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松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教授
营养的迷思
文/田松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教授
田松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曾在北京印刷学院教物理,在《中国矿业报》做编辑,在中央电视台做策划,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做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科学传播、科学史、科学人类学、科学与艺术。
营养,这个词不大,但也不小。每当说起我对肉食和牛奶的拒绝,总会有人表示关心:“那你的营养能够吗?”我相信在人们使用“营养”这个词的时候,所指的一定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类似于“五谷之精气”的“营”和“养”,而是基于所谓现代科学的营养学的“营养”,是诸如蛋白质、维生素、钙、铁、锌、铜等可以表述为某种化学分子式的东西。
《杂食者的两难》一书作者迈克尔·波伦教授注意到,现代人吃的不再是“食物”,而是“营养”。也就是说,重要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食物之中所包含的营养。吃豆腐不是为了吃豆腐,而是为了摄取里面的蛋白。在蛋白质的意义上,豆腐、牛奶、鸡蛋这三种不同的食物是没有区别的。所以当我说不喝牛奶的时候,关心我的人就会欣慰地说:你可以多吃豆腐;或者问:那你吃鸡蛋吗?
营养学是一种典型的还原论学说。在营养学的有色眼镜里,食物被简化(或曰还原)成各种营养元素,人被简化成为由各种营养素维系的没有个体差异的标准化的生物机器,并相信在营养素和生物机器的功能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维生素A对应哪几项功能,哪项功能关联着哪些营养素。
迈克尔·波伦在其著作《杂食 者 的 两 难》(Omnivore's Dilemma)中说,食物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中介。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是其环境的产物,在传统社会中,人通常只食用其所生存地域所产出的食物。但是,在当下的全球化大潮中,人失去了与地域的关联,成为全球化食品工业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西方哲学追求普遍性统一性,追求终极原因,追求单一解释。西方医学的认识论基础是机械自然观,认为一切疾病都有一个相对单一的原因,比如病毒、细菌、血管狭窄、血液黏稠,西医的针对方案是以技术干预(药品、手术)的方式,消灭这些原因;而中医则把人视为生命,把疾病视为病人总体身体状况的表象,对其全身心综合考察,并且更强调病人自身的主体性。
中医则把人视为生命,把疾病视为病人总体身体状况的表象,对其全身心综合考察,并且更强调病人自身的主体性。
当食物变成了营养,我们传统的生存智慧对于我们应该吃什么这个人生最基本的两大问题之一就失去了话语权。以往,当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特殊事件的时候,我们会本能地请教家里的老人。由老人告诉我们,坐月子、起疹子的时候该吃什么,不吃什么。但是在营养学成为时尚之后,这个话语权到了穿着白大褂的科学家手里。科学家不断地根据他们在实验室里的最新数据发布关于我们应该吃什么,怎么吃的最新结论。
出于对科学的信赖,人们对营养学也深信不疑。又由于人们相信欧美的科学水平高于我们,人们也不断地期待着最新的,尤其是来自于欧美的营养学研究成果,也在模仿欧洲人的饮食时尚。由于配方总是可能在未来更新,所以实际上,工业化食品的消费者就主动地成了营养学的小白鼠——不但没有报酬,还要自己付费。
再比如转基因作物,它是工业化农业的高级阶段,但是不合乎生态伦理的。从历史(工业化农业)与哲学(机械自然观)的角度,论证转基因作物注定会对环境产生破坏,导致生态问题,也注定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转基因问题首先不是科学问题,而是商业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和环境问题。必须把转基因问题从科学问题的狭小范围中提出来,才能看清转基因问题。
迈克尔·波伦指出,营养学的最大受益者实际上是日益膨胀的食品工业。每当营养学有一个新的发现,食品工业会迅速制造出相应的产品。比如营养学忽然告诉我们,脂肪吃多了会导致心血管疾病,马上就会有脱脂奶粉应运而生,以满足我们对于完美食品的心理需求。而所谓完美,则是按照营养学的标准,随时更新的——于是产品也得以更新,食品工业的财务报表也随之更新。
迈克尔·波伦还说,营养学制造了一种意识形态,可称之为营养主义。营养主义在食品工业和大众传媒的大力鼓吹下,深入到人们的潜意识之中,使“营养”成为一个大词。对此,波伦提醒人们注意关于营养学的“法国悖论”:法国人吃着所有的营养学意义上的不健康食品,却比恪守营养学原则的美国人更加健康。
转基因作物注定会对环境产生破坏,导致生态问题,也注定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在《杂食者的两难》一书中,作者迈克尔·波伦教授说,现代人吃的不再是“食物”,而是“营养”。