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效
2016年7月13日,在殷墟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殷墟》特种邮票全国限量发行。邮票共一套三枚,选取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为主要表现内容,彰显了殷墟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价值和魅力。
安阳,一座人们无法忘记的城市。这里不仅流传着大禹治水、文王演易、妇好请缨、苏秦拜相、西门豹治邺、岳母刺字等历史故事,而且更是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的出土所在地。
2016年3月8日至6月26日,首都博物馆举办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纪念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巾帼女将——妇好。
几天之后的7月13日是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十周年纪念日,为此,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发行了《殷墟》特种邮票1套3枚,由我国著名邮票设计家王虎鸣设计。邮票名称“殷墟”,首次以甲骨文书法呈现。邮票内容以3枚连印形式分别表现了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青铜器和玉器,很好地利用邮票这一国家名片,通过邮政独特的媒体资源优势,将安阳璀璨的历史文化再一次带入人们的视野。
走近殷墟
三千多年前,有一位叫盘庚的国王,他是王朝的第二十位君主,在他的心里装着伟大的梦想。他不满足于先祖创下的基业,于是带着风尘扑扑的民众和大群的牲畜离开旧都城,向西迁移到了黄河流域肥沃的平原上(大致位于现在的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一带),称为“殷”,这就是著名的盘庚迁殷的故事。从此,这里成为殷商王朝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
从盘庚之后,商朝的国都就一直立在这里。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以后,这片土地逐渐荒芜,变成了一片废墟,史称“殷墟”。就这样,殷都伴随着商朝走完了270多年的历史。
这里还出土了中国最早的女将军墓——妇好墓。商王武丁有三个妻子,他最宠爱妇好,因为妇好能文能武,经常率兵出征,在甲骨文里记载,她率兵最多的一次是13000人。由于她过度操劳国事,在中年就病故了,国王破例把她葬在了宫殿区中。这个墓葬没有被盗过,保存的非常完好。专家们推测,由于连年的征战,妇好终于积劳成疾,先武丁而亡,想到妇好生前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武丁决定对妇好进行厚葬,随葬品出土极为丰富,有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等,在这些器物上都刻有铭文“妇好”两个字,可以说是最早的“私人订制”了。
殷墟,它以小屯村为中心,东西约6公里,南北约5公里,总面积30平方公里左右。洹河南岸的小屯村一带是殷王居住的宫殿区,发掘出宫殿基址数十座,最大的一座面积5000平方米。洹河北部是殷王陵区,先后发掘出十几座大墓、一千多座小墓,以及大批祭祀坑。在宫殿附近发现了两座甲骨文档案库和铸铜、制玉、制骨、烧陶等手工业作坊遗址。殷墟发掘延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收获之丰,是中国考古史上罕见的。
为了纪念殷墟考古的伟大发现,1987年秋,安阳市在宫殿遗址区东北面修建了一座殷墟博物苑,复原和再现了3000年前殷王宫和一些建筑的风貌。
一片甲骨惊天下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
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日常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占卜吉凶,例如出征、渔猎、婚嫁、祭祀等各种事项都要进行占卜。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龟甲和牛的肩胛骨。
从殷商的甲骨文来看,当时的汉字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完整记载汉语的文字体系了。在已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里,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文字和我们如今使用的文字,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区别,但是从构字方法来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甲骨文中有大约二、三十种关于疾病病名的记载,堪称我国最早的医学档案。如甲骨卜辞中,“疾”字就有两种写法:其一,呈人体卧床形,出虚汗或出血状;其二,呈人体中箭形。从字的构形分析,原本是不同的两个字,含义也不同:前者为人体染有内病之意,后者为人身受到外伤之意。但是,在甲骨卜辞的行文中,不分内病、外伤,两种写法通用,并无区别。可见在殷商时代,我们的祖先已将内病、外伤统一起来,认识到外伤也是疾患。在医学上,这可以被视作一种认识上的进步。
