应用驱动,开放共赢,构建面向服务的智慧校园”,即全面提升学校的“本研一体化”、“文理一体化”、“师生一体化”、“人、财、物综合管理一体化”平台能力。在着力打造“一体化”的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同时,建设“一体化”的网络教学与网络学习平台,构建“互联网+创业教育孵化平台”,探索新型网络化、虚拟化孵化平台,支持大学生创业。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网络学习智慧空间。学校未来的智慧校园能够有效地支撑教与学的开展,支持社交与互动,支持基于互联网的泛在学习,注重向教职工和学生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感知化、移动化、集成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大发展的背景下,学校未来的信息化建设将充分借鉴兄弟院校的技术、经验和模式,立足于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建设的基础,从运营机制、技术水平、建设模式、应用效果等方面着手,构建面向服务的智慧校园,争取早日跻身国内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先进行列。
(编辑:王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