中医学里有一味中药叫龙骨。有关龙骨的记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三千多年前,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的农民在耕作时不断在农田里挖刨出古代甲骨,这些甲骨骨质酥脆,出土后,露置空气中极易破碎,当时他们只是觉得好奇,并不知道这些碎片能干什么。有一天,当地一个叫李成的剃头匠害上一身脓疮,干起活来汗流不止,致使脓疮又痒又疼,但又没钱去求医购药,他死马当活马医,就把这些甲骨碾成粉敷到脓疮上,想不到流出的脓水被骨粉给吸干了,于是发现骨粉还有止血的功效,从此他就把它们收集起来,说是“龙骨”,卖到了中药铺。
那么中药铺里有了龙骨这味药,又是被什么人发现上面刻有文字的呢?这就要说到清朝光绪25年间的一个故事了:夏季的一天,在北京东华门外锡拉胡同的一处深宅大院里,人人因主人的病情而异常焦虑。这家的主人得的是疟疾,家人赶紧派人去菜市口的鹤年堂药店抓药。药抓回来后,颇通医术的主人打开药包,翻检审视。突然他发现,一味叫“龙骨”的中药上面,有一些他从未见过的奇异划痕。没想到,这一不经意的翻检,竟然触动了一个中国上古史和中国古文字学的惊世大发现。
下面要提到的这个人了不得,他是北京清朝廷任国子监祭酒(相当于中央教育机构的最高长官)的王懿荣(1845—1900)。他博学精进,在腐败的官场中致知力行。作为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面对八国联军的坚船利炮,临危受命,率众奋力抗击,誓死不做亡国奴,最终偕继室谢夫人、长媳张夫人,从容投井殉国,时年55岁。
就是这样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英雄,竟然还是古董商、金石学家。王懿荣平时就喜欢把玩古物,尤其是夏商周以来的铜器古玩、印章,哪怕那时的残石片瓦,他都喜欢珍藏研究。现在突然在一种骨头上发现奇异的刻划,王懿荣立马就觉得非比寻常。他派出家人到菜市口鹤年堂药店,将带字“龙骨”全部买下,在家中研究起来。他的儿子王汉章在1933年其所著的《古董录》中记述:“先公索阅,细为考订,始知为商代卜骨,至其文字,则确在篆籀之间”。这里明确说出王懿荣已经知道龙骨之上的刻划为商代文字。
所谓“龙骨”,实际上是远古大型脊椎动物,如象、犀牛、三趾马等的骨骼化石,中国古人统称其为“龙骨”。东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了“龙骨”入药的记载。
龙骨味甘涩,性平,入心经、肝经、肾经、大肠经,具有重镇安神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的功效,可治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据《本草纲目》记载龙骨:“益肾镇惊,止阴疟,收湿气,脱肛,生肌敛疮。”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发现于1939年,正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地处河南安阳的乡亲们备受日军铁蹄的疯狂蹑躏,民不聊生。
一天,当地的农民吴希增在武官村北的墓地附近挖到了一件宝贝,此地是村民吴培文家的坟地。当时年方18岁的吴培文已独撑家门,他的父亲世传医道,堂号“乐善堂”。听到吴希增报来的情况,吴培文左右为难,经再三考虑,吴培文决定挖掘地下的青铜器。避开附近的日本机场驻军,村民们夜间偷偷地挖掘。在苍茫夜幕中,吴家亲朋好友42人挖了10多米深,大方鼎才呈现出全貌。后来,为了躲避日军的翻找,村民们重将方鼎埋入地下保存了起来。
抗战胜利后,司母戊鼎于1946年6月重被掘出,存放在安阳县政府内。1949年,国民党在逃往台湾时,曾有意将大鼎运往台湾,幸运的是,解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放了南京,而大鼎又过于笨重没有来得及启运,宝鼎终于留了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鼎存于南京博物院,1959年转交中国历史博物馆(也就是现在的中国国家博物馆)至今,而且早已成为国家博物馆的首席镇馆之宝。
司母戊鼎现已改名后母戊鼎,因器腹部内壁铸有铭文“后母戊”而得名。“后母戊”是某位商王母亲的庙号。据史料记载,商王武丁的妻子戊死后,她的儿子为纪念她而铸造了方鼎。
此鼎通高133厘米,重达875公斤,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我国商周时代出现了大量青铜器,其中不乏青铜食具。金属食具不但轻薄精巧,而且导热性能更好,使食物具有更好的口感。
鼎是最重要的青铜器物种之一,原本就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鼎的三条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用来炖煮和盛放鱼肉。那时的王公大臣喜欢吃肉,经常用鼎煮,不同种类的肉放在大小不一的鼎里,煮熟后直接吃,古籍中有“列鼎而食”的记载。
青铜鼎出现后,它又多了一项功能,成为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普通人很难享用到,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玉石之美在其神
此次发行的三枚特种邮票中,有一枚玉龙,样子很“盟”,超极可爱。这件玉龙晶莹光润,外型有着无爪蜷体龙的特点,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之美。
中国的玉文化由来已久。自汉代以来,盛行用玉雕琢成具有护符意义的玉龙。龙在古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是对自然神灵的崇拜对象,向来被视为纯洁、清高、通灵的象征,把玉龙(蝉)佩在身上则表示高洁。
古人视玉如宝,作为珍饰佩用。古医书称“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无毒”,并称玉是人体蓄养元气最充沛的物质。如果人的身体不好,可以长期佩玉,玉中的矿物元素会慢慢被人体吸收,以起到保健作用。邮票中的玉龙,就是可穿挂绳带后随身佩戴的饰品。
殷墟,毫无争议地成为中国重要的考古遗址,也是最早的都城遗址,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